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文章认为佛教传入缅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三世纪。当佛教传入缅甸后,由于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而广为流传,致使缅甸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充满较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影响较大,面比较广,至今还含有较多佛教内容的是文化领域。缅甸文化受佛教影响较深,而佛教渗透到缅甸文化领域之后,由于它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相结合以及具有滋生、蔓延的土壤气候,所以引起深而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之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3):47-50
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同时又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文化在呈现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又出现地域差异性的明显特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地区的流播过程中,也会向该民族的习俗或节日文化方面渗透而深受影响。这种渗透是在节日文化与宗教信仰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明显体现在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相互妥协及人文宗教本地化的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3.
李元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83-91
"王辛同治"是吐蕃前期政权治理的基本模式,当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后,开始学习周边民族的治理模式,建构法治与引进佛教,强化赞普集权,限制本教对政权及社会事务的干预。本教是维系吐蕃政权的法理根基,佛教是顺应当时吐蕃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文化。随着时局的变迁,统治者对"两教"有不同的偏好。对统治者来讲,宗教与自身信仰无关,是维护统治与争权夺利的工具。厘清吐蕃时期的政教关系,有助于理解西藏历史上政教关系的本质与"政教合一"的演变逻辑,从而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期荒政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3):13-15
战国时期荒政有了飞跃发展,集中体现在防灾能力的大大提高,表明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刘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81-82,89
中国古代商人自身历史的发展因时间向度的演进而具有时代性。该文从空间上分析,认为战国时期由于列国民风、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重商传统、国势变化的不同,造成了商人分布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秀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62-165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 ,“士”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的获得 ,与当时列国的纷争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他们自我的觉醒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自信的结果。“士”的觉醒 ,主要表现在 :1、极力宣扬“士”阶层在社会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重要作用 ,强化统治者对于“士”阶层的重视 ;2、努力争取“士”阶层的政治和经济权益 ;3、争取个体的人格独立 相似文献
7.
雷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115-125
所谓"自然合理性",主要就是指"天时","天时"是一个时间秩序问题.时间秩序就是用时间来控制和安排政治事务的制度.自然合理性就是考虑如何通过时间的调节来使政治运作吻合于自然规则.在后战国时期,时间与权力的制度性结合和观念性渗透呈现出某种转折性态势,从而在政治思想史上构成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因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级权力体系的出现,将时间引入政治实践才有了稳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比较复杂,通过对战国时期《楚辞》以及楚地出土战国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发现战国时期楚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论文分析了它们在使用频率、称数、句法功能以及谦敬功能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代是功利意识甚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多为官吏腐败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以家代国、隆一而治、现实主义等文化渊薮的影响使统治者将政权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官吏职权的扩大为其腐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官吏争权夺利、贪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0.
吉家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96-99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进行改革和变法,使魏国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并成为中原首霸。魏国的改革变法具有示范效应,其他各国纷纷效仿,实行改革变法,都程度不同地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因而可以说,是魏国开创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论中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3):325-329
当代中缅两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和平合作的双边关系,这种关系在21世纪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巩固和发展这种关系对中缅双方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缅甸维护国内稳定,改善国际环境,提高国际地位,发展民族经济;它也有利于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推行印度洋战略,保障经济安全。发展中缅关系有助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我国西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媛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3):72-75
据《战国纵横家书》语言的稳定性和《战国策》语言的动态性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随着语言的发展,否定副词“不”使用频率在不断提升,使用范围也日趋普遍、广泛。 相似文献
13.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45-150
鸟虫书是我国汉字、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花期”虽短,却因其极富美的韵味和感染力而为世人所关注。鸟虫书的魅力既表现在线条的虬曲、柔美,也表现在结构的对称、和谐,具有细巧华丽、神奇诡谲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形体的修长、挺拔在汉字字林中更是独树一帜。考察鸟虫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它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楚国青铜铸造业的发达,尊凤尚巫的文化习俗及老庄对精神活动自由境界的崇尚等都滋润了它的产生。鸟虫书是楚人当时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楚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宋丽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4-90
"出奔"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战国"出奔"虽在数量上少于春秋"出奔",但仍然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战国时期的"出奔"是由政治斗争、战争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出奔"者在"出奔"之前都会慎重考虑"出奔"目的国,但是由于自身和政治环境的差异"出奔"者的结局也各有不同。与春秋相比,战国"出奔"呈现出"出奔"次数较少、士阶层成为"出奔"的主力军、"出奔"多属个体性行为等特点。"出奔"对宗法制的进一步崩解和封建官僚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人才,促进了人才及以人才为载体的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李亚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Z1)
战国防灾措施及能力的飞跃体现在4方面:“尽地力之教”一类的防灾措施;“平籴法”之类的仓储备荒;开渠灌溉类的防灾工程;修堤造林类的防洪举措。该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光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
吉语玺不但是战国古玺等古文字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不但具有座右铭、警示牌的功能,还可以反映出古人修身养性、趋吉避祸等思想.本文把所能见到的吉语玺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传世文献对其所反映出的古代人们祈福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叶文宪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91-96
“吴文化”和“越文化”是指吴人和越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所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春秋末年吴国灭亡以后吴地的吴文化就被越文化取代了,战国中期越国被楚国灭亡以后吴越地区的越文化又被楚文化覆盖了,所以在战国时期我们在吴越地区只能见到越文化和楚文化的遗存了。通过对战国时期吴越地区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到一个地区的文化是怎样随着人群的流动而变迁的,因此用一个固定的词例如“吴文化”或“越文化”来称呼这个地区前后更替变化的文化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赵楠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2):150-153
战国策士的思维在本质上具有中国水性文化的融通、柔性,更有着隐含的动态和力量.这种特性在战国时代及由此造成的生存和心理三重夹缝的压迫下,激化为湍急的流性思维,具有激进的联系、变化、延伸的特征,以期在各国关系的张力巨网中实现自己意志的决控力,具体表现为泥沙俱下、流无定向、能毁能成、善于抵隙等思维特点,是中国谋略学蔚为大观之时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9.
王守亮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3):59-61
战国小说的单篇之作可分为志怪和杂史两类,《墓主记》《王会》等属志怪小说,《高唐赋》《神女赋》可视为赋体志怪;杂史小说有《太子晋》《说剑》等。战国小说的丛集之作有志怪、杂史及轶事三类,其志怪作品又可再分为地理博物和卜筮占梦两类,各以《山海经》《汲冢琐语》为代表;《晏子春秋》《穆天予传》属杂史小说,《韩非子·说林》可归属于轶事小说。战国小说呈现与子史“互体”的自在状态,标志着中国小说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