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海峰 《统计研究》1990,7(2):46-49
一、分层方法在多主题分层抽样中,层的确定对多主题分层抽样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作用。在多主题分层抽样中,抽样框有两种,即无序抽样框和有序抽样框。在这两种抽样框中,对多主题总体进行分层的方法是不同的。(一)无序抽样框的分层无序抽样框是指将多主题总体不按任何标志排队,而只是将多主题总体中的各个总体单位随机排列而形成的抽样框。我们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来对多主题总体进行分层。  相似文献   

2.
Ward系统聚类法在多变量分层抽样技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论基础1.多变量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又称典型或分类抽样,目的就是使层内变异小,层间变异大,使层内方差尽可能大,层间方差尽可能大。多变量分层抽样须综合考虑多个变量目标,达到层内差异最小的目的,其中层的确定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分层是否合理决定了多变量分层抽样的抽样  相似文献   

3.
多主题分层抽样的分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玲 《统计研究》1994,11(6):74-76
多主题分层抽样的分层技术肖玲多主题分层抽样中层的确定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分层是否合理决定着多主题分层抽样的抽样效果的优劣。而判断分层是否合理,分层效果如何,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1)合理的分层数及各层内所包含的总体单位。(2)样本单位在各层中的合理...  相似文献   

4.
分层抽样中最优分配法的应用探讨文\周铭分层抽样是最常采用的一项抽样技术。当层间差异显著时,它可以大大缩小抽样推断的误差,从而提高推断的精度,这已是统计上的常识。在以分层所依据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也称“子总体”,它实际就是总体所分成的各个组)...  相似文献   

5.
分层排序集抽样是指将分层抽样与排序集抽样结合起来,运用分层技术将总体分为多层,再在每层中用排序集抽样获取样本.分层比率估计是利用辅助信息,构造总体均值或总值的估计量,分为联合比率估计和分别比率估计.文章利用此思路得到下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并和分层排序集抽样下的联合比率估计、分层随机抽样下的分别比率估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比分层随机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效果好,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联合比率估计比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分层抽样中,样本在各层中的不同获取方式会对估计量的精度和试验费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已有的理论方法大多不能在提高精度的同时降低调查费用。为此,将排序抽样与分层抽样方法相结合,提出了辅以排序集样本的分层抽样方案,并得到了总体均值的估计量以及这一估计量的良好性质。这些结果表明,与单一的分层随机抽样相比,这种抽样设计的估计量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也节约了各层抽样调查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分层抽样估计精度 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层抽样实践中,经常遇到如何进行估计精度控制的问题。从具体的组织实施看,分层抽样估计的精度控制除了常规的总体控制法外,还有分层控制法和双重控制法。它们各具特色和应用价值。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一、总体控制法所谓总体控制法,就是只控制总体参数(如总体均值)的抽样估计精度而不论各层参数(如层均值)的估计精度的高低。其一般过程是:先确定总体参数估计精度,再计算抽样估计所需的总样本容量,然后再分配备层样本容量。这样,各层参数抽样估计的精度事实上也就随之确定了。设总体分为K层,X;为第i层第j个单位的标志值(i…  相似文献   

8.
苟鹏凤 《四川省情》2005,(12):38-38
根据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的一般原理,分层抽样是将总15.61(人),标准差(δ)=15.08(人),极差(R)=体的N个单位按某个特征(一般为品质标志)(分成若干76-2=74,由于离差仍然很大,计算的必要抽样单位数没有重叠的层,独立地从每一层中抽取若干个单位,由各仍有98个;按现有的抽样调查方法,还是没有解决余下层抽取的样本组成总样本,用来推断总体目标量的一种方100个私营企业劳资情况的有效抽样的问题。为此,我们法;分层对于偏斜总体显得尤其重要(所谓偏斜总体是指只有运用“多次中点分层抽样”的方法,将这100个单位总体分布不是正态的,它向右或向左偏斜)…  相似文献   

9.
1.抽样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分层抽样。将抽样的总体按某个标志划分为一些群体即“层”,实际上也就是分组。因此“分层”抽样也就是“分组”抽样。分层抽样的优点主要在于可提高抽样估计的效率。即在样本容量一定时有较小的估计标准误。这一优点正是由分组的功能而来。复合分组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分组的功能,在分层抽样中,如果能选用对所调查的变量有较密切关系的标志,可采用复合分组,即形成一种复合分层抽样,它能进一步提高抽样估计的效率。复合分层抽样之所以能比一般的分层抽样有更高的估计效率,是由于进行复合分组后,各组所包含单位在性质上更加一致,使得变量值之间的变异更小,即组内方差比单一分组时更小.2.如何用一套统一的样本来进行多变量估计并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将总体进行复合分组后再抽样,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从经过复合分组的总体中所抽出的同一个样本,可以对两个变量分别按各自的有关标志作分层抽样的估计,具备比纯随机抽样显著高的估计效率.若总体较大,进行复合分组有实际困难,可采用双重抽样来解决分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层交叉抽样法的原理与应用东北财经大学李培军大连统计干部函授分院龙清一、分层交叉抽样法的原理分层交叉抽样法是分层抽样与交叉抽样有机结合的一种抽样方式。这种抽样方式在实施中,先要具备研究总体的以往信息资料,并按以往信息资料依据分层技术对总体进行分层;再...  相似文献   

11.
分层抽样是适合我国工业企业抽样调查采用的一种抽样组织方式。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分层抽样估计精度的控制,是重要问题之~。我们认为,从具体的组织实施上看,分层抽样估计的精度控制除了常规的总体控制法外,还可以有其他两种控制法:分层控制法和双重控制法。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应用价值。下面,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一、总体控制法所谓总体控制法,就是只控制总体参数(如总体均值)的抽样估计精度而不论各层参数内层均值)的估计精度的高低。其~般过程是:先确定总体参数估计精度,再计算抽样估计所需的总体样本容量,然后再分配各层…  相似文献   

12.
分层抽样与分群抽样之比较文\杭州商学院 胡聪进行抽样调查有多种形式,分层抽样与分群抽样则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本文从两方面将二者作一比较.(一)分层抽样与分群抽样组织形式的比较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按其主要标志加以分组,后再从各组中按随机原则抽选一定...  相似文献   

13.
分层抽样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分层,各层可分别进行抽样,使整个抽样工作便于进行。其次是每层可独立进行抽样与推断,这就可满足各地区、各部门的需要;第三是通过适当的分层,可提高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降低抽样误差与样本容量,减少调查费用。本文着重讨论在抽样总费用一定的情况下,样本容量在各层的最优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加权分层多阶段抽样设计具有三大特征:一为除第一阶抽样外其余各阶抽样的样本量均为常数,二为样本量按照各层的最终单元数量在各层比例分配,三为前几阶采用抽样而最后一阶采用放回或不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根据上述三个特征设计了中国人口变动调查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分层抽样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苟鹏凰 《统计研究》2005,22(11):16-2
一、问题的提出在2002年剑阁县103个私营企业和30个城镇集体以上商业企业的劳资抽样中,由于离差太大,根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与块内平均数的乘积)及块内方差(“块”字是针对剑阁县对全社会劳资抽样调查时取的,与“层”实质上是一个含义)等计算的必要抽样单位数与全部单位数相差无几。运用抽样比例不等的“奈曼配置”方法来再次分层抽取样本还是不行,经反复思考研究,我们摸索出了一种新方法,至于这种新方法的取名,暂确定为“多次中点分层抽样”。二、多次中点分层抽样的基本原理以累计人数不断按中点分层(层间组距不等,基本上呈几何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医药调研中通常会遇到大规模大范围调研的需求.在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可节省开支,节约时间,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满意的调查效果。抽样调查方法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其中,概率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本文将主要介绍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医药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分层抽样设计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念一  陈曜 《统计研究》2001,18(3):51-54
 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的现象总体的信息,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应首先对总体个单位按有关指标加以分层,然后再从各层中按随机原则抽选一定单位构成样本。分层可以大大提高抽样推断的精度,降低工作量和成本,所以实际工作中分层抽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样本分配是分层抽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样本分配的因素主要有:各层方差、各层样本单位数、调查成本等,其中调查成本是与实际工作有密切影响的因素。当存在多个项目场合中调查成本与调查精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实际工作中的多目标决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恒彤 《统计研究》1994,11(4):40-45
论整群抽样后分层技术周恒彤有时,需要组织分层抽样,以便既能作出对整个总体的估计,又能分别作出对各个层的估计。然而,却不易偏制以个体为单位的抽样框,也不易事先对总体实施分层。这时,假若能够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互斥的群体(所有群体构成了整个总体),而且在各个...  相似文献   

19.
一、分层累计抽样 所谓分层累计抽样技术就是对抽样框进行以下技术处理: 1.等距分层。将各单位按有关标志进行分层。 2.将各层并排起来,分层进行累计。即把等分后的各层(层内各单位原排队次序不变)按首尾相并的方法排列起来,再对各单位的值按由上至下的方向,分层进行累计。 3.绘制抽样框图。对按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各层,按照同一比例绘制成一定长度  相似文献   

20.
卢山 《中国统计》2004,(3):24-25
顾名思义,事后分层方法是在抽样设计中(事先)没有进行分层处理的前提下,在数据处理阶段(事后),利用抽样框信息或者可靠的外部信息,对样本进行事后分层处理,对样本的权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提高估计量精度的效果。外部信息可以是各事后层(子总体)的单位数,也可以是各事后层(子总体)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等,一般来源于抽样框信息,或者建立抽样框与样本调查期间进行的普查信息等。应用事后分层方法,需要遵循三点基本原则:第一,调查时点样本单位的属性决定该样本单位的推算归属;第二,样本单位的基础权数及其加权调整都决定于该样本单位在抽样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