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DEA-Tobit两步法来研究扶持政策对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影响。第一步,运用CCR模型评估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结果表明:大部分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企业纯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偏低。第二步,以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因变量,以各扶持政策、绿色产品开发强度等为自变量,对相关变量取对数,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增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有利于提升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效率,但对纯技术效率影响效果不明显,劳动力生产要素制约了企业纯技术效率提升。(2)农业龙头企业"漂绿"动机致使其绿色食品开发程度与生产效率负相关。(3)绿色品牌补贴和生态基地补贴等专用扶持政策效应不明显,而贴息贷款和税收减免等通用性扶持政策有利于提升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为我国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减少农民"的历史机遇,但是其也存在对现代农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减弱农产品有效供给,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等负面效应。在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效应分析基础上,探寻出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破解路径,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鼓励留守农业劳动力渐进式退出农业生产;(2)在城乡之间构建起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3)新生代劳动力务农行为的培育是当务之急;(4)推进农业科技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修正的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分别对1994年和2008年我国西部各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占农业劳动总量的比例从1994年的25.51%下降到2008年的4.65%,剩余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从1994年的2968.182万人减少到目前的478.0856万人,减少了2490.0344万人.可见我国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已大幅度地减少.我国西部农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重点应该从过去以输出劳动力数量为主转变为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劳动力的效率上来.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因子分析——以科技支撑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支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在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等关键因子的基础上,论述了科技支撑能够增加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转移部分劳动力获取非农业收入,加快农民投入资金的周转,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及提高储蓄和债券利息等财产性收入,能够加速农民对科技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而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进而提出了以"新"品种为抓手,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引导,以科技培训为平台,培育壮大科技示范农户,组建科技合作社、发挥集约化优势等通过科技支撑来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需求弹性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基于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1997-2012年中国各地区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及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变化趋势与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大体呈现递增的态势,农业剩余劳动力下降明显;各地区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同,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及其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其中京津沪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处于高水平,而海南省最低;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中,对农业劳动力需求影响力度按大小依次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  相似文献   

6.
农业剩余劳动力内涵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种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含义的分析,说明应立足于广义农业,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并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来界定农业剩余劳动力涵义,得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广义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力供给超出生产有效农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不断出现的处于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从而为制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结构转变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劳动力不断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2003-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转变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受教育程度提高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并没有降低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但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农业劳动力的新变化,我国应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各种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快农业机械化,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开展对女性农业劳动力的专门培训。  相似文献   

8.
文献回顾看到,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趋势以及农村妇女生产角色演绎情况是目前学界考察农业女性化的两个方面,核心在于农村妇女是否掌握农业生产的决策权、主导权和管理权。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中农业各部门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以及安徽省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情况,明确农业女性化主要是指种植业部门劳动力的女性化,也看到"生产参与、决策边缘、技术无缘"是当前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的主要特征,农业依然是"男人的农业"。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价值存在背离,需要在数据和实践中重新审视农业女性化这一议题。农业女性化只是农业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的缩影,未来需要对"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两个问题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改变农村户籍制度的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转移。与此相伴随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耕地抛荒等现象。这引发了学术界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影响的争论,且至今没有取得共识。事实上,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存在过较大波动,但总体上是增长的。利用1978-2018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变量非平衡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过剩供给,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资本投入(主要是机械与化肥)的增加。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因为农户收入增加而产生了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位面积内主要农作物或畜产品(头)用工量变化及其生产规模(种植面积或养殖数量)的变化,测算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并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进而修正农业劳动力供给规模,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以往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忽视了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若考虑这些问题,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轻微。(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没有超前发展,反而是及时弥补了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留下的生产能力空缺。(3)若按照1985年的劳动生产率计算,生产2010年的农产品,我国农业劳动力存在缺口高达1.78亿人,而这一缺口由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弥补。若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静态地看,粮食生产面积将下降59.06%,农业机械化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对我国各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致使原来隐性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从影响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的外部因素出发,分析我国面临的发展新要求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要以及在远程教育支持下开展职业培训以提高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可行性,提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出台迫在眉睫。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模型构建方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延迟退休会给辽宁省劳动力就业带来的改变。将辽宁省的人口情况和危机全面呈现,体现延迟退休改革对辽宁省劳动力就业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辽宁省积极应对延迟退休改革做好支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需求侧经济管理政策激发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效力已成强弩之末时,适度调整经济结构改革方向转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是我国顺应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应时之举。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三个典型国家不同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和经验的介绍,从最优税率区间、减税与政府预算赤字、供给侧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改革对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以期对制定和实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案措施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刘易斯和托达罗关于发展中国家消除二元结构的人口流动模型理论对我国现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我国现实国情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户籍制度改革、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逾30年,但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仍然未能成为现实。创业型大学具有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的资助、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整合的创业文化五大特征,这些为我国大学变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创业型大学作为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它及时地将科研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提高了大学的建设水平。为此,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开放的运行机制、动态的创新平台和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转移服从成本—收益原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迁入地收益应大于迁出地收益和迁移成本之和。根据这一基本法则考察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和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劳动力转移,可以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行政转移型,劳动力转移困难且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步转变为自主转移型为主,但以户籍为首的制度体系的存在,形成了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加大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对此,应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出发,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侨乡发挥区域社会优势,吸引侨资发展经济。合资、独资工厂及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内地富余劳动力迅速涌入,出现人口东移的态势。相应地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互动、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外来人员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侨乡社区的变化。文章将通过对厦门"銮村"的实地调查,探讨这一融合过程的阶段性特性,以期对当前多元社区现代秩序的设定及有效管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理论工作者肩负着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对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我国,由于各方面原因,理论创新的步伐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在这方面,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因而,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我国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易斯拐点”突现:我国劳动力资源面临重大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市场上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流动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初现端倪,虽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农民工被迫返乡现象,但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回暖,随即又出现了民工短缺。显然,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状况已经跨入"刘易斯转折区间",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一阶段性特征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劳动力市场将面临重大转型。深刻剖析和全面研究这一重大转型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机遇,有效保护和深度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以维护和提升我国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且事关长远。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由于国企改革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又大量存在。利用双价模型分析信息不完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透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类型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因素,分析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假文凭”、“假学历”现象,为了并可以据此为提高市场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