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张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认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单纯从人的自然性或人的社会性方面,不能全面揭示人的本质。要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中研究人,由此出发,人是其生命活动和超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3.
论价值、人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桂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30-32
价值范畴来源于经济学.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人的价值是一般价值的延伸,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生命的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核心问题.人怎样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关键还在于自己. 相似文献
4.
5.
6.
日本本州岛里氏9级的特大地震,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功名利禄,都在那一刻定格,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化为乌有。看着那一座座被摧毁的房屋,一片片被淹没的田地,一辆辆被卷走的汽车,一个个被吞噬的生灵,还有那焦急、伤心、痛苦、无奈的表情,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自己很要好的高中同学。 相似文献
7.
8.
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命活动,它根源于人的生命活动,起源于人的审美需要。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发展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并以审美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把人的发展实现为一种为满足审美需要而存在的自由自觉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人文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4)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在于它们对“人”的研究有各自的内涵。自然科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及人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科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探讨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塑造精神家园。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文学者、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著述。 相似文献
10.
11.
李涵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98-201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音乐的"自然之理"是音乐美的来源,"和声无象"涤尽了音乐中的情感、政教伦理内容,"自然之和"是最高的音乐境界。至此,音乐真正的走向了艺术的自觉,从而唤起了人的自觉,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开始重新关照自我,理解自我,渴望回到自由生命的本真,即:无限自由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2.
14.
15.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重温50年前《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来龙去脉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这位103岁老人的生命光芒。 相似文献
16.
17.
绪宗刚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7-12
“集体”导向的公共卫生干预理念主张在公共健康和公众福利受到威胁时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应受到必要的限制,而“个人”导向的公民自由理念主张在俗世社会中任何行动的权威只能来源于有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的同意。两种观念的对立反映出在公共卫生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张力。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应该将公共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同时应该用“人的生命尊严”作为边界限制。 相似文献
18.
19.
“尊严”概念于生命伦理学无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跃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6
“尊严”于生命伦理学有用还是无用,是当前国际生命伦理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本文在回应“无用论”的同时,论证指出:第一,“尊严”不能被等同于“尊重”,它有超出“尊重”的内涵“盈余”;第二,在生命伦理学中,人的“尊严”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它是生命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所内涵的“人的生命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护卫生命的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和使命。第三,“尊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需要过渡和转化,即从价值观过渡和转化为根本伦理原则和若干基本原则;从价值转化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20.
刘云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3):118-122
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的生命,而且是社会的生命,更是伦理的生命.生命伦理是对人的生命的深度关切.生命伦理不单指个体的生命伦理,更是指人类整体的生命伦理.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如何彰显人(人类)的生命的价值.生命伦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生命伦理存在的内在依据,人的社会生产是人的生命伦理实现的主要手段,社会是人的生命伦理展开的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