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捉蜻蜓     
洪水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谁敢和我比试?”洪水傲慢地说。洪水得意地在地上冲走了许多树木,房子,稻田,有时还有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论价值、人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范畴来源于经济学.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人的价值是一般价值的延伸,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生命的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核心问题.人怎样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关键还在于自己.  相似文献   

3.
认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单纯从人的自然性或人的社会性方面,不能全面揭示人的本质。要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中研究人,由此出发,人是其生命活动和超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4.
首富真相     
张小平 《21世纪》2010,(2):54-54
从1969年到2009年,这个国家所发生的每一次宏大的事件、每一次细微的脉动、每一次兴奋的呼叫、每一次沉重的叹息,都在他个人的生命中烙下了或重或轻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婚姻变奏曲     
《社区》2011,(36):F0003-F0003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结婚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六十多年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产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赵修身 《山西老年》2013,(11):54-54
人的生命,可分为两个春天,从1岁到60岁,为第一个春天。这是一个学业长进,事业有成,忙于耕耘的播种季节;从60岁到120岁,为第二个春天,这是安度晚年的收获季节。人的生命,差异很大。有的老当益壮,延年益寿,超越百岁的人大有人在;有的未老先衰,疾病缠身,英年早逝者屡见不鲜。可谓是:“黄泉路上没老小,学会养生最重要。”  相似文献   

7.
翟杰 《百姓生活》2011,(7):19-19
日本本州岛里氏9级的特大地震,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功名利禄,都在那一刻定格,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化为乌有。看着那一座座被摧毁的房屋,一片片被淹没的田地,一辆辆被卷走的汽车,一个个被吞噬的生灵,还有那焦急、伤心、痛苦、无奈的表情,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自己很要好的高中同学。  相似文献   

8.
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命活动,它根源于人的生命活动,起源于人的审美需要。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发展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并以审美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把人的发展实现为一种为满足审美需要而存在的自由自觉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人文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在于它们对“人”的研究有各自的内涵。自然科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及人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科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探讨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塑造精神家园。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文学者、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著述。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2009,(10):12-13
更年期是人的生命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一个转折时期,它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这个时期女性多发生在45-50岁,而男性则一般在55-65岁之间。  相似文献   

11.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美学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文。音乐的"自然之理"是音乐美的来源,"和声无象"涤尽了音乐中的情感、政教伦理内容,"自然之和"是最高的音乐境界。至此,音乐真正的走向了艺术的自觉,从而唤起了人的自觉,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开始重新关照自我,理解自我,渴望回到自由生命的本真,即:无限自由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2.
郭建光 《社区》2010,(13):62-64
在武汉市一栋3层的灰色楼房中,死亡是个避不开的话题。每过几天,这里就会有人死亡。死去的人一走,就有新人住进来;再有人死去,就再有人住进来。就像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一些人的生命在这里走到尽头。那些在狭窄走廊里和白色木门内生活的老人,有的孤苦了大半辈子,一生平淡无奇,有的肚子里则装满了风雨、故事。但在香港人林玉敏看来,她能为他们做的事笼统说来只有一件,那就是替他们完成遗愿,  相似文献   

13.
爱心     
特蕾莎的生命演绎了她的信仰!“热爱人类的生命,满足人类的需要,唤醒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曹泽华 《老友》2012,(1):15-15
心乃命之源。它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死活,也是一个人立身于世之本。人生一世,是活得正正派派、坦坦荡荡、心无邪念,还是活得一生心计他人、心为财命,这就要看这颗心是正还是歪,是好还是坏了。一个人怀有歪心、坏心,其下场将会是什么,众人皆知,姑且不说,这里只讲人不能有贪心。  相似文献   

15.
地震     
《阅读与作文》2011,(3):4-5
1989年,一次8.2级的地震几乎铲平美国,在短短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夺去了3万多人的生命!在彻底的破坏与混乱之中,有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在家里安顿好后,跑到他儿子就读的学校,而触目所见,却是被夷为平地的校园。  相似文献   

16.
锦句     
《人生与伴侣》2014,(11):54-54
与波澜壮阔的历史想较,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历史命运蜕变为个人命运,众生便只有在周易八卦面前诚惶诚恐。  相似文献   

17.
黄玮 《社区》2008,(26):19-20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重温50年前《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来龙去脉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这位103岁老人的生命光芒。  相似文献   

18.
“集体”导向的公共卫生干预理念主张在公共健康和公众福利受到威胁时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应受到必要的限制,而“个人”导向的公民自由理念主张在俗世社会中任何行动的权威只能来源于有行为能力的道德主体的同意。两种观念的对立反映出在公共卫生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张力。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应该将公共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同时应该用“人的生命尊严”作为边界限制。  相似文献   

19.
“尊严”概念于生命伦理学无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严”于生命伦理学有用还是无用,是当前国际生命伦理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本文在回应“无用论”的同时,论证指出:第一,“尊严”不能被等同于“尊重”,它有超出“尊重”的内涵“盈余”;第二,在生命伦理学中,人的“尊严”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它是生命伦理学的基本价值观,其所内涵的“人的生命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价值。护卫生命的尊严就是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和使命。第三,“尊严”在实际应用时一般需要过渡和转化,即从价值观过渡和转化为根本伦理原则和若干基本原则;从价值转化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的生命,而且是社会的生命,更是伦理的生命.生命伦理是对人的生命的深度关切.生命伦理不单指个体的生命伦理,更是指人类整体的生命伦理.生命伦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如何彰显人(人类)的生命的价值.生命伦理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生命伦理存在的内在依据,人的社会生产是人的生命伦理实现的主要手段,社会是人的生命伦理展开的现实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