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十八世纪下半叶浩罕汗国同吉尔吉斯人的关系浩罕是十八至十九世纪以费尔干纳盆地为中心的一个乌兹别克封建国家。一七一○年,乌兹别克明格氏族首领沙鲁赫推翻伊斯兰教上层和卓政权,建立了以浩罕城为首都的国家。十八世纪初浩罕汗国刚一形成就同吉尔吉斯人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十七世纪末至十  相似文献   

2.
1759年清朝统一新疆后,中亚浩罕政权与新疆南部的商业贸易关系日益频繁。清政府为管理在喀什噶尔经商的浩罕商人,在喀什噶尔设置了"呼岱达(Hudaida)"。呼岱达和浩罕商人,对喀什噶尔等地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呼岱达的职权范围及作用发生了变化,并对喀什噶尔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新疆南部,先后发生了浩罕利用流亡国外的喀什噶尔封建主张格尔和玉素甫入侵的事件,习惯上称为张格尔、玉素甫之乱。苏联学者齐赫文斯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为这一事件大唱赞歌,称它是“人民的起义”,是“反对当地政权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当地居民政策的起义”。这些看法,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其实,不管是张格尔之乱,还是玉素普之乱,都是由浩罕策划、指使和操纵,并为浩罕的侵略目的服务的。本文拟就这一事件的性质及其与浩罕的关系,试作初步的探讨。一要弄清这一事件的性质,首先必须考察一下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浩罕和张格尔、玉素普是在什么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潘志平,新疆大学文科基地"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中亚的历史与现状。撰写出版《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亚洲腹地地缘政治文化研究文集》等13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5.
清朝统一漠西蒙古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此后,又相继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和张格尔之乱。清末同治朝时,新疆地区又出现了动荡,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的入侵以及沙俄侵占伊犁,使得清朝在新疆的统治面临崩溃。综观整个清代,在清朝保卫甘肃、统一新疆、平定叛乱、收复领土的过程中,哈密一地始终都是清朝经略新疆的支点和依托,也是保卫中原地区的屏障,起着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6.
浩罕汗国建立的时间,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在梳理和分析各位史家观点,并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即浩罕汗国建立于18世纪40年代,并从多方面进行论证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1826年,新疆和卓后裔张格尔在浩罕扩张势力的支持下入侵南疆西四城,扰乱了新疆自乾隆中期以来60多年的和平局面。平定张格尔后,为了靖内制外,加强边政和边防建设,清政府任命直隶总督、刑部尚书那彦成为钦差大臣,前往新疆总办善后事宜。那彦成在善后中制定了一套制止浩罕扩张,维护边疆安定的措施。形成清政府在西部边疆的首次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8.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一个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我国南疆,于1867年建立了一个反动政权,称为“哲德沙尔”,意译就是“七城”。同年,清政府左宗棠、刘锦棠等统帅的军队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下收复新疆,阿古柏服毒自杀,他的反动政权“哲德沙尔”随之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9.
神兵天降     
《阅读与作文》2011,(2):57-57
19世纪初,在中亚细亚地区。有一个叫浩罕的封建王国。1865年,出兵侵占了我国新疆。为了收复失地,当时的清政府派出了军队,于一个严冬的清展,向驻守在乌鲁木齐以南达坂城中的侵略军发起了进攻。当守军从酣睡中惊醒后,他们发现无数异于常人、体形高大、身着黑衣的巨人已将整座城池团团围住了。这些守军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神兵天降,于是呼爹喊娘,四处逃窜。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 19世纪末新疆面临被浩罕入侵者阿古柏和英俄帝国主义势力肢解、分裂的危急时刻 ,左宗棠力排众议 ,坚决主张出兵西征 ,保卫新疆、消灭外来侵略势力。并评述了左宗棠为新疆收复后的政治、经济建设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瓦罕,是一个位于帕米尔高原最南面的土邦。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瓦罕成为清朝的外藩属国。但乾隆时期瓦罕与清朝的关系比较疏远,清政府不仅对瓦罕的求援置之不理,而且在布鲁特部落劫掠瓦罕人、牲畜一事上大多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乾隆朝之后,瓦罕与清朝的关系进一步疏离。在浩罕骚扰中国新疆的活动中,瓦罕多次派人参与其中。1883年,在英国的纵容下,瓦罕被阿富汗吞并,中瓦宗藩关系正式瓦解。而这与英俄在中亚的大博弈紧密相关。在这一过程中,英俄两国探险家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来说,清朝与瓦罕关系的流转变迁,映照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传统的以“朝贡”和“羁縻”为中心内容的宗藩体制从兴盛走向衰亡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自清朝统一新疆之初开始,外国商人头目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商目由最初的浩罕呼岱迭逐渐演变为阿克萨卡尔、俄国商(乡)约,其性质、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以其为核心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一股特殊的商人势力,对中国新疆社会、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将西域改称新疆。一八六五年,浩罕国统治者勾结新疆的封建上层分子,乘中国特别是新疆的动乱之机,派遣军事头目阿古柏喀什噶尔,又先后攻陷英吉沙尔、库车、阿克苏等地,其反动势力东至心展以东的七格台。一八六七年建立了伪“哲德沙尔汗国”(意谓七城王国,七城指喀什噶尔、和阗、库车、莎车、叶尔羌、吐鲁番)。一八七○年,阿古柏的势力扩张至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阿古柏在新疆建立了一支用英国枪炮武装起来的五、六万军队,对新疆各族人民厉行宗族歧视、民族压迫和剥削。他与俄、英先后订立条约,出卖新疆的权益,与英、俄互派使节,成为先沙俄、后英国的走狗,变成了英、俄妄图肢解中国新疆的工具。一八七一年七月,沙俄悍然出兵侵占伊犁。至此,新疆几乎沦为异域,形势十分危急! 清朝统治阶级中,以左宗棠为首的爱国势力,在征讨阿古柏匪帮,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中叶,浩罕军阀阿古柏率领侵略武装,自中亚细亚东越葱岭,侵占蹂躏了我天山南北十三年。经过新疆和全国各族军民的英勇斗争,彻底粉碎了这次入侵,从外国侵略者的铁蹄下,光复了新疆山河,保卫了祖国西陲神圣领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十一月十四日,在葱岭东麓明约路山前地带的一场出色的歼  相似文献   

15.
1873年福赛斯使团出使叶尔羌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英国和俄国争夺中亚的过程中,中国新疆也卷入了这场持久的"冷战";中亚浩罕军官阿古柏乘新疆发生农民起义混乱之机,入侵新疆,建立了"哲德沙尔"政权,并且与英国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福赛斯使团为加强英国对阿古柏政权的扶植而出使新疆叶尔羌,并且与之签订了《英阿条约》,对当时的中亚格局、以及英俄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16.
1865年1月,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其后又建立了“哲德沙尔”侵略政权,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对当地各族民众进行残酷的压榨。本文重点从阿古柏政权政治体制的倒退性、经贸运行体系的无序性和社会管理的严酷性等方面来揭示这个政权的本质特点,用事实论证阿古柏侵略政权的体制运行阻碍了当时新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因而其政权内部孕育了必然崩溃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在清朝的军事打击下,阿古柏侵略政权便迅速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十年,渤海国重大考古发现为深入研究渤海国化学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再次证明;渤海国化学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化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渤海国的化学工艺在渤海国科学技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笔者在《试论渤海国的化学工艺》一文中,从渤海国的金属冶炼、陶瓷工艺、炼丹术中草药和颜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部草原地区游牧行国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的两大族群。游牧行国有一个以游牧为生业的族群作为行国凝聚的核心力量;拥有一个被称为单于或可汗,类似于中原农耕王朝皇帝的行国权力核心;拥有一支以骑兵为主体的军队,维持和发展着行国体制的运转;拥有一套维持行国体制运转的以十、百、千等数量为单位设置的管理体系;具有以一定继承关系的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游牧文化等构成了游牧行国的主要特征。游牧行国的发展轨迹:最初分布着星罗棋布的众多小的族群,之后不断凝聚、壮大,发展成为一些规模不等的,以某一族群为核心的游牧行国。在不同时期,草原上游牧行国的存在数量取决于游牧行国实力的对比,变化是其常态,但游牧族群的凝聚却是一直在进行着。至蒙元时期游牧行国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游牧族群逐渐蒙古化是其凝聚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俄两国是邻国,两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两国旅游经济关系大体处于相邻而有序,相交相知的。中俄两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进一步的了解、深化和升华,这个过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和连接,在其中孕育、发展并壮大。它作为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发展关系,同时折射出未来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7—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片流油的黑土地。尽管历尽沧桑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已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迄今为止,渤海国15个国王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