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宏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160-162
兵役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的军事制度,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英国兵役制度有其历史沿革,具体的服役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预备役制度的国家,有完备的现代军事预备役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兵役制度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国在兵役制度演变规律方面除了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之外,还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梳理两国兵役制度发展规律的异同有助于提出并解决中国当前兵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明确变革的目标与措施,藉以强化我国国防力量与公民国防意识。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兵役制度适应时代发展和军事变革的脚步,先后经历了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义务兵与志愿兵两者并重的兵役制等三次调整,在面对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动我军质量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兵役制度改革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兵员素质将不断提高,征兵方式将更为灵活,最终将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兵役体制。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兵役制度适应时代发展和军事变革的脚步,先后经历了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义务兵与志愿兵两者并重的兵役制等三次调整,在面对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动我军质量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兵役制度改革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兵员素质将不断提高,征兵方式将更为灵活,最终将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兵役体制。 相似文献
5.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11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哲学方面的原因 ,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整体关照方法论以及儒道两家长期相互抗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曾志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5):121-127,131
兵制,关乎国势强弱,乃国之大事。因而对兵制的考察与定夺,单纯的军事视野显属窄迫,非深及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心理诸层面,断难得其真谛。权威史家曾于中国古代兵制之具体内容,及其政治文化之内蕴做过深刻考察与阐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历代兵制之根本得失。以此为鉴,自现代军事政治学的视野观察新中国兵役制度的革故维新,其与国家兴盛之积极意义当可充分显现与肯定。 相似文献
7.
李时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越南古代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其古代散文体小说基本上是"汉文小说",其发生、发展深受中国小说之影响.16世纪前期模仿和借鉴中国<剪灯新话>的短篇小说集<传奇漫录>的出现标志着越南古代短篇小说的起步,17世纪以后出现的<皇越春秋>等长篇小说则深受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勤劳聪明的朝鲜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朝日两国人民长期交往的过程中,朝鲜古代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弄清这一点,对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古代朝日关系大有种益 相似文献
9.
刘成章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并且受到古代绘画的影响,古代雕塑尤其是佛教雕塑更是体现了古代绘画的种种特点。本文简单阐述一下这些特点,以期从绘画的角度欣赏中国古代雕塑。 相似文献
10.
11.
苏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2):91-95
作为创作个体,不同画家有不同的人格独特性,但从职业活动的场暗示效应来看,中国山水画的认知风格、“经营位置”的构图方式和色彩的运用及其美学追求等,必会使其创作者的人格活动显现出鲜明的专业特征。长期与山水自然为伍以及山水艺术美的创造活动又会使山水画家的人格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通过采用问卷测量法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炼概括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人格的部分重要特质,它们是隐、静、真、逸和神。 相似文献
12.
传送信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在原始社会 ,古代先民就已经采取语言和符号来交流情况和感受。人类社会的发展 ,促进了新闻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从翻阅古籍中 ,略约可以觅寻到古代新闻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线索。本文对我国古代新闻报纸及新闻活动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3.
华强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87-91
中国古代人物画深受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影响,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画论等有关材料的分析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古代人物画在选材、表现的内容及在造型、空间、构图、比例和色彩的处理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促成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图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它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的《论语》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明贵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2-74
<论语>学是研究<论语>的专门学问.它在中国古代共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形成期,期间,<论语>一书的整理与定型及对<论语>的注解几乎同步进行,<论语>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大增,出现了两本对后世<论语>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专著<论语集解>和<论语义疏>,这两本书也代表了当时的两种新的注解体例.第三个时期是衰落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锐减.第四个时期是复盛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激增.产生了<论语>学史上两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论语注疏>和<论语集注>,注解方式也趋向义理化.第五个时期是总结期,产生了不少以辑佚、考异、辨伪、注释为主的<论语>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古代政府理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14-22
中西方古代存在不同的政府理念。在政府起源方面,中国认为政府是君王“受命于天”而设立的,西方则认为政府是人们通过“相互约定”建立的;在对权力性质的认知上,中国认为政府权力只能是“君主独制”,西方认为权力具有“公共性”;在制约权力方面,中国主张以君主的内在修身为主、以外在约束为辅,西方则主张以权力制衡为主;在对最高统治者的认知上,中国认为最高统治者就是“天子”,而西方认为统治者是“民选执政官”;在对政府官员的认知方面,中国认为官吏就是“事君之臣”,西方认为是“公职人员”;在对政府的管理对象的认知上,中国认为老百姓是天子之民,西方认为老百姓就是国家的公民。 相似文献
16.
李秀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7-29
将中国古代的市场管理思想归纳为三个方面:直接实行行政控制的市场管理思想,以《周礼》、商鞅为代表;自由放任的市场管理思想,代表思想家司马迁、叶适、邱浚;实行经济干预和调控的市场管理思想,以范蠡、李悝、贾谊、轻重论者、桑弘扬、王莽等为代表。代表思想家的主张,对处理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的关系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蒋振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88-90
文章根据中国古代散文自身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特点,揭示出古代散文波状运动的规律,这个规律外化为古代散文的孕育、成型、昌盛、沉寂、徘徊、自觉、畸变、复归、喧嚣、新生等十个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8.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6
中国古代数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方数学 ,与科学思维特征相背离 ,无法成为近代科学的思维和表达工具 ,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能走出工匠传统而致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古代DNA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生物的起源、进化和迁徒,可以为多学科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分子信息.本文就古代DNA样品的种类来源、提取程序及PCR技术在古代DNA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概述.同时还介绍了影响古代DNA研究可靠性的一些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社会与普通民众最贴近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元代成熟以来。古代戏曲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具有强大的娱乐功能,丰富了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担负起了对普通民众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的作用;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对精神人格的塑造、对道德情操的修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优秀的古代戏曲作品所表现出的民主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戏曲在古代社会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