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崔婧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6):24-26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历史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两种经典思维方式,与之相伴的争论也层出不穷。经济学的方法论,也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论战当中,萌芽、成长与升华,推动着经济学理论的前进。通过对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渊源、特点以及“方法论之争”的回顾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3.
黄雄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2):132-134
谈到“奥地利经济学派”,人们往往同时有两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奥地利学派的确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也很到位,其中不乏极具洞见性的观点,比如对时间和知识的关注、坚持以市场过程来理解市场秩序、把行为人当作个人而不是作为社会集体来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4.
《天津社会科学》2017,(6)
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将市场理解为一种均衡状态,并基于各类给定的完全知识论证市场的有效性,奥地利学派将市场视为由企业家推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其基本机制就是竞争。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中的个人知识具有主观性、分散性、排他性和默会性等特征,社会经济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以最佳方式使用这种个人知识,在这方面市场机制相对中央计划体制拥有明显优势。动态市场中通过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能够反映各种资源和产品的相对稀缺程度,是信息披露、传播和利用的有效机制,同时有助于企业家发现并利用利润机会并最终实现市场协调和市场秩序扩展。正是基于对个人知识和市场动态发展过程的强调,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已经替代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很多经济学人支持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然而,奥地利学派明显地夸大了个人知识在社会决策中的地位,忽视了个人行为的非理性,从而无法发现自发市场中的内卷困境。因此就奥地利学派对自发市场的推崇及其各种经济自由主义主张,我们应该持有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最近十年来,奥地利经济学中最引人注目的进展,恐怕要算是奥地利学派对企业与组织理论的研究。针对现有企业理论流派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奥地利学派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推进,而且试图从新框架、新方法和新视角重构企业理论的基础。同时,它还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奥地利经济学自身的一个理论“空白”,并有可能引发奥地利经济学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学派的演进:传统与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地利学派是经济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由门格尔在 1 9世纪下半叶开创 ,其发展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曲折。直到 2 0世纪 4 0年代后半期 ,在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著作中 ,奥地利学派的原创意识才得到重现 ,并最终在 2 0世纪 70年代导致奥地利学派的现代复兴 ,产生了柯兹纳和拉赫曼等当代重要代表人物。然而 ,拉赫曼的激进主观主义又对奥地利学派的个人主义宗旨提出了挑战 ,并使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突现出明确的研究方向。现在 ,奥地利学派能否经受这种突变并做出新的贡献仍有待于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7.
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布坎南的宪法理论发生了明显的奥地利学派化,他淡化了“维克塞尔模式”的内容,而扩展了“哈耶克领域”的因素。布坎南将知识理论引入了自身的研究纲领之中,试图与原有的契约论方法形成互补。契约理论与知识理论的结合产生出了一个混合的宪政经济学研究纲领。由于布坎南坚持使用理性方法来解决立宪时的知识问题,新的研究纲领存在内在的紧张。实质上,紧张源于在规则问题上两种进路——“休谟-哈耶克”式的不可知论与“康德-罗尔斯”式的理性主义——之间的冲突。康德传统所代表的进路强调以理性来设计规则,而休谟传统所代表的进路则主张规则的自发演化。哈耶克和布坎南的工作都是综合性的,相对而言,哈耶克更偏向休谟,而布坎南则更接近康德。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发生机制与市场缺失的关系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诸多文献把外部性的发生机制归结于市场缺失 ,笔者对此观点存在一些疑问 ,因此对市场缺失理论的演化进行了分析 ,从而对外部性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市场失灵、市场缺失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资本理论在经济理论中具有基础和关键的地位。基于劳动价值论、注重社会关系分析的马克思资本理论与基于主观效用论、注重技术分析的奥地利学派资本理论,在资本的性质、利息及经济波动理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奥地利学派关于经济周期发生机制、企业家功能的分析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马克思资本理论更能在本质上描述现实中资源配置、经济波动及竞争均衡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学派将有目的的人类行为视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强调要集中分析行为的动机而非行动的结果,同时将对市场环境中的利润机会保持警觉的特性视为企业家精神,而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的能力视为企业家才能,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家的作用,使市场经济中的分散信息得以发现和利用,从而实现市场协调和市场秩序的扩展,因此高度推崇企业家的作用。然而,由于正统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才能理论根基于“套利”说,无法界分企业家行为和非企业家行为、垄断行为和非垄断行为,也无法认识销售成本和产品差异、甄别企业家的欺诈和强制,所以无法区分不同企业利润的性质和不同市场行为的作用,进而不能理解市场的非效率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主观主义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是该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标志。奥地利学派内部主观主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门格尔的主观价值,到米塞斯基于人的行动的主观先验主义,到哈耶克的主观知识,再到拉赫曼的主观计划与预期。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认为对人、人的行动与选择、人的预期与计划的理解,是对经济学的一种人文理解,而最为激进的拉赫曼的主观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外部性是市场缺陷的主要表现,也是现代经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就意味着有些成本或收益被施加于其他市场主体身上,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享有报酬。简言之,只要市场主体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对其他主体产生了外在成本或外在收益,就存在着外部性。市场中的外部性经济效果又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一市场主体的活动给别的 相似文献
13.
这本新著刊行不久,就招来了主流经济学家们的抨击,即使奥地利学派内的学者也不乏严词苛责的。当然,赞誉有加的也大有人在。双方争来吵去,无意中却造成一个事实:如布坎南所言,这本著作“细致梳理了奥地利经济学发展史,是了解该派学说的必读之作”。 相似文献
14.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理解市场 ,认为现实市场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之间的“落差地带” ,都是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现代奥地利学派则将竞争看成是一个发现 (知识 )的动态过程 ,认为被完全竞争范式视为给定或假设的因素 ,恰恰是需要在竞争过程中发现的 ,因此完全竞争实际上意味着没有一切竞争活动 ;在市场过程中 ,知识是分散的、片面的 ,正因为如此 ,市场才彰显其发现和利用知识的重要性和优势 ,这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有着重大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对竞争的理解会导致对政府干预范围的夸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危机根源于大量财富被消耗掉而致使储蓄和投资不足,经济危机的提防和善后之策也应由此展开。(1)为提防资源耗竭和储蓄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一国需要根据其产品的需求市场审慎地引导产品和产业结构,尤其需要有意识地限制那些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高级品之生产和投资,而征收奢侈税则是一个重要手段。(2)为摆脱经济危机爆发后因过度调整而陷入长期的经济萧条,一国就不能简单地诉诸纯粹市场机制而应采取积极的逆向政策,尤其需要利用凯恩斯主义政策以扩大消费而不是听从奥地利学派主张以增加储蓄,而信用体系和信贷制度则是一个重要工具。显然,锦标赛制定价体系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悉经济变动趋势,尤其是,它充分辨识和契合了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的合理成分而提出了提防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更全面方略。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特征的角度来看,传媒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传媒产业中媒体是消费者和广告商交互的平台,消费者和广告商之间存在着双边"交叉网络效应"。我们可以将以媒体为介质的口碑传播方式看作是三方主体之间的行为,即观众、广告商和口碑传播平台。本文旨在利用双边市场理论,从一种"负网络外部性"的视角,对这三方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研究,从而对口碑传播机制进行刻画。 相似文献
17.
外部性存在于网络金融活动中,包括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网络金融活动中的间接外部性属于金钱外部性,不影响社会福利;而直接外部性是技术外部性,它从需求方面导致网络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因此,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不应采用传统的提供补贴、调整产权的方法,而应以协调人的身份积极干预网络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真实时间与无知世界里的人类行动:市场过程经济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改善自身处境的人类行动,不同于新古典框架里被动反应的理性经济人,是由真实时间和人类不可避免的无知决定的。由于采取行动需要经过真实时间,不可能完全知道将来的情况,行动可能产生行动者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市场过程理论看来,真正重要的是企业家捕捉利润机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不懈努力,企业家竞争过程正是市场过程的主要推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19.
20.
马克思认识到科学在工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也看到了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但他坚信科学必将成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的推动力量,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并没有超越启蒙主义"科学是解放人类的力量"的观点.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这在某种意义上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但他们由于把对科技异化的批判转化为对科学技术本身的批判,因而从根本上偏离了马克思理论的初衷,陷入了"泛意识形态"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