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看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而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在此之前即已初现端倪,其在该章程颁布前后的具体发展状况如何?学界较少述及.本文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状况及原因进行探析,以期对当下中国师范教育改革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是本世纪初束缚在文化传统之上的神圣“道统”光环消褪之后,以理性智慧和人性之美重建精神家园的一次教育学尝试,是其学贯中西的人文学养在教育学上的一次厚积薄发的梳理和展示,是其特立独行的文化人格在教育领域内的挥洒和彰显,也是他以生命深情地拥抱教育而结出的文化硕果。一传统价值失落之后,文化何以立足?这是青年王国维最为关注的问题。1904年,满清政府颁布了张之洞等人起草的《奏定学堂章程》,即所谓的“癸卯学制”。王国维敏锐地觉察到了文化只是这个章程的政治目的的附庸和工具。他针对这个章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广西教育经费来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这样一个高科技时代,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投人是重要前提之一.在近代,广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经费得到落实.为此,笔者就近代广西教育经费的来源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近代广西新式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两次来桂讲学.康有为第二次来桂还办起了广仁学堂,由臬司蔡希邠拨款购置图书,桂林书院山长周璜主办,康门弟子分任各科教员.人们通常把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宋桂讲学和广仁学堂的创办看作是广西新学的先声.《辛丑条约》签定后.亡国危机日趋严重,许多封疆大臣和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裁减科举中额和彻底废除科举制度,以兴学堂.建立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的教育体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使我国教育制度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从而促成了系统的正规的近代教育体制.“癸卯学制”颁布后,广西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根据中央政府教育经费制度的要求,采取各种方式筹措教育经费,以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与清末新学制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珠 《河北学刊》2002,22(6):125-129
教育体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 ,在此过程中 ,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张之洞在湖北学制的基础上 ,仿照日本学制 ,制定了一个全国性的新学制 ,即“癸卯学制” ,以此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薛文彦 《阴山学刊》2007,20(3):65-68
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建立了男女有别、自成独立体系的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系统。女子学校教育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学制系统,为女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制上的保障。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主流观念直接决定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和特点。清末女子学校教育学制的确立,为女性群体在近代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被称为清末第一通晓学务之人。清末“新政”时期有关教育的每一项重大兴革,都与他密不可分。张之洞把“体操课”纳入学校教育当中,并积极构建“体操”的教学内容,努力将其制度化,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张之洞主持制订的癸卯学制系中国近代首项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关于体操科目的规定,标志着近代体育教育第一次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设置体育课程的先河,也标志着近代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已初步建立。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教育以学校为基地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全面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清末江西新式高等教育发展概略肖华忠一、沿革与概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和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先后颁布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由于这两个学制在实际贯彻和执行中具有相互承接关系,故通常又合称为“壬寅癸卯学制”。根据“壬寅癸卯学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唐继尧与云南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的高等教育,从有书院算起,不过四百来年。云南建书院,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为巡抚王启文创设,院址在五华山之北,故名“五华书院”。延绵三百余年,几经重建,至清末已近荒废。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焚毁于兵祸战事,山长黄矩卿殉难,藏书楼及其万余卷藏书付之一炬,从此一蹶不振。一九○二年,朝廷管学大臣张百熙受命拟成《钦定学堂章程》,后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改定为《奏定学堂章程》,经皇帝批准公布天下,云南亦即“遵上谕改书院为学校”,将原属府治的五华书院改办为高等  相似文献   

9.
王亚飞 《江海学刊》2023,(6):182-191
新式学堂普遍存在重西学轻中学的倾向,使得传统旧学的前景堪忧,这不仅阻碍着学堂教育的全面展开,而且成为反对停废科举者的重要理由。清廷中央一面注重可以致用之新学,一面仍坚持“旧学不可弃”。朝野对旧学与新制如何兼容聚讼不已。张之洞在拟定全国学堂章程时力图通过提升旧学的地位和比重,构建一个远胜科举时代的旧学教育愿景,以彻底解决科举与学堂之争。癸卯学制旧学色彩浓厚应在这样的背景中理解。张之洞此举多被时人及后之研究者视为“守旧”,实则起到以退为进的务实效果,清末教育改革由此获得重大推进。不过,旧学虽进入新制且比重较此前有大幅提升,但张之洞仍秉承着其自戊戌以降“以简约方式保存旧学”的思路,坚持学堂教育要以西学为重。考察相关史事,可以管窥当时学堂与科举的复杂勾连,进而全面认识清季的教育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10.
文永林 《船山学刊》2011,(1):165-168
从古到今,中国一直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以此,结合清末时期历史教育中近代历史教育产生、新式学堂兴起、“癸卯学制”与历史教科书编撰等内容逐一进行剖析。指出清末时期历史教育在继承与借鉴过程中补订、校正,促使历史教育教学标准逐步完善与合理,将给今天历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晚清“新政”与天津工业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推行“新政”上谕。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同年7月会衔上奏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包括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等等,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政”范本。1903年9月,清廷成立了商部之后,相继成立了邮传部、财政处、税务处。从1902年到1907年间,先后颁布了《筹备矿务章程》、《商部重订铁路章程》、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朝个别学校开始设置游戏一科,洋务派新式军事学堂开设兵式体操,到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化.学校体育教育制度的建立既是晚清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东西文化融合、学习西方的结晶.它的建立不仅是教育目标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且促进了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萌芽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实业学堂的举办,并得力于甲午战后维新运动的推动。实业学堂由最初的只限于军事技术学堂扩大到农、工、商、矿各方面。至清末《壬寅学制》颁布,实业教育始列入学制,并开始了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京师习艺所试办章程》是清末新政时期颁布的有关社会救助的重要法规,开创了我国近代社会救助立法之先河。从法学角度对《京师习艺所试办章程》的立法背景、内容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客观地评价其在我国近代社会救助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从中获得对今日我国社会救助立法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论述了清末“新政”与江苏教育运动的关系、江苏教育运动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江苏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清末“新政”首先是从兴办教育开始的,并且将其贯彻始终,成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末“兴办教育”令颁布以后,江苏各属闻风而动,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兴起了一股教育运动。在短短的10之中,先后创办了大、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实业学堂2100多所,对江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兼及学堂科目、著述体例、知识系统的"文学史",肇始于1903年--这一点,因有1903年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为证,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此前,中国人讲的是"文章流别",此后,则积极投身"文学史"事业.一百年间,国人兢兢业业,多有撰述,如何评价,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湖北新知识分子的来源之一是新式学堂学生和出国留学生.据估计,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1911年,湖北中等以上普通、师范及实业学堂造就的知识分子达1万人左右;在各级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达1千人左右.实际不止这些.癸卯学制颁布后,湖北近代教育从省城逐步向州县发展.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共有各类新式学堂1504所,学生5万6千余人.1911年增至约2千所,学生估约8万人.湖北为清末派遣留学生较多的省份.1904年,湖北就有留欧学生93人,留日学生  相似文献   

18.
《商部奏定商会简明章程》,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清政府为推动并规范商会的产生与发展,以实现奖励工商、振兴实业目的的所谓新政举措之一。《章程》中对商会职能的规范可概述为:保护商人利益,推动商业振兴;宏观管理中的下情上达;互通商情,处置意外;仲裁国内商事,调处涉外纠纷;代办商业注册,担当信用公正;印制规范帐簿,负责推广施行;动用商会公积金,扶持保护地方商业大户;打击不法商贩,维护商业秩序;代为申报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章程》的出台无疑推动了当时商会的规范与发展,而有关商会职能的规范,对我们今天培育和发展行业性社团等民间组织,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汇经、史、哲于一体,熔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于一炉,集伦理道德、文化知识甚至自然常识等于一身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始于清政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中国的近代教育主要学习西方,在西化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惨痛的教训,在新一轮  相似文献   

20.
戴晓华 《云梦学刊》2007,28(2):14-18
20世纪初,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姚永朴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文学研究法”这一课程,并将讲稿刊行出版,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课程最早的雏形。这门课程起自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中的相关规定,经过姚永朴的实践,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随着现代学术的发展渐渐被新型的“文学概论”课程所代替。作为过渡性文本的《文学研究法》体现了当时古代文论在大学教育体制中向现代文论转换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