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精英是社会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科技精英借助优势积累过程而形成,在科技人员的地位分层结构中呈现出来.科技精英具有较高的地位一致性,在分层的各个维度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技精英的形成嵌入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变迁之中,与默顿学派提出的科技精英的优势积累机制存在一定差异.科技精英的个人生活史、活动场域、社会行动及其与宏观社会变迁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具有系统性、产业性、协调性的特征。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实践创新: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把握和理解当代科学体系的内部构成,把当代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发展,规范当代高新技术的运用,实现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科技写作活动的本质涵义与社会功能;考察了科技信息的特征、类型及科技传播的意义、方式与原则;讨论了科技写作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作用与特点.结论是,科技写作是完善科技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采集、制作、加工用于传播的科技信息的重要“工序”.在现代社会,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写作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是被替代与取消,而是有了新的发展与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技术是 2 0世纪最为重大的技术成就之一 ,互联网所具有的一系列传播特性对科技传播的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网络传播特性、互联网技术对科技传播发展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及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基本走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电视受众对科学技术传播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调查显示 ,我国公众最感兴趣的新闻首推政治、超过三分之一 (比例为 3 6.2 % )的人对政治新闻感兴趣。其次是新电影和新电视剧 (比例为 3 0 .3 % )和有关科学技术的报道 (比例为 2 8.5 % )在科学技术新闻方面 ,我国公众对科学新发现感兴趣的比例 (为 3 9.9% )占据了第一位 ,其次是新发明和新技术 (比例为 3 2 .6% )和防灾减灾 (比例为 2 5 .9% )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程度 (比例为 2 4.9% )与科技教育程度 (比例为 2 2 .6% )相差不多 ,对空间探索感兴趣的比例最低 (为 17.1…  相似文献   

6.
科技奖励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快慢 ,因而有效的科技奖励对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中国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技奖励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健全的科技奖励体系 ,而客观存在的多种心理需要和多种激励因素决定了健全的科技奖励体系必须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激励功能。一个健全的科技奖励体系应包含有四个层次 :保健层、基本承认层、提高层和特别奖励层。这四个层次在功能上各不相同 ,同时又互相补充、互相支持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 ,我国的科技奖励体系在这四个层次上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 :科技人员的社会保健水平普遍偏低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社会等级晋升渠道不畅和特别奖励制度不完善等。为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科技奖励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传播无处不在的时代,科技传播的重要性正在迅速上升,推动了科技传播需求的增长。政府为此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科技传播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传播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而加速科技传播的职业化进程,提高科技传播职业化发展的程度,整合社会的科技传播资源,带动整个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传播美学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传媒是人类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宏大而潜力无限的一种传播大系统。研究当代传播美学,必须以整个人类文明发展里程为历史大视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大生命审美观为主视角,对当代传播活动的审美特征、审美生成、审美运作、审美功能等进行综合研究。当代传播美学整体上是由回归生命、审美生成、审美综合思维三组范畴互补互动共同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和富于动态生成性的学科体系。“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在本体论与方法论、目的论与战略论上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中国当代传播美学的建构方略。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入手,加强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借鉴国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精髓来优化适合中国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对策和必然抉择。文中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中国当代科技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之优化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传播──人类智慧的繁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传播是科技含量不断增长的信息刺激过程,表现为科学的推进形态。科技传播扩大了人类智慧的时空范围,不断繁衍,相继产生质变,最终被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度。科技传播的持续不断和快速吸纳,是种种动力推动的结果。这些动力主要有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和人类对科学谜宫的兴趣,人类改造世界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战争也对科技传播产生了推动作用。科技传播借助意识媒介、产品媒介和人体媒介,构成地域推移、空间跨跃、辩难互动及情报交易与窃取等四种模式。不同社会环境对科技传播具有不同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在一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先后出现了一些有关科技传播的研究,例如科学技术学对科技传播的研究、传播学对技术扩散的研究、“技术传播”对传播实践的研究,这些研究对科技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实际上成为科技传播学的三大源头。在未来发展中,科技传播学要在总结这些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培育新的研究传统,利用创新性的研究指导社会的科技传播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国家社会设置应当引导智力精英从事科技事业,这会提升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大发展.陆学艺先生的作品<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反映出我国社会分层的导向性不足.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传播的目的在于实现科技成果的扩散与转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目的的实现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这既有科技传播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氛围等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树立“大传播”观念,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营造有利于科技传播的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充分运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加快科技传播事业的产业化步伐,以消除科技传播障碍。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科技进步、科技革命导致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全球化趋势 ,要求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迫使我们对科学技术的主体人、客体外部世界、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世界的一切区别和对立是否具有绝对意义、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灵魂、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和全球化下的科学技术及相关问题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传播政策是科技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至少要包括科技公共传播政策、科技传播产业化发展政策、科技传播技术发展政策等基本组成部分。科技传播政策的目标应定位于利用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强化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也都是其碎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对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发展和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特性的分析,描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分析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提出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六要素构成模型”,认为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强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宏观科技传播研究:体制、政策与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传播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大力发展的一项社会事业,科技传播研究不能局限于微观的技术性研究,也要特别关注宏观层面的一些重大现实课题,例如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笔者前期研究及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概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发展科技传播事业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府(政府)两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和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体系)”的科技传播新体制,建立包括公益性发展政策、产业化发展政策、技术发展政策在内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建立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传播研究:“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科技传播研究在近几年渐见繁荣之势。为了促进科技传播研究在国内更好地发展,文章讨论了已得到一定发展的“普及范式”和正在发展中的“创新范式”,认为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创新范式”的科技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建立科技传播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科技传播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量化分析与定性评价,得出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的评价分值为60.49,虽然整体处于健康状态,但离亚健康状态警戒线仅有0.49的差距,一系列涉及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根本性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对此,文章有针对性地就科技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受众、调控者及整体生态系统的调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科学技术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呼唤加快科学技术学这一学科的建立。从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科学学和技术学发展、"自然辩证法"学科调整等方面探讨了建立科学技术学的必要性;从科学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建设等探讨了科学技术学应如何建立;介绍了东北大学的科学技术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