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策问"是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所出试题叫"策问",所答试卷叫"对策"。"策问"主要是就儒家经典来发问,有问有论,其本身也是文章。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唐代科举主要"以策取人",无论哪一科目的考试,策问都是必考的内容。因此,"策问"、儒家经典与科举考试休戚相关,是科举考试的具体反映及灵魂。  相似文献   

2.
有唐一代,文人因科举而逃禅与僧人因科举而还俗屡见不鲜。相对僧人还俗后的坎坷,道士还俗后确多显荣。随着科举考试渐趋激烈,对僧道还俗应举之事,由唐初的“不问僧俗”,而变为宋初的“贡举人内为僧道者,并须禁断”。唐代僧人除了亲自参与科举考试外,还以种种方式影响科举。唐代试经度僧制度深受科举影响,其中有僧人试经得赐明经出身者。  相似文献   

3.
阐释、考论高宗永徽直至玄宗天宝年间科举制度在科目设置,考试程序,科场规范,科目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主试机构等诸方面的整体改革,进而兼及唐代科举的定型化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昭示唐型科举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4.
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宋代科举取士之多宋代科举取士人数大量增加,远远超过唐代,这似乎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宋代通过科举登科者究竟有多少人?却迄今还没有人做出比较精确的统计。宋代的科举制中,有贡举、武举、制举、词科、童子举以及宗室应举等等。贡举又分进士、明经、诸科(包括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开宝通礼、学究、明法等)。其登科者,除正奏名之外,还有特奏名。贡举是宋代科举中取士最多的一个科目。宋初循唐故事,每次放榜进士不过30人,诸科不过50人。太宗即位,始大量增加取土人数,每榜取士达数百人。但“贡举之疏数,取士之多寡,惟上所命”,未有定制。仁宗皇祐四年(1052),始规定:“进士限四百人,诸  相似文献   

5.
唐代试赋衍于汉之献赋。两汉以献赋为主,期间枚皋和李尤奉诏作赋初具考试特征,之后类此者多见于正史记载。奉诏限题作赋经历了从一人奉诏到多人同题竞作的衍变,从而表现出横向比较第其高下的特点。在限题过程中,限时因素也在正史中得到记载。隋秀才科有试赋经历,且有限题和限时规定,是此前献赋过程中考试特征的相对综合体现,也是后世科举试赋的先声。  相似文献   

6.
“诸科”是经、传、礼、史、法等多种科目的统称 ,在科举中属常科。熙宁中王安石变法 ,诸科被废 ,将其中的明法改为“新科明法” ,南宋绍兴间罢。宋代诸科考试以帖书、墨义为主 ,考的是“背功” ,既无补于时 ,更是对人才的戕杀 ,被废罢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一般认为,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隋代科举设有秀才、进士、明经、孝廉等常举科目,亦有廉洁孝悌、学优行敏等制举科目,但科举及第者极为少见,学界虽有一些论著涉及隋代科举出身者,但较为系统的考证整理工作尚待进行。对隋代科举出身者凡90人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可给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举从考试目的和内容来看,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政法考试.尽管各个朝代的科举中法律的考试分量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科举具有一定的政法考试性质.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后,乡会试第二场试有关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其中多包含法律试题.这些试题集中于与外交相关的法律问题,要求联系当时社会实际,为新政改革出谋划策.废科举则为法政学堂的兴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原有的科举人才成为法政学堂的重要生源.法政学堂的普遍开设,也多少带有为废科举善后的用意.清末民初一枝独秀的法政学堂是科举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变,是科举教育的继续.  相似文献   

9.
唐代进士科考试时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本文在对唐代进士科举子申送和省试时间进行考证的基础上,得出了进士科举子在每年的十月份申送,尚书省考试是在十一月至来年三月之间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来看,科举具有文学考试性质。科场试文与当时的文学密切相关,各种文学流派的升沉消长及文风变易皆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科举学”的视角研究文学,可以大大拓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厚度,而科举文学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又从另一个方面推动“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1.
科举,即通过设科考试选拔人才。中国的科举制肇始于隋朝,确立于唐代,至清朝末年废止,历时达1300年。 一般认为,隋炀帝大业年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到了唐代,科举制度得到迅速发展。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由礼部每年定期举行,是生徒和乡贡参加的科举考试;制科是皇帝不定期下诏举行的,旨在选拔“非常之才”的考试。宋代的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12.
“状元策”和“状元”一样,其源可溯至唐、汉或更早。“策”作为典型的“官人文学”形式之一,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和意义,一直在古代官人制度中居突出而稳定的地位。“状元策”作为古代“官人文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最出色”的,它的理论意义可以从“状元策与科举”中予以体认;它的实际功能,可以从“状元策在当时”中得到认识;它的现代价值可以从“状元策在今天”中获得理解。它的庞大阵容和丰厚蕴藏及其多方面意义,都提示我们:不能因为它有“无用”部分而被冷漠不顾,而应像对待其他古代文化遗产一样,当作重要对象之一予以整理、研究、扬弃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唐代科举士人的举资,指举子在应举全过程中必要的开销费用.与汉代的“公车待诏”和两宋以后的“公券”体制不同,唐代举子应举过程中的一切开销均需自己承担.唐代科举士人举资的范围涵盖广泛,举资匾乏的解决路径与实现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因举资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足以引起后世的警示.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专科升本科入学考试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如何复习高等数学并顺利通过考试,我有五点建议: 抓好“三基”复习高等数学一定要抓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应用。基本概念高数有很多重要的基本概念,试题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概念题,我们复习时一定要在理解基础上把这些概念的内涵记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举学”研究开始兴盛,研究者们对科举制度不再一味地批判,为科举正名者不在少数.重新审视科举制度时,应该看到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到某些促进作用,保证了中国文官体制的完整性、连续性,让国家机器可以正常运转;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自唐代以来几乎所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皆出身科举.但科举制度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选官制度,促使中国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普遍的“官本位”心态.中国目前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又有反复传统“官本位”思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中唐开始,受“切题”规则的限制,科举律赋在结构层面形成了严格的写作规范。这种结构混合了骈赋、文赋的结构特点,但也同时缺失了骈赋与文赋的优长,使律赋的发展空间尤其局促。不过,唐代作家在考试以外的律赋创作中,时常违背“切题”规则,使律赋创作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这与唐代科举的纳卷制度和行卷风气有一定关系。此类情况在唐代的咏物律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考察唐代咏物律赋的结构形式,有助于理解律赋在赋体形态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代科举科目考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科举科目数量多 ,对后世的影响大。研究唐代科举科目的设置与变化情况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用“名列三甲”表示“位居前三位”,常见诸报刊。然而,这种比附其实是错误的。用“三甲”排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明、清时期参加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后被列为“甲榜”,未考中的举人被列为“乙榜”。由此便引出了“甲等”“、甲科”等概念。“甲”乃  相似文献   

19.
考试制度的“废”与“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的中国,可说是风云剧变的激荡百年,一直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与社会变化、发展紧紧相扣的教育体制也几经巨变,其间的成败得失的确令人深思。其中,变化、影响最大的当属1905年的“废科举”与“文革”及其之后对高考制度的废除与恢复。科章的“立”与“废”科举取什,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推荐”弊端丛丛,远不如考试,所以在几千年前选拔官员时就以考试“科举”取代了在此之前以推荐录用人员的“举孝廉”制度。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  相似文献   

20.
唐判发微--略论几则涉林判词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是盛行唐代官场,用四六骈文书写的司法文书,也是应试考生科举及第之后、授官之前“覆其吏事”的重要科目。判有官场堂判、应试之判的区分,而“文理优长”、短小精干,乃所有判词必具的特征。不少官场堂判、应试之判都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笔者在概述唐判的一般情况之后,侧重考察五则涉及林业的应试唐判,以期弥补史乘记述之不足,深化当代人对唐代林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