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在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流传着一个让当地人引以自豪的老额吉的名字——都贵玛,她是杜尔伯特草原上的英雄母亲,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和电影《草原额吉都贵玛》的原型人物。都贵玛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奉献中感动了无数人。都贵玛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都贵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多数蒙古族题材电影重点展现的文化符号。通过分析电影《季风中的马》和《长调》,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传统草原文化为精神支撑的蒙古族人民生存状态的影像表达,并试图找出新时期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发展成熟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黄河,以滚滚的怒涛,奔腾向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那么,“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呢?《黄河东流去》形象地告诉我们:“最基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身上的道德、品质、伦理、爱情、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我们古老祖国的生命活力,这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李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在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一书终笔时慨叹道: 呵!壮阔、无边的草原!你那千万条凸凹不平的山、岭、沟、坡,是伟大的力的源流呵!即使在严寒的冰雪天,它们也穿过冻裂的地层,向这里的人民吐放滚滚的热流!是它,滋养着这里的人民;是它,陶冶着这里的人民。自古至今,我们的人民——草原的儿女,曾经蒙受过多少灾难,然而他们依然生存下来了。严寒,只不过是在他们那粗糙的手背上,留下几条冻伤的痕迹,但是没有能够把他们的生命窒息;荒火,只不过是烧毁这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草原文学是古代北方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的语言艺术。由于上古时代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代草原文学主要见于汉文典籍的记载。目前公认的最早的作品是西汉初年的《匈奴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此后代表性作品有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歌》、《木兰诗》、《企喻歌》、《从军行》(宇文招),唐代的某些“边塞诗”和“敦煌曲子词”,宋、辽、金时期的某些文人诗歌、民谣等。元明清时期,我国古代草原文学主要代表者是蒙古族文学。《蒙古秘史》和《江格尔》,《格斯尔》堪称中世纪北方草原文学的三大瑰宝。此外还有单篇英雄史诗、民间故事传说、祝词与赞词以及各民族诗人所创作的诗歌、词赋。明清以降,有赞扬蒙古族女中豪杰三娘子和满都海彻辰的诗歌和民间故事,有蒙古、满、汉各族诗人吟咏草原的诗篇,更有尹湛纳希的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并出现了不少叙事民歌、民间故事,尤以民间讽刺文学《巴拉根仓的故事》为著名。  相似文献   

6.
《草原》是契诃夫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的基调:在赞美草原的同时表达作者忧虑、惋惜的情感。活动在草原上的人们,没有一个人能与自然相媲美的,人与草原、人与自然,很不协调,很不相称,造成草原空旷、单调、寂寞和悲凉。如何改变草原和人民的命运,作者提不出具体的途径,只相信会有美好的未来。契诃夫产生忧虑、惋惜的心情,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心,对沙皇俄国黑暗时代的痛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和灵感白白地荒废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与中国生命美学相继出现。作为寻根思潮的早期力作,《黑骏马》走入偏远草原,以凄美的爱情悲剧揭示草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疏离,展现“失根”之痛。以“万物一体仁爱”的生命美学为视角,《黑骏马》的寻根叙事展露着“生命”的终极关怀。这种解读从一个新的角度确证了《黑骏马》的精神内容,为寻根文学的意蕴阐发提供了新的理论途径。在生命美学视域中,《黑骏马》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剖析,将草原传统思想、女性价值认同、文化的时代冲突等现实问题置于终极的“生命”关怀之中,以文学的力量加强了民族情感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悲怆与欢乐的和谐交响──论《约翰·克利斯朵夫》孔祥霞像一首雄壮的乐曲,莱茵河的水永远奔腾喧嚣着。而就在这奔腾喧嚣声中,一支小曲悄悄响起。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了。从此,人生路途中的一切悲欢离合、是非曲直,都如同谐和音不谐和音,长调短调,与莱茵河的水一同...  相似文献   

9.
哈斯宝和他的《小红楼梦》周双利1973年在内蒙发现了清代蒙族翻译家、文艺批评家哈斯宝所译的《新译红楼梦》手抄本,共发现了四种完整手抄本与一个残本。这个《新译红楼梦》共四十回,是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节译。哈斯宝自己说:“我要全译此书,怎奈学浅才疏,...  相似文献   

10.
对于草原的向往,缘于姜戎的力作《狼图腾》——阳光下肥美的绿草,暗夜里闪着钢锥般目光的狼群,马背上骁勇智慧的草原人……真是天人合一的至美!《狼图腾》的神秘感搅动了我寻访草原狼的期盼,这一年的夏日,终于如愿以偿。七八个小时的颠簸,在大家毫无思想准备的时候,汽车戛然而止。导游只简单地说了句"是  相似文献   

11.
《小康生活》2006,(3):5-5
为进一步加强对草原的保护和管理,完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近日,农业部制定并公布了《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将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充实完善草原法配套法规规章体系,对在新形势下规范和加强草原征占用管理,严格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牧民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办法》确立了严格保护草原的制度.对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基本原则、需要进行审核审批的事项、标准及程序均做了明确规定。《办法》规定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保护草原…  相似文献   

12.
卡尔·桑伯格诗歌以其现实主义诗歌主题和大众化诗歌语言等广受人民喜爱;然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其矛盾的观点和悖论的叙述常常受到学界的批评和指责。这种批评常常导致人们忽略桑诗思想的深刻性。《大草原》是桑伯格描写自然、关注生态的名篇,从生态视角解读这首诗歌矛盾的自然观,便不难理解这位现代派诗人对现代生活辩证思考的深刻性。《大草原》所表达的草原意境和文化认同、工业文明困境与草原悖论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信心与力量,彰显了桑伯格诗学以连续性和整一性为核心,关注现实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3.
刘凤翥同志在《契丹王朝何时何故改称大辽》一文中谈到,公元九四六年底,辽太宗耶律德光以武力灭亡后晋。九四七年初,耶律德光进入晋都汴京(河南开封),当了“原来辽国和晋国的两国皇帝”。当时,“晋臣刘知远起兵太原,自立为帝,建国号汉,耶律德光听说之后,仓皇北归,死于途中的栾城。”(见《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社版总第十二期)。  相似文献   

14.
歌剧《钓鱼城》以历史故事为题,用泸州蒙族守将熊尔之妻熊尔夫人为线索,围绕“爱和恨”、“名节和大义”、“复仇与和解”、“战争与和平”等戏剧冲突,通过塑造一个战争中的新女性形象,表达当下“以人为本”、大局出发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族是一个诗歌民族。在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哈萨克族诗人有三位。库尔班阿里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一诗蜚声文坛。诗人关注时代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创作出许多把小“我”和时代、国家联系在一起、高扬主旋律的政治抒情诗。乌曼尔阿孜的代表作是《闪电》和《天狼》,他的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感情真挚充沛,形象鲜明饱满,语言生动活泼。他还在诗中强烈呼吁人们善待地球,保护生态,珍爱环境。夏侃善于把对故乡的热爱转换为对父老乡亲的依恋,充分表现“人民”母题。他的诗中大量的优美比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充盈着浓郁的草原气息。  相似文献   

16.
音乐,以它特有的带有性主动的感染能力,激发着人们向新的目标和境界前进。有时,我们可以在睡梦中被激昂豪放的音乐声浪唤醒,它使我们精神焕发,愉快地投入新的战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是《义勇军进行曲》呼唤并鼓舞着中国人民去参加抗日救亡的战斗行列。《国际歌》象战斗的号角,激励着全世界的劳动人民为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而奋斗牺牲。  相似文献   

17.
汪承栋出生在湘西古老闭塞而充满神秘魅力的土家族和汉族杂居的山寨,早年曾随演出队走遍海南黎乡苗寨和天山南北的城镇草原;他不留恋城市扎根高原,在西藏度过了半生,和藏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执笔写过许多散文、小说、电影剧本、创作短评,但主要成就是诗歌,曾先后出过《从五指山到天山》、《边疆颂》、《雅鲁藏布江》、《高原放歌》、《拉萨河的性格》、《昆仑垦荒队》、《黑痣英雄》、《雪莲花》和《雪山风暴》等九本诗集。  相似文献   

18.
略论元好问的人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元好问的人生取向谢泰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绚丽多彩、奔腾不息的历史文化巨流中,13世纪前期的中国北部孕育出了一位灿若星辰、胸怀天下的巨人元好问,他以对终极无限关怀(此终极关怀并非指去彼...  相似文献   

19.
在蒙古族题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些具有史诗品格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它们或以真人来叙事,如《青年乌兰夫》,或以真事来述人,如《草原春来早》、《我的鄂尔多斯》,充分展现蒙古族人民团结统一、独立自强的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它们是中国红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蒙古族题材电视剧充分发挥电视剧的涵化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力求满足受众的心理来传播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耶律楚材是13世纪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出仕金朝。燕京征召后,随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西游录》记载和描述草原丝绸之路走向、沿途人文景观、主要城镇和驿站、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故事,包括中亚自然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等。草原丝路有多条走向。耶律楚材经历的前段由燕京至哈剌和林,出居庸关、经云中、武川、越阴山大漠;后段由哈剌和林至中亚,翻越阿尔泰山、过额尔齐斯河、穿越天山,经伊犁河流域进入中亚。《西游录》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珍贵史料,承载着草原丝路文化的重要遗产。《湛然居士文集》,收录了耶律楚材西征中亚期间的大量诗文,与《西游录》所记为互补,内容更为丰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西游录》和《湛然居士文集》所载内容,将成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具有鲜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