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现今存在五大全国性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业经济新闻》。这五家全国性报系,如今已居于日本报业的垄断地位。这五大报的办报方针和办报原则, 均强调公正、进步、自由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日本现今存在五大全国性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业经济新闻>.这五家全国性报系,如今已居于日本报业的垄断地位.这五大报的办报方针和办报原则,均强调公正、进步、自由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日两国档案,尤其是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新闻杂志操纵关系杂纂--国闻报(在天津汉字新闻)>专挡,探讨<国闻报>创建过程、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戊戌政变后的表现、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其最后结局,揭示了严复、王修植、夏曾佑等天津地区的改革派人士的办报活动以及日本和俄国与这份维新派报纸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日两国档案,尤其是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所藏<新闻杂志操纵关系杂纂--国闻报(在天津汉字新闻)>专档,探讨<国闻报>创建过程、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戊戌政变后的表现、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其最后结局,揭示了严复、王修植、夏曾佑等天津地区的改革派人士的办报活动以及日本和俄国与这份维新派报纸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等,将宣传变法的阵地由国内移到了日本,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梁启超办报以“广开民智”、救国报国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以及经济上独立等基本原则。他把报刊当作维新派的阵地,鼓动“兴师讨贼”,传播西方新思想,主张报刊应发挥“监督政府”和“响导国民”的作用。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且也是新闻报刊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王晓岚 《河北学刊》2002,22(2):115-119
19世纪晚期 ,日本人开始在中国办报。随着每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其办报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加大。至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在我国东北共办有 2 30多种报刊 ,几乎占领了东北地区的新闻市场。在其他地区 ,日本人的办报形式多样 ,或自己出面主办 ,或由中国人、英美人挂名自己暗中操作 ,或暗中收买报人、报纸为己所用。这些新闻机构围绕着日本的侵华战争服务 ,或搜集情报 ,或挑拨离间 ,或颠倒黑白 ,或愚弄民众 ,是侵略者十恶不赦的帮凶  相似文献   

7.
坚持政治家办报,集中体现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它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精髓.在当前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应当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性与新闻规律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新闻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在理论武装、素质提高和实践探索方面提供有力的保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而且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报刊活动家.他们丰富多彩的报刊活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相关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办报建党"的实践渊源和理论根基.中国八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俄共(布)和共产国际代表来华植入"办报建党"理念影响下,积极组织和开展"办报建党"实践活动,大力创办报刊和通讯社等新闻舆论阵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工人运动,推动革命工作向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们的"办报建党"实践不仅催生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而且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基础,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初步确立,还明确并夯实了中国共产党"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9.
10.
杭州"汽车电台"105.4西湖之声的早间新闻节目名称从<早新闻><直播早新闻>到<新闻早班车>经历了三次改变,但始终是杭州广播频率中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排名均为第一的节目.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节目形式的更新,而改版就是对节目的经营.本文试图通过此节目改版的具体事例地阐述、分析,力求对现在广播节目普遍"生存周期"较短的现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韩慈 《理论界》2009,(1):38-39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指导、推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仍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从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来进行探究:党性原则是党宣传工作的灵魂;坚持群众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善于领导善于决策--"政治家办报";反对"党八股",提倡新文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触及和调整了原有的各种利益关系.从报业的发展看,新闻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800多家报社,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040种,与1978年前的188种报纸相比,增加1852种.报业结构也从以党委机关报为主,发展成全国综合性报纸、部委机关报、专业报、群众团体报、行业报、企业报、晚报、综合性文摘报、生活服务报和军队系统报等多门类、多层次的报纸结构.一些报纸还纷纷改版扩版,增加刊期,甚至办“系列子报”.报业已从过去单一的党报变成多元化、多功能的报纸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报纸都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接受读者评判和选择的问题.无疑,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报纸发行量的增减,读者数量的多少,直至报纸能否生存,在相当程度上都取决于读者对这张报纸的态度.在研究报纸发展及办报信息反馈的过程中,潜心研究读者的审美要求,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同源新闻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拿到独家新闻,是很多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媒体同质化,成为困扰各家报纸凸显竞争力的瓶颈.新闻媒体要结合自身定位,努力破解千报一面的困局,通过创新新闻视角,做透做深相关内容、寻找背后的新闻等多种手段,力求在同源信息中采编出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报道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为文本依据,探讨毛泽东为什么在1956年提出"第二次结合"、为什么"一喜一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了哪些理论准备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东 《中州学刊》2005,5(6):192-19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逐步确立了勤俭建国建设节约型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自上而下发动了规模宏大的全国性的群众性的以经济活动为主的"增产节约运动",其中在1949-1952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考察分析这一时期运动开展的原因、过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戊戌时期清政府开放言禁 ,允许民间自由办报 ,然而随着戊戌政变的发生 ,这一政策也告夭折 ,清政府开始大肆查禁维新派报刊 ,这一起一落的反复 ,标志着清政府报业政策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赵亚兰 《兰州学刊》2003,(5):201-201
一个地区对财经信息的需求对都市报财经版并没有直接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前提下 ,都市报财经版必须走亲民化路线 ,挖掘出事实存在但处于潜在状态的受众需求 ,这就对都市报财经版上经济新闻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不同于全国性纯财经报的要求。传播学研究表明 ,读者总是以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衡量信息 ,越是同熟悉的环境相符合的信息越容易被接受 ,而一条好新闻的价值体现在趣味性、接近性、知识性、权威性、指导性等几方面 ,从这个角度出发 ,都市报财经版在确定报道方式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信息本地化并突出对读者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结合都市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毛泽东特殊的政治家报刊观及邓拓新闻实践历程的简略梳理,来考察邓拓办报的本真内涵,以期在肯定其办报积极意义的同时,重新考证“书生办报”说背后的特殊历史价值;认为邓拓报刊思想的实质是光鲜的“政治家办报”,即围绕党内办报思路展开,将中共办报经验进行了有机联结,为党内政治家报人树立了榜样。“书生办报”说并不能恰当地表达邓拓的办报意志。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报,作为联系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桥梁,作为高校的主要宣传工具,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任何党报以及专业报所不能替代的.能否办好校报是与校报编辑尤其与校报主编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校报的主编,在校报编辑部里处于主导的和核心的地位.主编的办报思想、编辑方针、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对于校报的质量、效果影响甚大.尤其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校报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不同侧面增加了报道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郑杭生的四个社会学理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的内涵、要义、特征,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时代感、实践感和全球视野对于社会学理论的构建和更新的根本性意义,展现了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及其思想的推进与中国社会学步入成年期的内在关系,并对"四论"的学术贡献和发展前景给予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