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理性与反基督教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其哲学本身的发展线索、对传统辩证法和虚无主义的批判等方面。阐述对于尼采来说反基督教就是反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反理性与反基督教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其哲学本身的发展线索、对传统辩证法和虚无主义的批判等方面,阐述对于尼采来说反基督教就是反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浅谈尼采的“反道德”贾海涛对于尼采来说,反道德和反基督教实际上是一回事。在他那里,反基督教就意味着反道德,道德是基督教的主要内容,他要反的就是基督教的道德观,而不是仅仅否定上帝的存在。他认为,只有抛弃基督教的道德观,解放人的本能,人类生命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尼采杀死了“上帝” ,福柯消解了“人”。二者都是西方时代精神的探索者和建构者 ,同时又是西方时代精神的反叛者和解构者。尼采的反理性、反神学、反传统人道主义的思想对 2 0世纪的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 ,还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渊源。福柯作为后现代主义最著名的思想大师 ,其后人道主义思想不仅继承了尼采的传统 ,而且实现了对尼采人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西方反理性思潮是在文明与异化的二律背反、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崩溃和哲学本体论的再生这三重背景下产生的。只有将这一特定的思潮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寸能看清它的原貌,理解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尼采从对理性和基督教的批判入手展开了对传统价值体系的重估。他认为理性主义和基督教压抑、扼杀了人的生命本能、自由和创造性 ,以它们为基础的传统价值体系都是虚伪的、骗人的 ,只会使人迷失方向、日益颓废、自我毁灭。因此 ,他用“超人”(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来取代基督教的上帝和理性派哲学的绝对理性概念 ,试图推毁以往的一切价值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他的新价值体系 ,阐释生命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虚无主义的历史危机--尼采的《道德谱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意志是尼采所认识的唯一实在。从这一视角他把基督教看作历史上的权力机构并且与之展开交锋。交战的动因来自当下现实的历史经验———虚无主义的来临;其目标指向一切价值的转换。毁灭基督教的道德,它要求人与自身相区分。而完成这一区分的是“切入生命”的精神,思想在此显示出自我超越的力量———反基督,非道德,反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8.
尼采所关注的"科学难题"是科学脱离生活整体而自身合法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的成功逃避了对自身前提和价值基础的反思."科学难题"实质上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乐观主义、柏拉图-基督教道 德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都是禁欲主义理想的表现形式.科学是这种理想的最高形式.尼采解答"科学难题"的方案是:从艺术家的视角透视科学,从人生的视角透视艺术.尼采一方面翻转了崇尚真理而贬低艺术的哲学传统,认为贬低艺术就是贬低生命,因为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与人生有着根本的亲缘性,属于生命的"形而上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作为现代性的结果的艺术只能从外部抵制科学的"野蛮化".这说明,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他触及的艺术现代性问题不可能最终协调起来,并没有真正摆脱古老的真理与艺术对立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上帝的存在是以理性、信仰、道德“三位一体”表现出来的。哥白尼、达尔文使信仰的上帝死亡,康德使理性的上帝死亡,而尼采要完成的则是使道德的上帝死亡。这使基督教及其相应道德价值也将死亡,带来虚无主义;同时,也使人类有机会拟定新的价值。“上帝死了”和“虚无主义”是同一命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式,而“虚无主义”分消极的和积极的。尼采坚持积极的虚无主义,通过否定一切价值和重估一切价值两个环节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上帝之死构成尼采价值重估的“语境”,而虚无主义则成为他进行价值重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尼采是十九世纪末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位反潮流的巨人,一位极其深刻然而又近乎癫狂的思想家。他在哲学和美学领域里,均一反传统,有自己独特的建树;特别是他的美学思想,更令人瞩目。尼采的文艺思想,完全是一种反传统的非理性的文艺思想。他对艺术的诸多见解,并非有严密的逻辑,完整的体系,而多属一种随意的直观,豁然的领悟,突发的闪光。可以说,尼采文艺思想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给了人们一种稳定的理论感,而在于他给了人们深刻而又令人不安的启迪。因为他的理论离传统相去是那么的远,既叫人迷惑,又令人振  相似文献   

11.
怨恨论:尼采与舍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海波 《理论界》2007,(3):166-168
尼采与舍勒对怨恨现象及其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指明了“怨恨”现象与价值位移的关联。他们在怨恨论上的分歧源于对价值、生命价值以及基督教道德价值的不同理解。尼采将基督教道德价值视为怨恨的产物;舍勒否认了这一观点,并揭示出现代价值观念的怨恨本质及其对基督教道德价值的颠覆。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欧洲各民族开始关注自己的神话.这是各民族为了提升自己文化地位,认证自身文化的一个策略.尼采通过研究悲剧来证实自己的民族神话,反对基督教和文化移植.他借用"金发野兽"批判犹太人和基督教文化."金发野兽"代表着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和欧洲先进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暗合了迷索思的精神.尼采的神话理想就是用迷索思的方式来批判当时欧洲虚无主义和基督道德.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梳理了福柯的伦理关怀与其反理性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指出,福柯反理性思想的某些方面对世人加深理性问题的认识是有所裨益的;但同时也指出,福柯以此为论据建立的以肉体快感关注为中心的伦理思想,在学理上则并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4.
理解尼采早年文化理想及其内在矛盾是理解尼采早年思想与写作,尤其是理解尼采1876年思想转变的关键.尼采早年的文化理想是建设一种与现代文化完全异质的新型文化--艺术文化与悲剧文化.献身理想与强烈的自我意识,非理性的审美主义与理性的求知精神的对立,是尼采早年文化理想中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促使尼采逐渐抛弃了早年的文化理想,远离了叔本华与瓦格纳,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尼采与西方形而上学黄颂杰尼采的学说在东西方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议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尼采是一位反传统的思想家,而反形而上学则是他反传统的最基本方面。但20世纪西方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却认为,尼采是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人物,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6.
瓦格纳和勃拉姆斯一般被认为是音乐立场上的对手,而尼采曾不顾瓦格纳的反对,在瓦格纳面前褒扬勃拉姆斯的音乐.其时,尼采尽管仍未完全放弃对瓦格纳复兴酒神音乐的希望,但已意识到瓦格纳音乐所存在的缺陷和危险,从而很可能试图结合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不同音乐倾向,对勃拉姆斯有着类似于对音乐中的日神精神的期待,以勃拉姆斯来补充瓦格纳.但在抱有这一音乐理想的同时,尼采对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均心存怀疑:由于酒神和日神不可分离的一体性,没有日神约束的酒神只能成为激情的放纵,失去酒神根基的日神只能成为浅薄的假象,因此,瓦格纳不能代表酒神音乐,勃拉姆斯也并不能称其为日神艺术家.最终,尼采确证了自己的怀疑,认为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并无根本不同,他们都是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者,代表了音乐上的颓废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一部反理性思潮的家族谱──读《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周然毅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流派纷呈。如果我们同意当前学术界流行的两分法──即把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划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话,那么,反理性就是现代人本主义的根本特质。然而,近...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以批判和反叛现代性的姿态出现的,作为现代性的重要表征的“理性主义”,也必然在其批判之列。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以反理性主义为其表征的。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主义的评价,多是看到了其消极意义。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主义却有着积极的意义,那就在于它深入和全面地揭示了“理性”在确立自身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压迫性与极权性,力图让人们对理性之用的消极方面保持警醒。同时,后现代主义者的根本立场也并非是要弃置理性,而是坚持理性所内在的批判之维。  相似文献   

19.
当代批评围绕康德的研究,有聚焦悖论的热点.这些热点悖论主要可以分为悖论特性、审美悖论、产权悖论、契约悖论、客观悖论、知识悖论、伦理悖论、婚姻悖论、消除悖论.也有直接涉及到康德的二律悖反的再认识.但是审美判断力的二律悖反的当代认识需要进一步再认识.回到康德二律悖反的文本,通过再认识,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判断力的抽象理性结论是在假设原则的基础上作出的,在理性判断结论的作出过程中,它有一种强迫的“一致性”迷狂,即故意抹杀不同物质事物的显见的表象的不同性,把假设概念作原则,又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得出判断推论,即理性抽象判断事实上是在假设原则中抽象出假设的推论,而这些假设的推论还要一再混淆原则本身所包含的界线,从而使“一致性”霸权地达到推论的结果.因此,理性抽象就其本质而言,除了是悖论之外,它什么都不是.  相似文献   

20.
阿伯拉尔在<哲学家、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对话>中结合12世纪的时代精神,在基督教神学内部开展了一场神学的思想解放尝试,提出在哲学家、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进行对话,这种对话首先在伦理层面展开.通过阐述阿伯拉尔对理性的二元区分、基督教对科学的辩护以及在神学内外的对话等内容,可以明确,阿伯拉尔一反中世纪早期独白的思想传统,首次确立了一种新的对话思维传统,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阿伯拉尔是对话伦理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