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尔沁民歌按传统分为“育林道”和“图林道”两大类,其中那些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无情揭露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是科尔沁民歌的精华,科尔沁民歌中反映妇女怀念征人的诗篇、歌颂英雄的诗篇以及一些政治讽刺诗也写得相当出色。此外,科尔沁民歌在表现手法、刻划人物等方面也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科尔沁民歌不仅被本民族视为民族瑰宝,也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了贡献,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蒙古学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在人民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性格、心理、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因此民歌实不愧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精英;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因此民歌的起源问题也就是音乐的起源问题,而民歌的起源,则是民歌发展史上关键性的第一步.民歌源于何方?一说起源于人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吕氏春秋》说帝尧时代有一位音乐家质,他说“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有人则错误地归结为统  相似文献   

3.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种类较多,内容也比较丰富多彩,且多服务于民间艺人的演唱需要而产生的。根据其内容和演唱形式,古代柯尔克孜族民歌主要包括劳动生产歌、习俗歌、、情歌、哭歌、怨歌、反抗歌等。这类民歌一般由七至八个音节组成,歌词段落多由二行、四行或无定式诗行构成。韵律也比较洒脱自由。有的押脚韵,也有押头韵和腰韵的。各种民歌的曲调,相对比较固定。生产劳动歌主要是描述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从事游牧、狩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的历史生活情况的,其中反映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综观历史的长河,经济文化源远流长,在它的长远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即从原始经济文化到市井经济文化、再到现代经济文化的辩证过程。经济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并推动它逐渐地由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换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文化是现实的反映,尤其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反映,又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很低,整天共同进行艰苦劳动,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人们为了使劳动有节奏地进行,减轻疲劳,增强劳动效果,或舒发心中的劳动激情,歌诵劳动中的好人好事…  相似文献   

5.
“五更体”民歌在中国民歌发展史上渊源甚久,它不仅广受普通百姓喜爱而得以广泛传唱,同时还对文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五更体”民歌对中国古代散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散曲的外部形式和内容上,还表现在散曲所使用的曲牌上.民歌与文人散曲之间不同形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它对于激活散曲独有之文体特征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百多万年来,地下地上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地上古代建筑,包括唐、宋、元各代木构建筑,占全国半数以上,山西素有"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之称.这些古建中,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古代壁画、雕刻、彩塑,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提供了科学实物资料.古代寺庙壁画,内容上多属于宗教迷信的产物,但其艺术却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只重视文人画,"山水居首、水墨居上",高人逸士作画方为佳品,而每天都和广大劳动人民见面的寺观墙壁画,不论其艺术造诣高低,都是榜上无名.像我省的繁峙县?山寺金大定七年(1167年)六十八岁老匠人王逵所绘之介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18日至20日,淮河文化研讨会在信阳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50多位专家学者对淮河流域的文化地理、环境经济等问题展开了学术探讨与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淮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淮河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样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特色,淮河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具有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其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主体民族壮族有着酷爱歌唱的传统习俗.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但是,目前壮族民歌的发展与传承遇到一些困境,因此,在文化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背景下.如何使处于困境或迷惑中的壮族民歌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或新的生长点;如何扭转时代因素的劣势而寻求到新的发展机遇,以促进壮族民歌的良性发展;如何在音乐课堂上优化民歌的教学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文章试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可靠的文学文本资料,而南朝乐府民歌的城市化特征正反映了南朝文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倾向。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城市文化培育了吴歌西曲,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在其中所留下的印记,更在于歌女———一商业化的女性参与创作和传播,赋予了这些民歌独具风味的伤感轻艳之美。而在唐宋两代,南朝乐府城市化和艳情化的文化品格和文学特征又借着城市商业发达的社会风气和南朝音乐的继续流传,得以在曲子词的创作中重新抬头,并成为唐宋词的本色以及创作新传统。  相似文献   

10.
隋代的文、炀两位帝王对待文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因此对隋代的文学审美状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隋文帝阻遏了隋代文学美学的发展,而隋炀帝受南方文化、美学环境的孕育,融汇气势于华丽之中,促进了隋代文学美学的发展。南北朝的长期割据,使南北两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美学风范,南方清绮,北方质实。南北文学美学之差异反映了地理文化之差异。随着隋代在地域上的统一,为南北文学美学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几千年的积累与扬弃,才成就了今天的高度文明。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接班人,有必要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教育。一、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推动了历史前进。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从工场手工业时代跨进“蒸汽时代”,迈进“电力时代”,跃进“电子时代”,从望月兴叹到登月旅行,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收获都是人民群众汗水的凝结,每一次进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次辉煌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升华。语言产生于群众的生产劳动,最早的诗歌源于民间,《诗经》三百篇多数是民歌。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虽然高于生活但都是源于生活,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斗争,杜甫写不出流传千古的“诗史”,罗贯中写不出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鲁迅写不出投枪匕首般的杂文……离开了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文艺家们的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群众生活凭空杜撰的作品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2.
北宋亡国后,随着政治上的南北分治,词坛也出现了南北分野,由于地理文化环境和词学观念的不同,南北词坛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审美倾向及词体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创作特征,显示出了各自的不同走向,由此形成了建立在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南宗与北宗两大体派.  相似文献   

13.
民歌作为劳动人民最直接、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方式之一,其内在的传承机制是它能穿越历史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当下仍然存活在五河区域的五河民歌的实地考察,及对具有代表性的五河民歌的本体分析,试图找到五河民歌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7,(7)
马山民歌是广泛传唱于湖北荆州地区马山镇的民间歌谣,作为楚地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既对古时的楚地歌谣有历史上的传承,也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远古时代的遥远记忆,主要表现为其在民间风俗活动中仪式性音乐行为里的作用及其与古时歌谣如出一辙的演唱形式;也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产、生活和娱乐活动中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民歌具体内容的不同及其社会功用的转变上。同时,荆楚大地鱼米水乡的地域文化环境也造就了马山民歌在曲调和内容上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5.
对黎族民歌的分类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有助于黎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与研究传播。《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是目前涵盖范围最广、收录数量最多的一本黎族民歌集。该书以民歌挖掘整理为主要目的,主要采用了两级分类:一级分类以方言为标准将黎族民歌分为哈方言民歌、杞方言民歌、润方言民歌、赛方言民歌和美孚方言民歌五大类;二级分类以题材内容为标准,在一级分类下又将黎族民歌分为劳动歌、爱情歌、时政歌、生活歌、故事歌五大类。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是生活在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也是沿着塔里木盆地和南北丝绸之路,为创造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并直接继承这些遗产的民族之一。因此,自古以来,维吾尔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从昆仑山到阿尔泰山,从吐鲁番盆地到伊犁河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艰苦奋斗,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从而使这块地方繁荣起来。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表达他们美好愿望和感情的精神文化,把这片土地变成为一个内容事富、形式优美的人民艺术的宝藏。其中有一种艺术形式,深深地渗入人民生活之中,甚至变为人民的风俗习惯,那就是维吾尔族民间的麦西热甫。(麦西热甫是阿拉伯语。它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是“集会”、“聚会”的意思,后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是劳动人民利用家长制社会的习惯、传统,创造性地应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一种阶级斗争方式。作为平民文化的一个典范,"道德经济学"为民众提供了一种有限的、局部性的文化霸权,从而确保粮食骚动这种"没有阶级的阶级斗争"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平民文化逐渐消亡,新的工人阶级文化逐渐形成。它是与资产阶级主流文化相伴而生的一种新兴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论黎族歌谣     
黎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广大黎族人民善于创作民歌,喜于吟唱民歌。《论黎族歌谣》一文,对黎族的劳动歌、革命歌谣和情歌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花鼓灯灯歌作为我国民歌的特殊形式,它的审美意象是挖掘花鼓灯艺术文化特质的重要凭藉。灯歌意象以丰富的审美内蕴和独特的组合规律凸显了花鼓灯在艺术整体上的刚柔相济、刚胜于柔的风格特征,体现了花鼓灯文化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而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根本特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小学音乐教材中严重缺失传统民歌的内容。传统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根,是音乐文化的魂。要想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就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民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材选编上应贴近中国国情,摆正中西音乐的比例,突出民族音乐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