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长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近五年是中国农民工就业波动比较特别的几年,一方面就业总人数依然增长,另一方面出现了就业地域结构、行业结构和供求关系的调整.“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农民工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提升不够、人格尊严未得到充分尊重和就业成本越来越高等几个方面.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应得福利和工资收入,以化解迸城就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矛盾;把技术培训和基础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工就业岗位和产业、企业需求结构进一步耦合;把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农民工就业的主要产业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中国城市进步、社会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取向问题,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审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取向与就业特征,并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农村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的不同,这类群体同比原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具有较大差异,并被学术界广泛认同。我们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状况作为分析要点,通过对8个城市1803名农民工的详细分析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同比原生代农民工在纵向提升维度和横向排斥维度方面均具有更为优势的就业保障能力;(2)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优势在各个区域的调查中均有普遍的呈现;(3)就业保障能力的提高源于新生代农民工对人力资本因素的坚持和对社会资本因素的重视。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能力,减少其排斥水平,并在注重人力资本培训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引导其社会资本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长三角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数据,剖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遇到的现实障碍,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还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法律意识和就业权益保障能力仍有待提升,对自身、职业、社会的认知程度低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衡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进而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对江苏省八个城市的735份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七个因子,即心理感受、工作与家庭和谐、工资收入、获取帮助、就业歧视、参与管理以及健康安全。并在性别、教育程度、单位性质以及行业间进行就业质量对比,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任娟娟 《兰州学刊》2012,(3):118-125,131
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强烈愿望,也是应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有效策略。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对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尚未实现"半市民化";市民化的不同维度之间存在不均衡发展。其中,文化心理层面的市民化水平最高,经济生活层面的市民化水平接近总体平均水平,社会交往与政治参与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则相对偏低;个人、制度、文化、社会网络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培训经历、文化程度、性别、父母在当地的经济状况等个人背景因素较其他因素的影响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胡杰成 《兰州学刊》2012,(6):122-128
文章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互构机制,并以农民工就业为例,展现了这种互构机制的具体运作。认为,制度安排、经济环境等结构性因素既限制着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行动,也为之提供着有利条件和空间;作为主体行动者,农民工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的适应行动既再生产了原有的结构环境,也推动了结构的变迁,拓展着自身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变迁了的结构又成为农民工适应行动的新的环境。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密切互构共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最低工资线的农民工就业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买方垄断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农民工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长三角地区中的七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最低工资水平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市场调整可能使最低工资原来具有的促进就业效应变得不确定,这需要政府采取对策介入劳动力市场,以实现保就业、保增长.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东省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融入因素中,每天工作时间、职务层次和个人月收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社会生活融入因素中,与邻居的相熟度和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文化心理融入因素中,愿意参与本地社会事务、愿意和本地人交朋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年龄、户口和受教育程度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传统产业劳动力溢出、新兴产业出现“用工荒”,使得二代农民工的就业及其保障问题凸显.如何因势利导,解决我国二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同时,实现1亿人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需要提高进城农民就业的质量,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而就业是市民化之本,基于就业转型的农民工市民化才是城镇化题中之意,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是实现农民的稳定就业。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存在着大量的就业形式分散性、就业收益非规模化、劳动权益保护非组织化和劳动关系不稳定性等非组织化特点的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农民工被动选择的结果,非组织化就业对农民工收入、人力资本投资、职业安全防护和城市社会融合形成约束,以致农民工被社会政策和组织文化边缘化。建议加强灵活就业者权益法律保障,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双挂钩和社会组织协调工作机制,推进进城农民工职业管理和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丁志宏 《兰州学刊》2010,(5):62-64,93
农民工保安是流动人口中的一群从事特殊职业的青年群体,在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农民工保安受教育水平低、收入低、消费低、生活满意度低,但工作辛苦、生活单调、对未来缺少明确的个人规划。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享有水平与流入地居民有比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是决定性因素.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已有的制度安排下提高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实际享有水平,可以从非制度性因素入手.通过对上海市外来人口生活基本状况调查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的年龄、性别、流入时间、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职业等自身条件,以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均是影响其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重要非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就业质量议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的农民工调查数据,对两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新生代相比,老一代农民工的劳动报酬综合情况较好,工作较为稳定,工作环境更人性一些,劳资关系也更加和谐;而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享受、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要更好些。这种差异,与两代农民工不同的价值追求与权利意识、企业非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两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总体上还比较低,可以通过加强法制保障、提高就业能力等路径,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通过对长春市1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本地区食品满意度为自变量,分析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月收入等相关因素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西G县挖掘机行业的调查,认为地域性从业文化,代际传承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非常重要。平等机制和模仿机制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重要机制,亲朋好友的"传帮带"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单打独斗"导致的无序化,游击式导致的缺乏组织化。组织化是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创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工就业质量偏低,表现为工作不够稳定,职业收入不高,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各项福利待遇的覆盖面不广。从社会与法律因素分析来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排斥、法律认知、组织参与等因素都对农民工就业质量有一定影响,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改善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的"精英",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处于混状态。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城市生活体验、与市民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市民之间的社会差异感、城市社会生活的满意度以及是否参与当地城市社区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会产生很大影响。文章重点探索了新生代农民工缺乏身份认同感的现状,以及影响身份认同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工在数十年的流动就业过程中一直被边缘化,他们在城市流动就业遭遇到就业歧视,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包括制度性、经济性、农民工自身和社会性因素,因此,必须消除制度性障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和社会资本投入,改变政府管理方式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而促使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