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共同富裕"是作为结果意义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仅仅作为结果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它当作过程来看。因为,从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背景看,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从结果与过程的关系看,没有过程何来结果;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忽视"过程"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其危害巨大。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先富“思想内涵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有三层含义(1)诚实劳动合法致富.(2)先富帮后富.(3)控制贫富差距.然而,目前中国社会在这三个层面都出现了问题,有些方面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有必要对照邓小平"先富"的这一政策主张的三层含义,调整和解决这三方面出现的问题,以缩小我国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30年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革初期的必然选择.解决贫富差距矛盾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初衷.  相似文献   

4.
邓磊 《江汉论坛》2007,2(1):24-27
邓小平应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把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重点带动全面、"台阶式"跃进等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人际环境;通过重点带动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经济环境;通过"台阶式"跃进,落实"新三步走"战略,实现发展目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经是一个两极分化社会还是贫富差距过大?我们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对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的根本区别进行了分析界定,把事关共同富裕的基础性理论和法律问题概括为八个方面,并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  相似文献   

6.
常泓 《学术论坛》2013,36(4):43-46,74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公正和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基础之上,坚持反对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按照实施两个构想、顾全两个大局的战略步骤,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政治公正建立在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前提之上,按照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推进路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组织路线不动摇,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方向。在当前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应进一步解决好分配问题,实现没有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加强软实力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火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本松 《学术论坛》2012,35(8):47-50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民众因华尔街的贪婪导致诸多社会问题举行的抗议活动。其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引发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与低迷、高失业,并带来民众生活艰难和境遇恶化;美国社会特权化和金钱政治造成的不公平正义和不平等;为特权和资本服务的政治腐败;美国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两极分化,等等。"占领华尔街"虽发生在美国,但其起因和民众诉求在我国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启示。要求我们: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平等,切实解决好民生特别是就业问题,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包容性增长"、构建"包容性社会"。  相似文献   

8.
从共同富裕的内涵来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最根本的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发展导向和目标约束的作用,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看,应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从当前共同富裕的重点来看,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已经刻不容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构想变为现实,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创造性地实践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为激发和调动"经济人"趋利求富的欲望和动机,使国家和人民尽快脱贫致富,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其思想的着眼点在于效率;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并作为最终的价值旨归,其思想的重心无疑是公平."先富"和效率只是手段和策略;"共富"和公平才是目的和归宿.在中国目前"先富"与"共富"远非完全和谐、甚至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的这些提法是对邓小平"先富"与"后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在新时期实现"效率和公平"和谐统一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不只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未来理想状态,而是体现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累积过程和逐步提高实现程度的"现实的运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它需要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推动和体制机制的自觉调整。共同富裕的实现既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更要调节少数人的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11.
从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然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到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其思想目的和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就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否认,确实存在贫富差距问题,那么贫富差距是否就是两极分化?笔者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什么是两极分化和贫富差五巨根据马克思关于两极分化内涵的界定:两极分化主要指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上的两极分化,即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企业主,而多数人则成为不占有生产资料,并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国目前出现了事实上的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在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来解决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其基本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富裕。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其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学习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要求实现社会公正 ,应正视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这一事实 ,同时必须看到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客观必然性。在现阶段 ,应当实施加速发展西部战略 ,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科学阐释,指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着力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中国发展阶段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特色.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都含有一个"共"字,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是目标指引和路径依赖的关系: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目标,为共享发展提供目标指引;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共享发展.实现共富和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共享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必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上,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有"富裕"而没有"共同",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的共富之路,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勤劳才能全民致富.通过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应注重共享能力的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共富的全新社会治理格局,以共享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当前,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障碍,由此造成区域间贫富差距难以有效弥合、城乡贫富差距缩短进程受阻、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受羁绊,致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未能充分发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深究其因可以发现,区域自然环境的客观差异、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偏向、区域经济改革的成效有别等,是造成区域发展不协调进而导致贫富差距的主因。进入新时代,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与战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深化区域经济改革,推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老区,就其多数而言,也是贫困地区。关于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问题,所论甚多,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是论述振兴老区经济,必须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发展观,转变老区扶贫思路,推进人力资源和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一、老区发层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发展观,把老区发展纳入全国共同富裕战略,是先富带后富,重新振兴老区经济的前提。1.解决老区后富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战略构想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完整的共同富裕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共同富裕理论包括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时机、条件与主要途径等内容.它们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和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显著特点;邓小平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有人认为是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无疑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原则和思想,但不足以突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而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却象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始终,是其思想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理由如下:纳一,从解决民族问题的程序看,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党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步骤。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必须至少分两步走:第~步是消灭私有制这个“造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