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7月,山西原平(原崞县)解放。不久,晋绥边区的七月剧社从兴县出发,经五寨、神池、宁武到原平演出。七月剧社二队赶到原平后沙城村正是阴历七月中旬。地里的高粱、谷子已经出穗。抗战八年,当地群众没有一点文化生  相似文献   

2.
上海艺术剧社是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现代戏剧团体。梳理原始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可以发现自"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层、热衷文艺事业的普通党员和一批"左"倾留日学生都对中国的政局和文坛进行了紧张的思考和预判。虽有路线调整时的误差或不成熟,可种种历史契机与思想脉络的耦合,还是使左翼文化运动很快地"浮出历史地表"。上海艺术剧社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进行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理由认为,它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前奏。上海艺术剧社力图通过公演对左翼文化运动的政治诉求有所回应,却也不期然地揭开了这一诉求的内在困境:理想观众与实际观众的错位、阶级意识理论与剧本角色分派的缝隙、戏剧范式的想象与公演结果的落差,凡此诸端,不仅困扰着艺术剧社,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不断遭遇的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铁岭市第七小学成立了“校园剧社”。三年来硕果累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称赞。在老师的指导下,剧社每周三下午3时至4时活动,创作、排练小品、相声、小话剧等节目。参加剧社活动的同学付出了大量的辛勤汗水,排练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节目,定期在校园电视台  相似文献   

4.
一这个戏以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的前身、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剧社的史实为蓝本,对一支活跃在长征路上的文艺宣传队的生活,作了立体的展开. 全剧从激烈的湘江之战开始主体叙述.那是红军长征出发时一场著名的血战.空中飞机轰炸,地面炮火猛烈,毫无掩蔽的红军伤亡惨重.然而话题并没有沿着惯常的战争思路顺延,而是锋头一转,只见红一军团战士剧社的负责人、女红军朱卉琪从血泊中站起来,召集所有活着的战友揩干血迹,擦干泪水,高举起手中竹板,架好那部宝贵的留声机,枪声炮声嘶杂声中,一名江西民歌"哎呀来……"穿云一下子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战士剧社这一个特殊的红军群体也在那一刻陡然矗立于我们眼前,完全没有了岁月距离与陌生感,那么亲切、那么真实.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小说对两性关系的命名和处理,有着深刻的主体建构的意蕴。他逆转了中国文学"男强(主)女弱(次)"的常规设置,构建了"女强男弱"的两性关系模式,在"医/患"、"师/生"、"警/犯"、"帮教/被帮教"等有着鲜明上下格局的二元(二人)对立关系中,占据"在上者"位置的总是女性。在这种两性位格发生特殊变化的关系中,作家剖析了"婚姻"和"爱情"的虚伪性,由名实裂解的表相揭示其主奴关系的实质,并藉对"婚姻"和"爱情"的否定,从两性关系的角度阐明了主体自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刊 《中华魂》2021,(3):4-4
本刊讯2021年1月27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在京召开六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应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视频会议形式。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常务副会长令狐安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艾平、副会长李慎明、杨胜群、林炎志、汪鸿雁(女)、李忠杰、刘建、靳诺(女)、李勇库、李卫红(女)、周吉平、耿焱(女)、孙晓莉(女),三个委员会和办公室全体成员,《中华魂》杂志社、网站有关同志,共计50余人。  相似文献   

7.
在茅盾的全部创作生涯中,写剧本只有一次。这唯一的一次,便是写作话剧《清明前后》。 写小说多年的茅盾,为什么会在抗战胜利前夕突然写起剧本来呢?他自己说过,使枪多年,换把刀来试试。就促动他写这个剧本的直接原因说,他在《〈清明前后〉后记》中说道:“学写剧本,这还是第一次,主要是受了朋友们的鼓励。”这里所说的“朋友们”,指的是“中国艺术剧社”的主持人及剧社的其他几位同志。 中国艺术剧社成立于一九四二年,是在党和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组建起来的,是当时占领重庆戏剧舞台的主要演出团体,差不多包括了战斗在重庆的大部分著名话剧艺术工作者。主持剧社工作的,有于伶、金山、宋之的等活跃在当时剧坛上的几位干将。他们组成一个有五位成员的执委会,轮  相似文献   

8.
“左联”自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以后,就有多种刊物成为“左联”的机关刊物。这些机关刊物,大都是“左联”成立之前,鲁迅、柔石、郁达夫、冯雪峰等人以及原来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引擎社、南国社、艺术剧社等团体的成员所办的;有的是在“左联”成立之前就已创刊,而中间转为“左联”机关刊物的,如鲁迅,柔石等人编辑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初进北平     
1949年5月,刚从西北前线返回临汾待命的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战斗剧社,奉命赴北平为即将召开的全国首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演出。为此,剧社领导从100多人的队伍中,挑选了52人。组成精干的赴北平演出队。  相似文献   

10.
明代土司中的两位巾帼英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明代数以百计的女土司中,有两位在军事上非常杰出的女土司。一位是四川石硅的秦良玉,率领“白杆兵”南征北战,战功累累;一位是广西田州的瓦氏夫人,率领“狼兵”卫国御倭,战绩赫赫。这两位女土司对国家是有大功劳的。现将其事迹简要述评于下。 南征北战的秦良玉 秦良玉,字贞素,明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二日出生于忠州鸣玉溪秦家坝(今四川忠县东云乡护国村)。父贡生秦葵,甚爱之,幼教经史、词章。及长,“与兄邦屏弟民屏同习  相似文献   

11.
吾谨是明中期浙江著名文人,与何景明、郑善夫等友善,曾因诗学观不同与李梦阳书信论难,然其生平有多事不明。据郑善夫《少谷集》中《赠吾谨五首》,《祭吾惟可文》等诗文,结合二人吴中相会的时间,确定其生于成化十九年(1483),卒于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终年37岁。经过对吾谨《与李空同论文书》与李梦阳《答吾谨书》的论述内容比对,李梦阳《空同集》中《与吴谨书》应为《与吾谨书》。根据吾谨《与李空同论文书》中"童子归,能道执事峻行清德,听之毛骨飒然增凉"等判断:李、吾之争发生在正德八年(1513)八月至正德九年(1514)二月间。  相似文献   

12.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所涉及的音乐机构和乐人身份学界向来有不同认识,经过对唐代乐府制度的详细梳理,本文以为诗序中的"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分别指的是宜春院的女伎和梨园弟子,"外供奉舞女"指的是教坊(即外教坊)女伎.公孙大娘在开元初就已供奉宫廷,其身份为宫廷乐伎,推测是梨园弟子.杜甫之所以在郾城能够看到公孙大娘的表演,是因为在开元初年内廷歌舞曾经到宫外演出.  相似文献   

13.
自宋人杨偍在《古今词话》中提出韦庄词《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和《谒金门》(空相忆)是“追念宠姬”之说后,不仅代相沿袭,用以阐释韦词题旨,且附会“追念”之说愈演愈多。清沈辰垣等撰《御定历代诗余》又提出《荷叶杯》二首(绝代佳人难得、记得那年花下(是“韦端已思旧姬”之作。近人姜方锬在《蜀词人评传》中《女冠子》二首后云“按女冠子二阙,亦思之作也。”今人刘永济也认为《女冠子》二首(四月十七、昨夜夜半)“乃追追念其宠姬之词”(《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浣溪沙》(夜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入藏"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封①,现整理全文如下(各封信的标题为整理者所加):(一)陈独秀致胡适、李大钊(1920年5月7日)②适之、守常二兄:日前因《新青年》事有一公信寄京③,现在还没有接到回信,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相似文献   

15.
“周星”考     
"周星"一词,《辞源》、《汉语大词典》释为"岁星"、"指十二年",引白居易文、周亮工诗等为例,片面而有误。此词在古文献中之意义,除了上引两辞书所列义项(但辞书所引例多误)外,尚有下列义项:一、"一年。"二、"岁月,年华。"三、"一岁(用于表示年龄)。"四、"星名"(非"岁星")。  相似文献   

16.
李林初 《老友》2009,(8):49-49
在国内迷上了京剧,原想去美国探亲,恐怕"没戏"了。没想到,在美国,只要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京剧社,旅美华人也酷爱京剧。我先后在费城的小儿子家和旧金山的大儿子家小住,因而也就幸运地成了费城和旧金山京剧社的票友。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2月23日上午,有近400名跑步爱好者齐聚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加第三届"光猪跑"活动。"光猪"们穿着内衣裤(男一件女两件,可佩戴其他御寒配件)挑战严寒,完成3.5公里的长跑。在充满雾霾的寒冬中,参赛选手身着奇装异服,有的脸上、身上涂着各色油彩,大秀个性造型。他们中有小到6岁的孩  相似文献   

18.
戏剧期刊属于抗战剧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形成一大文化现象,应给予独立观照。但在历史进程中,一些刊物难免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遮蔽,影响其相关评述,中央青年剧社社刊《青年戏剧通讯》便是一例。官办属性使该刊在多方面享有资源优势,并占据重要地位。总体而言,《青年戏剧通讯》具有理论建设、剧社组织、戏剧文学等方面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李绅《古风二首》研究中存在争议的三个问题进行辨析:(1)《古风二首》之二,《全唐诗》将其又收录在聂夷中《田家》诗中,据范摅《云溪友议》可断定其不为聂夷中作;(2)李绅以《古风二首》求知吕温的时间,众说不一,据《旧唐书.吕渭传》等可确定为贞元十五年;(3)李绅创作《古风二首》有无政治功利目的,从其有意以"古风"名题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客观反映,说明有很强的政治讽谕目的。  相似文献   

20.
行新利 《中华魂》2000,(3):47-47
<正> 在《二十五史》中的《宋史·真宗记》中,确有"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十一月作文武七条戒官吏"的记载。在《宋史·职官志》中,有诫谕百官的双七条全文,其中的"文臣七条"与绛州上述碑文(见本刊去年11期《文史杂花》)完全一样。"武官七条"碑文在新绛至今尚未发现,但内容颇有见地:一曰:修身,谓修饬其身,使士卒有所法则;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