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中,有三处记载了公元8世纪时地处祖国大西南的南诏与吐蕃的关系熏可以和汉文史籍相印证。本文依据敦煌文献对这三处记载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2.
陈国灿 《西域研究》2016,(4):1-6,141
吐蕃占领敦煌期间,既有汉文契约,又有吐蕃文契约,研究者对其地支纪年多任意推定。本文以P.T.1297敦煌永寿寺文书为基础,论证了在公元832年吐蕃统治当局有过立契须用吐蕃文书写的命令,此后的契约都是吐蕃文契,以此为标尺,对已有的定年推断须要作出重新的审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一份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古代藏文手写残卷进行历史学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它的内在的史料价值和对古代吐蕃史研究的价值,认为该残卷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除了文献学与一般的历史学内容外,其显示出来的文句语态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至于该文献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观则非常有助于我们研究当时吐蕃人的思想观念和吐蕃历史学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五部遗教>、<拔协>等后期"伏藏"著作在文献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针氈"一词进行考释,认为"针氈"就是针线荷包,存放针 (线)的生活小用具,也即现代方言中所说的"针扎"、"针插"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由德国学者Gertraud taenzer所著的《吐蕃统治下的敦煌地区,787-848年:对莫高窟发现的世俗文书的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唐朝和宋元时期的汉藏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认为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经济繁荣,民户兴旺,文化发达,学术空气浓厚,这对于曾经占领此地的吐蕃人必然产生影响,尤其在历史学方面,汉藏民族之间存在长期的互相交流,吐蕃的史学家在学习和吸收了汉族的史学文化基础上,最终发展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杜冰梅  王贵元 《兰州学刊》2006,1(9):50-52,35
自1909年前贤开始研究敦煌文献以来,敦煌学已走过近百年的学术历程。本文对1909年至今有关敦煌写卷《老子》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编目、整理与校勘、综合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整理与介绍。  相似文献   

8.
吴超 《阴山学刊》2010,(6):21-25
《黑城出土文书》中的"蒙古教授"证明了亦集乃路的蒙古字学的存在,并受亦集乃路总管府的管辖。依据相关文献探讨了其生员和经费来源。并推断F111:W55文书的时间上限为大德七年(1303年)。  相似文献   

9.
敦煌文书所见的三种儿郎伟作品主要是祝愿文,其中"儿郎伟"字面意思为"儿郎气勇",乃一种曲牌名。无论从具体含义,还是书写格式或使用语境看,儿郎伟与中古波斯语nīrang均未见有实质性的联系。其中驱傩《儿郎伟》所记"部领安城大祆"一句表明,安城大祆成为某支驱傩队伍的主神,反映了敦煌地区一度盛行的祆神崇拜业已融入当地民间的传统信仰。  相似文献   

10.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在文字录校上尚存疏误错讹。有未据重出互见诗校补文字者,有曲解诗意,臆录误校者;有避难就易,滥施空围者;有照录失校,以误传误者;更有臆录者。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书中的《比丘法坚发愿文》是一位宋初的西行求法僧途经敦煌,在某次法会上为归义军政权重要人物发愿祈福而诵读的文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且《敦煌愿文集》中录文尚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试图对前人录文略做补正,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敦煌藏经洞中发掘出的吐蕃文书《礼仪问答写卷》主要劝导、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所必备的礼仪道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及其所反映出的孔子仁学思想则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至今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调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元7-8世纪,吐蕃政权与唐朝皇室政治联姻,随之而来的是藏汉人民的友好交往,《礼仪问答写卷》正是在这种密切交往中应时而生,将之与《论语》比较解读,可以非常清晰地探寻出汉藏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书P.3931两《表本》均为甘州回鹘可汗上奏给后梁太祖朱温的,且为同一次出使草拟的两个稿本。上书时间正值回鹘自西迁以来,诸部分离,急需中原王朝的颁赐册礼,以树立在回鹘诸部中的正统地位与权威之际;作为外交文书,两《表本》语言委婉含蓄,但绵里藏针,掷地有声,充分表达了甘州回鹘的政治诉求。上奏者应为入居甘州的首任回鹘可汗。甘州回鹘政权为中原王朝认可的原漠北回鹘王国的正统所在,其可汗应是原漠北回鹘可汗之嫡系正裔。晚唐光化年间,唐昭宗曾颁赐册礼甘州回鹘,有欲结之以为奥援和借重其声威以自保之意。晚唐政局与甘州回鹘之关系,从敦煌文书P.3931.18等亦可管窥。  相似文献   

14.
效力高于律的格敕的颁行不仅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且有更深的历史积淀。因之,以敦煌写本《开元户部格残卷》为例研究唐代格敕背后的风云际会,不独具有法史学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意义,还有揭法律本相、洞悉成因与效用的效果,尤有昭示当下立法与司法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王旭送 《西域研究》2012,(2):134-135
刘安志先生论文集《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西域史研究》2011年2月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收入16篇论文。其中既有宏观的新认识,如《唐初对西州的管理——以安西都护府与西州州府之关系为中心》、《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西域政局》。  相似文献   

16.
正本书为"新疆通史"研究从书之一种,2013年11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吐鲁番唐代军事文书研究》共三册,分为"文书篇"(上、下)和"研究篇"。《吐鲁番唐代军事文书研究(文书篇)》由"前言""凡例""目录""图版""录文""总附录录文"组成。它吸收了中日学者对敦煌文献分领域或专题辑录的成功经验,从已经刊布的吐鲁番所出唐代文书中,选取了803件与军事相关的唐代文书(文献),按内容将收录的696件军事文书分成八大类——军府、军镇(节度使、军镇、城傍)、征行征镇、镇戍(镇戍、守捉、城)、烽铺、军马、军垦、涉军事文书,每类下依年代先后顺序编号、排列,八大类(一至六九六)之后  相似文献   

17.
任艳艳 《晋阳学刊》2008,(5):123-125
伯希和2507号文书残存唐《开元水部式》,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利法典。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碾的设置及其用水量的规定,航运船闸和桥梁渡口的管理和维修,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诸项内容,国内外学者对此多加著述校释或引用论证,不拟详举。此仅对残卷所述胜州转运水手问题,参考相关的史籍文献记载略加考释,以期有助于加深对唐代水陆运使和兵役制度演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古藏文文献在线项目的有关情况,并对《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所藏敦煌藏文文献》做了较为详细的评介。  相似文献   

19.
唐樊绰《云南志》收录的《异牟寻誓文》,是反映南诏与吐蕃联盟关系破裂和与唐关系恢复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是南诏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原始史料.分析其内容,可以看到南诏背蕃归唐具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章孝标诗歌传入朝鲜半岛,与新罗宾贡进士金可记有着直接的关系。成书于高丽朝初期的唐诗选本《十抄诗》收录章孝标佚诗十首,与《十抄诗》道教隐逸、科举入仕的两大编纂特征有着相当程度的契合。通过《十抄诗》中有关章孝标的记载与其佚诗内容的分析,补正章孝标仕宦经历、家族籍贯与交游范围,丰富其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