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是政治权力变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自我编程、自我服务,法治国家的合法律性和正当性发生了分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使狭义上的政治权力受到交往权力的制约。这种政治权力应该由交往权力转化而来,并受到交往权力的制约。这种交往权力不仅包含制度化的交往权力,而且还包含生活世界中的公共交往。在现代社会,这种交往将改变政治权力的结构:狭义政治权力的缩小和交往权力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世界史所陈洪进研究员在讲授古代印度历史时说,古代印度,即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地区,在政治上分成许多建立在部落制基础上的小王国,所以,古代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我们过去有一种传统的历史观念即认为统一是正常的,分裂是不正常的,因而对于古代印度,也总以为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中心存在。而著名的印度古代史学家罗米拉·塔帕尔根据对最新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新的结论;印度历史是一部长期分裂的历史,是一个由部落社会不断向国家过渡的历史,这种过渡不限于古代,至今也没有终结。事实上,古代印度的帝国是短暂的,也是表面的,在地理上只是一个孤岛,而部落  相似文献   

3.
尼赫鲁时期印度仍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缓慢,但它却保持了高度的政治稳定,其中,中产阶级的作用不可忽视。中产阶级对尼赫鲁时期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政治稳定提供社会基础;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为政治稳定提供思想基础;中产阶级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为政治稳定提供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由黄巾起义引致的社会大动乱,导致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国进入一个战争频繁、长期分裂的时代。政治的长期动荡,造成社会的极不稳定,使人们在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出现了很多的转变。而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拟对三国时期的丧葬习俗进行探析,以对这些变化的情况、特征及形成原因作出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尼赫鲁时期印度仍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缓慢,但它却保持了高度的政治稳定,其中,中产阶段的作用不可忽视。中产阶段对尼赫鲁时期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中产阶段力量的壮大为政治稳定提供社会基础;中产阶段的价值取向为政治稳定提供思想基础;中产阶级对国家政策的影响为政治稳定提供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6.
试论蒙古族政治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反映了蒙古族政治历史与政治特征,并集中体现在"黄金家族"统治思想上.它的形成受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宗教等因素的制约,并经过长期积淀和政治社会化,形成为蒙古族政治文化.蒙古族政治文化的形成,对蒙古族社会历史和民族文明的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宗教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功能上。一方面,当宗教与社会政治体系相一致时,它就能促使其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共同信念的形成,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科学与非科学、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非道德相对而言的复杂统一体,因此具有滞后性、敏感性、触发性,当它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互动源"和"感染源"时,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韩志斌  闫伟 《国际论坛》2013,(1):7-12,79
随着利比亚国内冲突基本平息,其政治重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但也存在着各政治派别相持不下,政治立场存在分歧,社会对立严重,安全形势恶化,国际社会支持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同质化的民族和教派结构,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利比亚不大可能出现国家分裂。伊斯兰主义与世俗主义将形成相对平衡的关系,利比亚也将更加强调其阿拉伯的国家属性。但从长远来看,利比亚的政治重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民主化进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是从它手中英国攫取了印度的统治权,使印度人民蒙受了近二百年殖民统治的厄运。印度人民遭受残酷的殖民征服和统治,英国殖民者有其罪,而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则应负其咎。从莫卧儿帝国的灭亡开始,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深渊。研究莫卧儿帝国灭亡的原因,对印度民族和世界被压迫民族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印度历史上,莫卧儿帝国实质上是一个外族王朝。十六世纪初期,印度是一个分裂为许多小公国的国家。当时的罗迪王朝(1450—1526)为阿富汗人所建,名据德里,却没有鞭及印度南部领域,北部则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自公元774年就进入了一个长达1000多年的分裂时期,其政治上的长期分裂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意大利经济的外向型特点和南北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意大利政治结构的松散。经济活动的重点在国际市场,城市对国际市场的关心甚于国内市场,海外利益甚于国内利益。意大利既然无心于国内的经济活动也就不会产生建立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进而没有形成实现政治统一的经济前提。因此,意大利的经济构成对意大利的统一运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印度地理构成复杂多样,在印度古代和中世纪交通设施不发达的情况下造成了整个印度地域版图的分散性。种姓制度是维系印度社会框架的基础,它在地理因素的基础上加固了社会的横向和纵向的分隔,这种分隔为印度历史上不断的外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使印度在长期的政治分隔中无法取得地域和思想文化的一统,从而产生了多种宗教并出现了多元的文化类型。而多元的宗教和文化又使印度民众在思想取向上呈现差异。独特的种姓制度、频繁的外族入侵以及多元的宗教和文化,这些印度古代和中世纪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同时也构成了印度最为显著的历史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大国政治是阿富汗历史的一部分。大国政治巩固和加深了阿富汗社会政治分裂,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阿富汗也影响着大国的政治命运。19-20世纪阿富汗的大国政治主要呈现为两极体系,当前却是多国同台、各显其能的局面。阿富汗稳定繁荣、反恐怖主义、反毒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但这一原则共识并没有改变大国政治的内在逻辑。2014年底,阿富汗国家建设进入转型期,其大国政治没有"转型",没有出现所谓政治真空。在阿富汗重建的平台上,大国政治正以地区一体化战略、管线铺设、资源开发及其规范、发展援助等隐秘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13.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留着。但它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不仅如此,印度村社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说的农村公社,并且已产生了封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成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韩国政治由于乱象丛生而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历任总统或在任期中或在卸任后总会遭遇各种政治困境的现象,成为焦点问题。此文致力于探讨韩国政治表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和"局势"性因素。整体而言,在"结构"性因素方面,韩国政治受到双重分裂结构的制约;在"局势"性因素方面,则受到两种"体制"的制约。所谓双重分裂结构,是指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分裂和韩国国内的社会分裂,后者又包括岭南地区与湖南地区之间的地域对立,和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之间的理念对立。两种"体制"则指政治上的"87年体制"和经济社会上的"97年体制",即1987年"六月抗争"之后形成的宪政体制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而形成的经济社会体制。对于韩国的政治领导人来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在贪腐问题上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挥行为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并不一定不能避免困境;但在执政效能的问题上,韩国总统受到前述因素的极大制约,所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有限,确实难以避免结构性问题所带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政治稳定是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实现社会公平是保证政治稳定的必要前提,没有社会公平,国家的政治稳定就无法实现.当前我国政治特权现象滋生、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地位不平等现象显现,因此,必须缩小贫富差距,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平观来维护社会公平,实现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既是巩固政权的需要,又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现代化建设的再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十分强调政治稳定的重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冲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①;“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②‘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③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深化改革、扩…  相似文献   

17.
农民权益的保护和拓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没有农民权益的巩固和拓展,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政局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持久和谐。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是当代中国继改革开放后又一个值得推崇的政治,它的成功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民主建设作为我国政治体系的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存在,因而首先具有存在的内在环境,这主要包括民主政治价值、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主体。民主建设作为我国政治体系的子系统,也与政治体系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其生存的外部政治环境,这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治稳定状态以及政治生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民主建设也与超出其赖以生存的政治体系以外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本身建设相关。民主建设作为系统性存在还受到西方民主思潮、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等国际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实现其内在结构的生态化以及与所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印两国发展对比逐渐为世界学术界所关注。随着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加快,不少学者认为:因为印度是所谓"民主"政体,最终将在中印发展竞争中胜出。但是,仅从所谓民主、威权等抽象的政体理论,认识印度的政治体制及其治理绩效,并对中印两国发展进行比较和预测得到的结论并不科学。如果从政体、社会结构与政治权力运行视角,从印度政体与传统社会结构,政治权力运行扭曲,政治体制推动国家发展低绩效等方面,深入研究现代印度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印度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地区不平衡性以及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要实现赶超中国的发展目标尚存在很大难度、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已进入"ECFA时代",它将开启搁置军事对峙并由经济互利迈向宪政文明的国家和平统一新模式。由"三通"迈向"三和",经济一体化的共同体建设将形成大中华经济发展圈,为中华民族"一国两制"的政治构架奠定坚实的根基。在两岸经济共同体建设中,辛亥革命的政治遗产即孙中山的民主共和理念的核心价值,是最重要的精神维度。没有这样的精神维度,貌似强大统一的社会会走向解体;有了这样的维度,分裂的国家或社会将最终走向长久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