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和不同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核,以及思想差异,而舞蹈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这些不同的代表。舞蹈文化亦是每一个国家体系内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华夏绵延不断的文明中,身为一种独特而又蕴含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民族舞蹈的展现与表达与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相匹配。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对自身独有文化与民族特性的展现,因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文化形式与魅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亦有着自己独到的,针对我国精神内涵的解读。在时代变换之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但坚守着自己本有的艺术特性和民族个性,并在同时表现出其身为艺术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特点。本文则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守与未来趋向几个方向展开讨论,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如何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并将艺术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和不同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核,以及思想差异,而舞蹈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这些不同的代表。舞蹈文化亦是每一个国家体系内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华夏绵延不断的文明中,身为一种独特而又蕴含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民族舞蹈的展现与表达与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相匹配。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对自身独有文化与民族特性的展现,因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文化形式与魅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亦有着自己独到的,针对我国精神内涵的解读。在时代变换之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但坚守着自己本有的艺术特性和民族个性,并在同时表现出其身为艺术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特点。本文则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守与未来趋向几个方向展开讨论,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如何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并将艺术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回族舞蹈作为回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参与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并在中国历史的坎坷进程中完成着本体的塑造。这种塑造过程,深受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影响,使回族舞蹈在形式、艺术特点以及审美情趣上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成为中华舞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界的影响之大,引起了中国舞蹈形式上的变革。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舞蹈创作方面,这种思维创新性的开辟与影响,将中国舞蹈创作推向一个高度。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也是一个瓶颈。近年来,中国舞蹈诸多舞种在创作题材上引入了大量的现代舞观念与编舞技法,使舞蹈作品走向了情节化、多元化、意念化,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界的影响之大,引起了中国舞蹈形式上的变革。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舞蹈创作方面,这种思维创新性的开辟与影响,将中国舞蹈创作推向一个高度。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也是一个瓶颈。近年来,中国舞蹈诸多舞种在创作题材上引入了大量的现代舞观念与编舞技法,使舞蹈作品走向了情节化、多元化、意念化,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艺术教育肇始的西周礼乐为巩固西周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本质上是体现着人本主义内核的善美兼修的生命教育,具有“成人”价值。在教学上它呈现出因时而序,循序渐进的特点,追求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这对我们当下舞蹈教育关注舞蹈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水平,注重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分析东周礼崩乐坏,雅乐的式微原因,我们也应正视礼乐教育所存在的白璧微瑕之处,如审美单一化、各类功能性失衡等问题并加以改正,以促进当下舞蹈教育事业长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活动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民族舞蹈较为亮眼,不仅依靠着古老形式与独特美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中贯穿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更是让广大群众看完后由衷自豪,不仅是文化做到了很好的传承,更是凸显了民族间的团结气息,是一种很有内涵的舞蹈。本文,我们就针对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做一个简单的研究,希望能增加大众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并逐渐喜欢上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活动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民族舞蹈较为亮眼,不仅依靠着古老形式与独特美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中贯穿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更是让广大群众看完后由衷自豪,不仅是文化做到了很好的传承,更是凸显了民族间的团结气息,是一种很有内涵的舞蹈。本文,我们就针对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做一个简单的研究,希望能增加大众对民族舞蹈的认识,并逐渐喜欢上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性、地域性、源根性,赋予了少数民族舞蹈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形体语言,各民族的许多舞蹈形式,都体现着劳动与生活的万千景象。在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这种舞蹈艺术形式更体现出了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意义。经过各民族舞蹈艺术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创新,融舞蹈、健身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土家丧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后乡的土家文化事象中,尤要提到的是土家跳丧。土家地区有种说法,叫“南摆手,北跳丧”,这是“中国的迪斯科”。国际曾有人看到巴东跳丧舞蹈后认为,这种说法,大体上讲到了土家跳丧舞的舞蹈特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陈洪同志沿用了这种舞蹈,编写了一个《土里巴人》的歌舞,演出后,使许多中国舞蹈家为之倾倒,有的感动地说,看到了多年未曾见到的好舞。这都是对其艺术特色的肯定。学者们从多角度审视着土家跳丧,或引用西方的悲剧论,或从一般伦理观念出发,或是站在另一文化角度,认为人类的共性是害怕死亡,把死亡看成一种悲剧。一句话,相当多的人们还没有站在本体文化角度,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为了探奇。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无疑对揭示土家跳丧内涵有益,引起了人们对“撒尔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乐舞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出现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就是乐舞.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我简要介绍了乐舞在我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发展情况和转变.在山西省民间流传的许多舞蹈和传统社火节目中,有部分舞蹈是由我国古代乐舞一脉相承下来的,山西民间舞...  相似文献   

12.
西藏歌舞团不久前向首都观众奉献了一束民族艺术之花——大型民族舞剧《热巴情》。(见本期彩二照片)通过欣赏一部舞剧,基本上领略了西藏主要民族舞蹈的风采和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西藏民俗风情。舞剧体现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风韵,展示了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热巴艺人浪迹天涯,过着凄风苦雨的悲惨生活画卷。特别是用民族舞蹈和音乐形式,来创作这样一部大型舞剧以表现现代生活,这不能不说是藏族艺术家们较成功的一次尝试。“热巴”,藏语,意为“布衣之人”。“热巴”艺术是一种流传在西藏昌都和云南、四川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舞蹈艺术中,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间有着鲜明差异性,两种舞蹈艺术成为中西方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对两种舞蹈展开了对比分析,窥探出舞蹈艺术形式在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较为准确地把握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风格特点,达到对两种舞蹈的深度认识。  相似文献   

14.
"意象"属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诞生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个门类艺术的发展。中国舞蹈同样是受到了其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水月洛神》是取材自中国的文学作品,整部舞剧如梦如幻,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到审美的艺术境界,引起人们的想象。本文将以《水月洛神》为例来分析舞蹈当中的意象创造,希望能给从事舞蹈界的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舞蹈艺术作为文化载体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连,感受舞蹈艺术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舞蹈的精神内核,既能提升舞蹈教学的艺术性与系统性,又能推动舞蹈教学及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协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与舞蹈艺术的融合有利于推动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教育架构实现教育新生。从高职舞蹈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原则入手,探究融合方法,拓展融合路径,可构建中国化舞蹈教育模式,实现高职舞蹈教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传达思想、情感、宗教信仰、文化等的一种活态艺术,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它早于其他艺术形式而存在,从原始社会至今,舞蹈这门艺术在社会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舞蹈美的特性逐渐显现,舞蹈的社会功能日益被重视。同时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社会交织的复杂现象也成为许多舞蹈家及社会学家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对舞蹈社会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对舞蹈的社会功能进行梳理与总结,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舞蹈的社会功能重新整理分类提取他们之间的共同性,从而得出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7.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传达思想、情感、宗教信仰、文化等的一种活态艺术,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它早于其他艺术形式而存在,从原始社会至今,舞蹈这门艺术在社会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舞蹈美的特性逐渐显现,舞蹈的社会功能日益被重视.同时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社会交织的复杂现象也成为许多舞蹈家及社会学家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是在前人对舞蹈社会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对舞蹈的社会功能进行梳理与总结,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舞蹈的社会功能重新整理分类提取他们之间的共同性,从而得出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来 《民族论坛》2006,(7):59-59
中国人向来喜欢以数目字论英雄。这种习惯与评书这一艺术形式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因为缺乏个人英雄主义的土壤,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孤胆英雄”并不多见。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崇拜的一些特殊作用,我们更常见到英雄豪杰们,被用数目字组织起来。颛顼帝喾之子“八元八恺”、文王征召的“四臣”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数字英雄”了。其后,“淮南八公”、“竹林七贤”续写了数字英雄的文化意义。评书艺术诞生以后,这种以数目字论英雄的方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一部故事中出场人物过多时,听众很容易因为无法辨识角色而混淆情节。而通过数字…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更多教育者将教育落实由“教”与“学”转为“创作”,尤其是文学艺术类相关教育的“创作性”要求更高,例如舞蹈创作、音乐创作等。舞蹈创作,旨在通过创作者的主观审美意识对客观世界作出反映,表达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领悟,既是创作者自身情感的寄托,也是创作者看待某一事物的真实态度。因此,舞蹈创作离不开“内容”“形式”“情感”,内容真实反映创作主题和情节等,形式真实反映创作内容的物质外化形态,情感则集中表达创作者的内在感受。而人们进行舞蹈欣赏时,首先最直观的舞蹈接触就是舞蹈形式,所以所有舞蹈作品都会通过准确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形式接触的方式满足观赏者的感官需求。故而,舞蹈形式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以舞蹈《可咸可甜》为例,深入解读该舞蹈的形式,简要体悟该舞蹈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并针对该舞蹈创作中的问题及诱因进行解读,提出现代舞蹈创作形式的优化路径,以期推进我国现代舞蹈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吸取戏剧舞蹈的一种传统舞蹈复苏,古典舞蹈既具备古代舞蹈的特征和身姿,更借鉴了戏曲和武术的动作技巧。古典舞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更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古典舞技巧分为旋转、翻身、跳跃,三种技巧分别代表了武术技巧的三大特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及影响,其次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最后总结了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