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铁岭市银州区第十九小学,你很快便会为宣传廊上斗大的“飞跃生”三字所吸引。如果你再随便找几个学生问一下,他们很快就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当‘飞跃生’最光荣!”原来,“人人争当‘飞跃生’”是学校开展近两年的一项活动,有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次,每学期评选一次。当上了“飞跃生”,不仅要在学校的广播站、宣传  相似文献   

2.
做好高校富裕生的心理“扶贫”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高校在出现贫困生群体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生活上相对富裕的富裕生群体,人们在对贫困生进行扶贫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富裕生的心理“扶贫”。作者在长期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高校富裕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对富裕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提出了要对高校富裕生进行心理“扶贫”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承担着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的基本职责。“何以为生”曾一度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旨,“何以为生”教育在放大人自身生存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人“为何而生”的教育,因此引发了高等教育向“为何而生”教育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又难免矫枉过正,诱发了人们对“何以为生”教育的忽视。面对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高等教育有必要重新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学习者理念引领当前的“何以为生”教育,从而实现“何以为生”教育与“以何为生”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生活方式逐渐转型的过程 ,一些年轻的夫妇离异之后给学校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破损的学生 ,简称“家损生”。如何针对这些“家损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本文作了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浙江、上海试点方案的基础上,讨论了新方案背景下中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学业水平考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四点对策:适当调整高中各学科的课程内容;高中教学实施“走班制”;学业水平考试要兼顾选择性与科学性;完善高校招生方案。  相似文献   

6.
“和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经过长期的理论发展,由之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和生世界观”思想。“和生世界观”强调“人天之和”“人事之和”“人人之和”与“人心之和”,强调世界因“和”而成,社会因“和”而善。在历史上,“和生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明建设及社会治理起到过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球化、工业化时代,提倡“和生”思想,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加强当代社会秩序建设,以及将物理意义的空间秩序转化为充满着“和生”内涵的道德秩序等,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美感可以从两个角度审视,一个是“和谐”的视角;一个是“整生”的视角。“和谐”视角下的生态美感探讨主要集中于美感的心理层面;“整生”视角下的生态美感是一种审美生理快适感和审美心理愉悦感相统一的快悦通感。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两个视角是互补交融的。  相似文献   

8.
笔者运用有机化学教学对学业不良生进行转化,提出了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业不良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业不良生有较大转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因民工潮涌动,给农村学校留下一群无直系监护人的"空巢"学生.这群学生性格怪异、心理孤僻,给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带来困扰.如何教育管理好这部分学生呢?亲情--人性化教育管理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黎”与“熟黎”是宋代以后记载黎族史实的汉文史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它反映的是古代汉族文人士大夫对古代黎族内部不同族群的认识。论题从“生黎”与“熟黎”的出现、“生黎”与“熟黎”的特点、“生黎”向“熟黎”的转化、“生黎”与“熟黎”的分布四个方面对黎族历史上的“生黎”与“熟黎”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口”即“活口”,其本义就是“能提供情报的俘虏”。语义上,“生口”与“生人”不同,也并非由“活人”引申而来。“牲口”是一个物名语素加上一个表状语素构成的“名名”式偏正复合词。“牲口”的词义跟限定语素“牲”相同,中心语素“口”则表示该词在语义上“被役使、喂养和群体性”的性状。从语源上看,由于“生口”和“牲口”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和地位的相似性,受“人口”“生口”“民口”“丁口”等词语的类化,“牲”在词汇双音化背景下,变为“牲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各地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职校生将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针对职校生的职业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习惯,做一个道德人,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症结在忽视精神扶持上。当前大学校园里的部分贫困生在经济拮据物质贫困的同时,还存在精神上的贫困(简称“双困生”)。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双困生”的精神扶持,使助困能构建德育价值功能,触动大学生的思想心灵深处,使全体大学生真正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相似文献   

14.
“庄周梦蝶”提供了一种沟通生死的方法——“梦”。对“死”的未知,带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与对生命的极度热爱以及二者之间的深重矛盾;通过“忘”生进入“死”的状态——“梦”死,则沟通了生死,由此解除了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生死相互为梦,不辨梦里梦外,不知是梦是醒,最后等同了生死,达到了“齐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生选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已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然而,在生选师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逆向生选师”现象。本文从学生间选师的角度,通过构建基于学生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逆向生选师”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冬,袁枚发起了一场“生挽”诗创作并唱和活动,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袁枚之所以活着时便自作挽诗并索和,是为了排遣其病中心理焦虑、回应道士胡文炳的谶言和反叛浇薄世风。《续同人集》所收32人“生挽”唱和诗,集中体现了乾隆末期部分江南文人乖离于世俗的生死观、人生价值观。此次群体赓和之风,革新了“生挽”诗的创作方式和文学体式,且细化了“挽歌”在文学总集中的文体分类。探究这一文化现象,有助于厘清挽歌诗的文学发展,深入认识乾隆末期江南文人群的创作心态、品性情志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论近代汉语词缀“生”的用法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词缀。它产生于唐五代 ,发达于两宋时期 ,元明时则逐渐萎缩 ,今天仅在现代汉语的个别方言中保留了其用法。其语法性质是词缀而非助词 ,基本意义是表达一种认定事物情状的类别义。“生”来源于汉语口语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教师及学校情况的特殊性,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往往不够理想。文章提出要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感化、激励高职生,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解决高职生的实际问题,重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五年、六年琱生簋中的“妇氏”“君氏”分别指的是召伯虎与琱生的母亲、父亲。五年琱生尊中“召姜”即谥号为“幽姜”的“妇氏”,为召虎之母;“君氏”即六年簋铭之“宗君”死后谥号为“幽伯”,为召虎之父。琱生三器中“公仆庸土田”“公厥禀贝”“其兄公”之“公”都可以作“公家”解。其他如“召公”“烈祖召公”应是指召伯虎之祖父。作为宗子身份的祖先死后可以被谥称为“某公”,宗子在世时族内可以他称为“公”,“其兄公”与“召公”之称“公”非以职官故,而是宗子身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0.
原始儒家的“生”之伦理思想,是对《易经》“生”之伦理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他们通过“天命”的预设,在天人之间构筑了一条从“知天命”到“制天命”的“生”在天人之间双向流转的回环路径。孔子以“践仁知天”的方式、思孟一派以“知天尽性”的方式、荀子以“制天命”的方式,以一种递进式的积极姿态开启并明确了这一路径。通过原始儒家的努力,大《易》开创的“生”之伦理模式,才在实践维度真正获得了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