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主题,写作方法根据作者不同的感情呈现出各种特点。对这些主题和文字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对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和意境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诗歌代表作《十四行诗集》,将当时英国的十四行诗创作推向顶峰,被誉为莎士比亚体。国内译介莎翁十四行诗的学者专家不胜枚举。本文从国内十四行诗的三个全译本中,选择了其中的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从其语言,标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三个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评家李希曼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及其变体》中称,莎氏十四行诗中没有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两个重要主题,即“及时行乐”和“莫负青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只不过,莎翁的处理办法有所不同。传统的做法是以规劝为主,莎翁的做法是以威胁为主。但都是为了达到永恒而使用的不同办法。同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还存在着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第三大主题,即“人生无常”。而这一点,则是以往的莎学批评家没有注意到的。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第六六首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颗明珠。名诗名译,各有千秋;直译意译,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7.
自出版之日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就以其艺术成就和作为了解诗圣内心世界的材料,散发着持久的魅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包括柏拉图式的爱情观、传统意象的运用、以及对时间问题的关注,在内容和修辞上达到传统与创新的精湛结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多次出现季节意象的特点,可发现其季节使用模式包括:单一季节模式、双季节交替模式、三季节交替模式以及四季交替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诗行为例,依据诗中体现出的莎翁情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时空观,对这些模式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王尔德研究中,人们至今尚未注意到王尔德对莎士比亚的浓厚兴趣。王尔德不仅对莎士比亚的创作谙熟于心,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剧作,谈论莎剧中的人物,而且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得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王尔德对莎士比亚的兴趣与研究,隐含着王尔德的文学旨趣、美学追求乃至内心隐秘,为解读王尔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诗人,他创作的十四行诗语言运用巧妙、韵律节奏优美,对世界各地的读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其中,第29首十四行诗运用奇特构思、惊人妙语真实地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变化历程,吸引了中国众多翻译名家对其进行汉译尝试,有4种汉译本颇具代表性。通过对这4种语言各具风格,韵律各含特色的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向先辈时贤的研究心血致敬的同时,尝试探寻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译文,以期为今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汉译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并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体现诗歌的主题."眼睛"作为人体器官,属于人体词的基本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统计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体词是"眼睛".分析"眼睛"意象所涉及的七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传达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诗歌意象和修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借植物表达较为抽象、不易言表的情感;《诗经·国风》中也包含大量植物隐喻,借以表达诗人的情感世界。隐喻的本质是认知,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莎翁十四行诗与《诗经·国风》中的植物隐喻归为三个大类,即“爱情花”隐喻、“野草”隐喻和独有植物隐喻,分析中西方植物隐喻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虽然两部作品选择不同植物对同一目标域进行映射,但不同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蕴含,形成隐喻连贯,由于人类身体体验,即认识事物的顺序与体认特征具有相似性,因此读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诗歌的蕴意。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戏剧不是—般意义上的法律文献,剧中也鲜有早期现代英国的法律、法令,但剧作家却在更深层面上思考了法律与自然、理性、自由、权利,乃至民主与道德等重大命题.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人公如勃鲁托斯、安哲鲁、夏洛克、鲍西娅等无不面临着西方法律文明至今仍无法完美解决的两难困境,他们的迷茫和困惑既带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也是人类共同命运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4.
当传统教育理论中的主体—客体两极化模式转变为交往中的主体与作为中介的客体的辩证的互动模式,即主体—客体—主体模式时,教学主体开始了从单一形式向交往实践观中的复合形式的转向。与此同时,教学客体也要相应地发生转变,但受到自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教学客体呈现为文本客体和关系客体两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诗歌的模糊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模糊美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主题模糊三个方面。从语义模糊方面来看,该诗选择“lovely, temperate, short, hot”等形容词和“I”,“thee”,“this”等指示代词,使其蕴含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呈现出开放的审美意境;从意象模糊方面来看,该诗将夏天、花朵、太阳、死亡等孤立、单一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虚实相生,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该诗的意境,充分挖掘并体验其模糊美;语义模糊和意象模糊又决定了该诗题旨的不确定性和流变性,赋予其主题以多元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处女作《蚀》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揭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灵魂深处苦闷与放纵、折磨与抗争的矛盾,剖析其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从人性的视角对《蚀》进行一种全新的诠释,进而佐证茅盾在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历史进程中,将中西异质文化批判继承并有机融通,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中期的悲剧一方面描绘了"恶欲践踏仁厚"的现实,另一方面又以宽厚、仁慈、博爱作为映照是非善恶之明镜,在道义上鞭挞邪恶.晚期的传奇剧更是在仁慈、宽厚、节制、博爱等基督式的宽广与深沉中表现了对人类的理想与希望.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比以往我国学界所理解的要丰富得多.莎士比亚的创作把中世纪时代的"旧人"和文艺复兴早期的"新人"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18.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 ,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 ,水乳交融 ,基督教文化在剔除了极端的禁欲主义成分后显示出自然人性的活泼与亮丽。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 ,又仰望上帝的恩典 ,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中期的悲剧一方面描绘了“恶欲践踏仁厚”的现实 ,另一方面又以宽厚、仁慈、博爱作为映照是非善恶之明镜 ,在道义上鞭挞邪恶。晚期的传奇剧更是在仁慈、宽厚、节制、博爱等基督式的宽广与深沉中表现了对人类的理想与希望。莎士比亚的创作集中表现了世俗人本传统与宗教人本传统的融合 ,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比以往我国学界所理解的要丰富得多。莎士比亚的创作把中世纪时代的“旧人”和文艺复兴早期的“新人”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19.
对篮球运动本质观点进行述评,以辨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为理论基础,提出篮球运动是以参与者(人)的时空感、时空控制能力和时空利用能力等为基础,进行时空控制与时空利用下的比准的体育项目的新观点,以引学术之争鸣,促篮球运动理论研究之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并不等于空想主义 ,批判反思、追求至善、超越性 ,是其要旨。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是人的特质之一。恰当地张扬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可以有效地抑制工具理性、实利主义滥觞 ,促进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