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就个体与群体而言,个体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进而从形式上加以维系而构成群体。个体之间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合作,是实现群体社会职能的必要条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就群体的构成及其社会职能的实现这两方面来说,个体及个体间的合作对于群体有着重要意义。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讲,当个体与群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时,个体价值的实现会因“群体的一致性”而得到最大化。但在现实社会中,个体与群体往往存在着“目标差异”,即二者的价值目标不相一致。这说明因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会对群体的价值产生负效应。所以研究群…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行为目标的复杂。多元性。在国有企业的多元复合目标体系中包含着一系列矛盾,只有深入分析和认识这些矛盾,才能找到更为切实有效的改革途径。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国有企业是由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构成的联合体。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是以所有者行为目标为基础而构成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行为目标体系。1、国有企业所有者行为目标国有企业行为目标之所以不完全同于一般企业行为目标,主要是国有企业所有者的特殊性决定的。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不是单个、具体的个体,而是在全国范围内由个体联合起来的群体或阶…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者是主导性主体,决定着学生管理的根本方向;大学生及其组织是受动性主体,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和依存性。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实现学生个体成功社会化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该目标,高校管理者应该直面当前自主管理过程中大学生群体的依赖性和大学生组织的依存性,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在学生组织的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上适度放权,在学生群体自主意识上加强培育和引导。通过积极吸纳大学生及其组织广泛参与学校多方面的管理,构建既有利于大学生自主管理,又有利于高校整体发展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仅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试作粗浅分析。1 “根本利益”包括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 ,以个体利益取代群体利益 ,或以群体利益取代个体利益 ,都是片面的不完全的 ,因而也是错误的。根本利益又是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综合与概括 ,不可以只讲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也不可以只讲长远利益不顾眼前利益。既要有现实的目标 ,又要有理想的追求。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辩证统一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2 根本利益是动态范畴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  相似文献   

5.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体,人有个体和群体之分,有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个体主体是构成群体主体的基础,群体主体是个体主体的有机组合,是个体主体的提升和发展。这种提升和发展本质上就要求个体主体实现社会化,而这一过程体现了社会对个体活动的规定性和制约性。  相似文献   

6.
<正> (一) 行政领导班子机制的优化包括个体优化和群体优化两个层次,个体优化是群体优化的前提和基础,群体优化是个体优化得以实现的保证。在实际领导工作中,群体优化往往比个体优化更为重要,而群体优化又靠有效的组织机制来保证。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机制优化是领导工作的客观要求,它既是一个现实目标,又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行政领导班子的组织机制是委任制,即由上一级行政领导机关或同  相似文献   

7.
财务管理是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和监督运营的手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如果不从根本上把握公司法人治理的内在逻辑,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在其架构下运行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领导群体结构,是指两个及其以上领导人才个体按照一定的序列和比例的组合,是领导群体的年龄、知识、专业、智能、气质等诸要素的动态综合体.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是实现科学领导、发挥整体功能的重要手段.优化结构的领导群体应该是互补益、相协调、自适应、多功能、高效能的有机体.实现群体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注重个体品德培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先秦儒家为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提供的价值目标是理想人格,而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又是由仁、义、礼、智、孝悌等基本道德规范所规定的。理想人格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首先基于道德教育所达到的个体道德自觉,同时又离不开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并外化为惯常道德行为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57-162
现代社会,企业改变了社会交往中的主体形态,成为主要的风险源,侵权法将多种责任风险分配给企业。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机制,保险变个体应对风险为群体共同承担风险,使那些不分散风险就很难存续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责任保险成为企业化解各种责任风险的主要形式。对于企业大规模侵权活动,损害赔偿基金能实现救济受害人、化解企业责任风险和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目标。在许多企业责任领域,公法尤其是行政法以行政命令、安全监察、税收负担等形式是更高效的风险预防手段,与典型的私法分散风险形式构成了多制度协同作用的责任风险化解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认为市场只是实现效率的场所,而对于公平则显得无能为力,由此引致了政府对于收入分配的广泛干预.其实,市场既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公平分配的有效手段.政府以平均收入为导向的调控政策在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福利状况的同时,却降低了高收入群体的福利状况;政府的收入调控对社会福利的总体影响取决于政府的福利评价标准以及个体福利函数的特点,因而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就总体而言,政府调控将减少社会的资本积累,进而减少下一代的初始禀赋,因此,从长期看,可能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的制定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个体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个人来说是个体目标的设计,对组织来说,是帮助从业者找到个人目标和组织发展机会的结合点,特别是为初次就业者提供心理上的满足,优化配置组织的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设计的本质就是基于组织价值基础上的个人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个体评价活动向民众评价活动转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对民众表达意见的“无机方式”的两重性作了深刻的分析。个体评价活动是民众评价活动的细胞。由于趋利避害是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则,因此民众评价尤其需要传递有关价值关系的信息。在人际传播中,传出和接收互为因果、相互过渡和转化,从而在复杂的网络中实现个体评价活动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评价活动实现着多层次的客观化和主观化过程,从而使得评价活动的个体主体向群体主体转化、个体内容向群体内容转化。体现群体主体的民众评价活动,就在众多个体评价活动及其传播的互动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区间范围在扩大,但整体规模小、比重低、稳定性较差,尚未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且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有加深的趋势。中等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与职业分布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性,受教育水平城镇以大专以上为主,农村以初中为主;工作类型城镇以国有单位、个体和私营单位为主,农村以个体和私营单位为主;职业类型城镇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农村以技术运用和服务为主。扩大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提升下中等收入群体,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提升上中等收入群体,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最终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也需要居民个人不断提升自己获得高收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和谐的变化发展性、内在统一性与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论证和谐教育理念下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体高尚人格 ,实现教育目标要遵循科学性、主体性、协调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党全民族共同为之奋斗的十分复杂非常宏大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构建新型的社会凝聚机制.社会凝聚机制是社会的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在理想、目标、利益等追求要素一致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吸引和社会聚合机制,它包括党与社会群体、党与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社会个体与社会个体四个层面.党只有全力构建这一机制,才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一词在刚进入汉语语境时就产生了裂变,成为两种暗含冲突的范畴:“个体自由”与“群体自由”。而前者是应该服务或服从后者的。这一改变对新文学影响深远。鲁迅则自始至终强调个人的自由与独立,不随声附和他人的意见。虽然在接受了钱玄同的鼓动之后,他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后来又加入了“左联”。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自由,坚持在“群体自由”的名目下不能取消“个体自由”,体现了自己“骨头最硬”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稳定货币和稳定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需要一个可直接操作的金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问目标。为了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实现货币稳定,应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另外,中央银行还需要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如存款准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政府进行公共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政府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过程中会受到政府风险管理资源不足的条件约束.因此,必须考虑如何突破政府公共风险管理资源不足的约束,利用市场组织及个体资源参与公共风险管理,与政府资源共同协作突破公共风险管理资源约束,尽可能实现公共风险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存的同心主义就是指“自己活着,也要让别人活着”的生存理念。人是物质人生和精神人生的统一体,物质人生尤其是精神人生使生存的同心主义成为必要和可能。在社会生活中,精神人生的实质性问题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为己与为人的关系问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人性的教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生存的同心主义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