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绝句的体裁来源于汉魏乐府民歌。明胡应麟说:“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古,杂见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句实所从来。七言短歌始于陔下,梁陈以降,作者坌然。”关于五言绝句的起源,胡氏的说法不为无据。但是七言绝句的起源,则众说纷纭,胡氏谓七绝起源于《陔下》,但《陔下歌》每句都有一个助词“兮”字,实际上是一首六言诗,而非七言短歌。王夫之《姜斋诗  相似文献   

2.
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一生赋诗四十多年,吟咏颇多,但她留下的诗篇,在宋洪迈编选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只有七十二首,这说明薛涛的诗篇,到宋代已散失很多了。明万历年间,成都洗墨池书房,根据扬升庵家藏,刻有《薛涛诗》一卷,所集之诗未出《万首唐人绝句》范围。明胡震亨编《唐音统签》,收薛涛诗于其中,题名《洪度集》。此集据洗墨池本,却删去了《十离诗》以及《秋夜》、《落花》等伪诗,补入了后来发现的《西岩》、《江月楼》两诗。  相似文献   

3.
含蓄蕴藉写宫怨--王昌龄宫怨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绝圣手”王昌龄现存诗歌 170余首 ,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 ,令后人推崇备至。明代杨升庵称 :“龙标绝句无一篇不佳。”其中以宫怨为题材的诗作在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这样评价他的宫怨诗 :“深情幽怨 ,意旨微茫 ,令人测之无端 ,玩之无尽 ,谓之唐人《骚》语可。”王昌龄缠绵细腻、婉转委曲的宫怨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成功的。王昌龄的宫怨诗 ,洗尽了南朝宫体诗的铅华 ,绝无浮靡轻艳的色情成分。他不是庸俗低级地描写女色 ,而是以含蓄蕴藉的手法 ,深刻揭露宫廷生活的黑暗 ,反映被…  相似文献   

4.
刘永济的《唐人绝句精华》编选于1959至1963年间.就学术宗旨而言,刘永济认为,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王士祯所编选的《唐人万首绝句选》,其不足显而易见,《唐人绝句精华》就是为了弥补其不足而编选的.《唐人绝句精华》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刘永济对清代神韵说在诗学发展脉络中的地位及诗学背后的社会人生境况做了言简意赅的阐释;所选唐人绝句兼顾了具有神韵美感的诗和虽不符合神韵旨趣但却有其独特长处的作品,例如杜甫、杜荀鹤的许多绝句;刘永济的“释”即作品解读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所选作品,而且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许多层面.  相似文献   

5.
明代高棅选编《唐诗品汇》,录韦庄诗二十三首。将其与《才调集》《万首唐人绝句》《唐诗鼓吹》《全唐诗》等比勘,发现若干异文,惜前贤时俊多罗列异同而鲜加是非优劣之按断,故文章从其涉及之史地因革、名物制度、文字演变、音韵发展等方面考量,分析异文之间的是非优劣。  相似文献   

6.
“龙城飞将”一词出自王昌龄《出塞》一诗。全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是盛唐写边塞诗的著名诗人。他最擅长于以七言绝句这一诗歌形式写诗,赢得当时“诗家天子”(一作“诗家夫子”)之称号。有唐一代,只有李白的七绝堪与之伯仲。卢世璀《紫房馀论》说:“天生太白,少伯(昌龄字)主绝句之席,勿论有唐三百年两人为政,亘古今来,无复有骖乘者矣。”王昌龄七绝诗”善于用含蓄凝重的语言,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意旨遥深,尺幅千里,蕴味无穷。他的这首《出塞》诗,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一首只有二十多字的绝句中,要表达丰富的内容,抒发激越的感情,能真正做到“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唐人绝句中的不少佳作,确实达到了“涵括一切,笼罩万有,着墨不多,而蓄意无尽”(陶明濬:《诗说杂记》)  相似文献   

8.
七言绝句是唐代诗歌中的新兴诗体,正是唐代诗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这种诗体推向了艺术高峰,显示出巨大的艺术功能。而李白,还有王昌龄,在这种新诗体的建设中,发挥了拓荒者、开创者的作用。 王闿运云:“七言绝句,和乐皆五句,盖仿于《淋池》、《招商》。其平仄相间,唯作四句,则始于汤惠休《秋思引》。自是以后,盛于唐代,有美必臻,别为一体。而工之至难,一字未安,全章皆顿。”(《湘绮楼说诗》)王士祯云:“七言绝句,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检《全唐诗》,王、李以前七、八十年间,所载七绝不到一百三十首  相似文献   

9.
中唐诗人白居易,是唐代一位高产诗人,同时也是七言绝句创作最多的一位诗人。在他今存三千八百余首诗中,七言绝句就有将近七百首。一生创作这么多的七言绝句,不仅在他自己全部诗歌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数量之多也居唐代诗人之首。但是,他的七言绝句在人们心目中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在一些有影响的唐诗选本中,白居易的七言绝句能够入选的却寥寥无几。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选了六首,入选数居唐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一位小说名家,但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文学生涯,既始于诗的创作,也终于诗的创作,可以说是诗陪伴了他飘零的一生。郁达夫作诗,虽缘于他的性情与兴趣,但更多地却是缘于他对诗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在诗学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与深入的研究,对历来的诗坛风气与诗人创作往往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而这些见解除表现于他的一些诗学专论以及散文、书信之外,还通过七言绝句的形式来加以阐明,《论诗绝句寄浪华》(五首)、《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仿渔洋例成诗八首录七》两组诗,是他以绝句论诗的代表。以绝句的形式来论诗,风…  相似文献   

11.
宋人曾季貍在《艇斋诗话》中曾说:“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在宋代诗人中,王安石的七绝小诗,也确实是数一数二的。清人张景星等人的《宋诗别裁集》,于王安石名下的各体中,选得最多的是七绝,共十三首。近人陈石遗的《宋诗精华录》,入选王诗三十四首,绝句占之七、八。程千帆、沈祖棻两先生在《古诗今选》中则多入选安石之五绝,并评论说:“王安石可以说是王维以后五言绝句写得最好的诗人,但人们往往注意他那  相似文献   

12.
“唐人选唐诗”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史论著选评唐诗的得失。“唐人选唐诗”与文学史著作选评李杜诗异同情况:两者都重视李白乐府与歌行;后者重视李白绝句,前者不重视;《才调集》突出了李诗题材“近俗”的特征,文学史著作则忽略了。两者都推重杜律;诗史类作品不被前者所重视,为后者所重视。皇甫冉《巫山高》和祖咏《苏氏别业》为“唐人选唐诗”重视,不为文学史论著关注。王维山水田园诗应该进入文学史,但编撰者有偏爱之嫌;王翰的《凉州词》进入文学史著作的方式以及是否应该进入文学史著作,都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全唐诗》所录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中,王之涣仪有六首传世。对子一个当时其诗就“传平乐章,布在人口”的著名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然而他的《登鹳雀楼》却卓异特立,使他英名永垂。语言的朴素,构思的精巧,对仗的工整,使这首短诗众口皆碑。于是,在众多的唐人登楼之作中,这首似乎浅显易懂的佳作就传诵百世了。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沈氏并没有明确地指出他的“前瞻”是向东还是向西,于是他的疏忽  相似文献   

14.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原注: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世传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为《江南逢李龟年》。清代孙洙(蘅塘退士)把这首诗选入《唐诗三百首》,旁批云:“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黄生云:“此诗与《剑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沈德潜云:“含意未申,有案无断。”亦重其著意于言外。这首七绝一向脍炙人口。首二句追忆在名王巨卿间的胜会,三句点出相逢的地点,结句  相似文献   

15.
唐贤张说因"守正"而"见逐"钦州。在滞留岭南的一年多里,于各地颇多吟咏。《唐诗品汇》只收录7首,但已能证明我国盛唐时代即领有南海主权,广州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今以此7首诗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等比勘,发现异文若干,并从史地沿革、名物更改、文字发展、音韵变化诸方面加以校释。  相似文献   

16.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一千多年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郭绍虞先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一书,比观众说,分类排比,详加按语,集其大成,诸家引用,多以此为准。马茂元先生作《论戏为六绝句》及《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述了《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说它“是一篇杜甫的论诗之纲”。就《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加以推敲,自认为诸说皆有不当之处,略表已见,就正于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17.
唐代有两首《登鹳雀楼》诗 ,其中“白日依山尽”这一首是颇负盛名之作。此诗唐人选编的《国秀集》题为“登楼”,据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沈括《梦溪笔谈》,知所登者为鹳雀楼 ,补“鹳雀”二字。雀 ,通鹊。殷尧藩《和赵相光登鹳鹊楼》诗自注 :“楼在河中府 ,前瞻中条 ,下瞰黄河。”唐蒲州 ,开元八年改为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县。这首诗长期以来误作王之涣的名作。诗最早见于《国秀集》,作者为朱斌 ,不是王之涣。《国秀集》成书于唐玄宗天宝三年 (744) ,芮挺章选录 ,楼颖作序。书中同时选有芮挺章楼颖两人自己和朱斌王之涣的作品。书中入选作者…  相似文献   

18.
唐人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体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的高度艺术成就,是许多诗人长期艺术劳动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少数优秀诗人的突出贡献分不开的。因而一提到唐人七绝,我们不仅会联想到那些泠泠盈耳的动人名篇,而且还会自然地联想起那些以七绝名家的诗人:王昌龄、李白、李益、杜牧、李商隐,等等。历来对李益有不少赞誉,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这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而《夜上受降城闻笛》又一向被认为是李益七绝中的最佳之作。明人王世贞在《艺苑巵言》中说:“《回乐峰》一章(按,即指《夜上受降城闻笛》),何必王龙标(王昌龄)、李供奉(李白)!”可谓极尽推许之能事。所以,欣赏研究唐人的七绝,就人而论不可忘了李益,就诗来说不可放过了这首久享盛誉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原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清末民初的白族批评家赵蕃,其文学批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该组“论诗诗”运用“历史批评”、“知人论世”、“意象化批评”三种批评方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较多创新,体现了自己的特色,是白族古代文学批评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20.
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他的七绝诗尤为后人称道,杨慎沦唐人绝句时说:“擅场则王江宁,骖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这种评论是比较公允的。杜牧的七绝诗好在哪里,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以“远韵远神”概括,未免笼统、含糊。杜牧七绝的艺术性,值得进一步探讨。杜牧的七绝诗,就其内容可分为咏史和写景抒情两大类。他的咏史诗,善用翻案法,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见解独特。杜牧少有大志,注说兵书,向往贞观之治,这首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