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反腐战争"进入关键阶段迄今为止,习近平政府在反腐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反腐运动的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这场战争远未取得胜利。实际上,它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习近平面临的一个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使反腐运动持续下去。迄今为止,这场运动一直是自上而下发动的,属于典型的集中模式。继续这样的运动,成本会越来越高,而效果会越来越小(因为地方官员将很快懂得如何适应)。实行法治,以及借助媒体和公民社会的力量,这是能够为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2.
政治     
《领导文萃》2014,(12):133-133
中国“反腐战争”进入关键阶段迄今为止。习近平政府在反腐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反腐运动的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这场战争远未取得胜利。实际上,它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习近平面临的一个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使反腐运动持续下去。迄今为止,这场运动一直是自上而下发动的,属于典型的集中模式。继续这样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如何,这场反腐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系统性最强的活动,它已经改变了政府官员做事的方式,官员的腐败将大为减少。现在人人都知道,腐败——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在中国是个严重的问题。习主席就任后认识到,腐败威胁到整个政治体制的稳定,因而将反腐当作政府的首要任务。这种担心过去的政治领导人也表露过。值得问一下的是中  相似文献   

4.
外刊外报     
正中国反腐风暴迫使官员"抛房"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8日政府"限宴令"已经使中国餐饮服务业受到冲击,而如今反腐开始波及经济的另一个领域,害怕受到政府审查的官员正在抛售房产。反腐给整个房地产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全国性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5.
外刊外报     
正窃贼专偷贪官现象发人深思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11日河南省警方破获了一个专门偷盗腐败官员的团伙。这些小偷经过缜密的计划和踩点,决定对腐败官员下手,因为知道他们的钱来路不明,因此不敢报案。这些被盗官员生怕在反腐运动中引起注意,所以只能"哑巴吃黄连"。中国民众环保觉醒促决策更透明  相似文献   

6.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4,(26):10-10
正中共"打虎灭蝇"呈常态化英国广播公司6月27日万庆良的突然落马,与近来其他著名的反腐调查案不同。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高官陆续被调查、落马,有观点认为,历时一年半的反贪反腐运动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二波打虎灭蝇与前一阶段最明显的差别或许是反腐的"常态化"。中国高尔夫球场"非法却繁荣"美国《彭博商业周刊》6月25日高尔夫球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晴雨表,但它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笨拙而艰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几年,媒体上关于公务员辞职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中央机关和地方官员纷纷进入企业工作,舆论分析中国已出现新的官员"下海潮"。中国社会目前是否真的出现了官员"下海潮"?这些陆续辞职或者下海的官员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反腐导致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值得深入了解分析。社会背景加个人选择的双重原因自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实行了严格的八项规定和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新视野     
<正>反腐高压下的地方主义式微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意的分别是反腐和经济增速放缓。有极端观点甚至认为,反腐加剧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之间有着一定关系。我们当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但无可否认,现在确实有一些地方官员  相似文献   

9.
正姚木根落马证明官员财产申报信息运用得当,就可发挥应有的反腐威力。中国民众素来不缺参与反腐败的热情与决心,只要善用民意的监督触角,就可以发挥财产申报的重要作用。中纪委已经建立了面向社会的网上举报平台和反腐信息发布平台,完全可以从中发现线索,与官员的申报信息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0.
刘韶华 《决策探索》2011,(16):32-32
腐败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阶段,能否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提出,第一次从理论上结束了把腐败现象看作是一种思想作风问题或阶级斗争表现的历史,推动了中国反腐败斗争从清官反腐、重典反腐、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的重大转变,使中国的政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峰会作出影响深远的中国减排承诺。他借鉴反腐经验,组建"绿色团队",即由环境专家组成督察组,对全国各地进行随机检查,以确保地方官员落实政策。为了鼓励官员落实政策,中国还改变了地方官员晋升的标准,把贯彻环境改革作为政府内升迁的一项关键考虑因素。此  相似文献   

12.
因网络反腐而下马的官员所能警醒世人的无非是贪赃枉法必然要承受法律的制裁,起因可能是网民监督,利用网络进行权力的博弈,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网络政治的一种体现。如今,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模式,网络反腐又是怎样让政治腐败犯罪当事人落马的呢?其过程又是如何?本文试图以"杨达才案"为个案进行"过程—事件"的叙事与分析。研究得出,这样一场"无声的革命",背后却是"网络举报—媒体关注或网友转播—制度惩治"的一条反腐路径,且与以往的反腐体系(运动反腐1+权力反腐+制度反腐)比较来看,已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四维一体"(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网络反腐)的反腐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0,(7):12-14
<正>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国际上一直被称为"阳光法案",甚至被称之为"终极反腐制度"。中国自1988年提出这项立法动议一直到2009年,20多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十八大至今已超两年时间,本届中央纪委的工作也接近半程,特殊的时间节点也赋予了此次全会更多"承前启后"的意义。如何总结判断当前反腐形势?如何规划新一年的反腐败工作?本次会议看点颇多。2014年,中国反腐规模、深度、密集程度以及廉政法治探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反腐事实上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应当说,当前中国反腐正处于一个深水期,在这一特殊阶段,反腐越向前推进,遇到的  相似文献   

15.
纪委从对问题官员实施“双规”到“请喝茶”的过程.实质上透露出中国反腐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4):10-10
随着中国新领导人加大反腐力度,数以千计的中共官员开始恐慌性抛售自己的非法房产,同时将巨额资金秘密转移到海外。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新方式,得到了民众越来越多的支持。在2010年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中,网络舆论监督被称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互联网上也不断掀起反腐热,周久耕、雷政富、周锡开等一大批官员均在网络举报后落马,而刘铁男则成为被微博实  相似文献   

18.
外刊外报     
正"小官巨腐"凸显地方官员腐败严重香港《南华早报》11月13日河北省一名腐败官员被查家中藏有1.2亿元现金、37公斤黄金,并拥有68套房产。这名官员和另外230多名官员的腐败案件凸显地方严重程度。河北省政府承诺加强反腐行动,尤其是加大对主管土地、城建等领域官员的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下,在太多的晋官眼中,反腐依然是他们最敏感的话题。因此,在联系采访时,大多的官员依然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或把皮球踢给上级。有的官员好不容易答应接受采访,但是不久又连发多条短信,以"山西官场的特殊性"为由婉拒采访。毫无疑问,山西官场的重建之路仍任重道远,不过从反腐目标、选官模式的变化等角度讲,三晋大地的反腐之路正在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秘书之友》2014,(6):48-48
郑毅在《领导科学》2014年第11期《论网络反腐过程中的官员名誉权保护》一文中指出,官员既不能随意以名誉权被侵害而采取措施打击和压制公民进行网络监督,同时,以侵害官员名誉权为目的的网络监督也不是法律所鼓励的反腐行为。一、官员名誉权与监督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