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从道德的角度探讨政治哲学的主题,从而将政治和伦理融为一体。卢梭的政治哲学建立在他关于人的肉体本性和灵魂本性的双重设定上,认为人区别于生物的特点正在于人的灵魂本性使之趋向崇高,卢梭由此将设置政府的目的看作是成就好人,并建立符合人性的社会生活。卢梭政治哲学具内在矛盾,面临着实践难题,由此,必须关注其政治与伦理、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有其内在逻辑脉络和基本理论形态.在人类对政治事物追索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构成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题中之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本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治哲学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对于政治哲学学科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则是言人人殊.在择要综述中外有关政治哲学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尝试提出新的定义,即政治哲学是对于政治权力来源、政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理想社会等核心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一门学问,它涉及的对象有国家的起源与组成原则、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想的国家制度及制度的根基等问题.在此新的定义下,我们可以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关键问题,即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权力来源于人民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以此核心问题为基础,本文综合马、中、西的政治哲学思想资源,提出了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哲学与政治、行动、自由、公共领域、革命、极权主义、平庸之恶、现代性及马克思思想等问题的独特阐释之中.而贯穿其中的,始终是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关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为当代政治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也有教训,其经验教训蕴涵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向演变中.从路向演进的方面看,6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了六个方面的变化,内含着三个重要的理念转换.六个变化是:由"意识形态化哲学"走向"科学性哲学",由"相对注重本质与定性思维的哲学"走向"也注重功能与价值的哲学",由"注重书本理论逻辑的理论哲学"走向"注重现实生活世界逻辑的生活哲学",由"一元模式哲学"走向"多样个性哲学",由"注重把传统教科书当教条的教科书哲学"走向"注重从文本解读中挖掘本真精神、基本价值的文本哲学",由"谈人色变哲学"走向"以人为本哲学".三个理念是:"书本逻辑导向--现实问题导向"、"哲学与政治关系之现代重构"、"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之现代重构".从语言分析的视角看,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中国政治、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典命题,不同政治哲学的人性规定决定其独特的理论品格。认为人性善的思想家通过道德召唤来完善个人的政治生活;认为人性恶的思想家以法治与规则保障政治生活的有序展开。出于对人性善恶之社会功能的权衡,西方政治哲学家通过建构政治制度来“抑恶扬善”,其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达到相当高的抽象水平,却脱离“现实的个人”与现实政治状况,马克思政治哲学以此为重要思想资源并以“改变世界”的“现实的运动”完成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现实超越。  相似文献   

7.
吴楠  朱虹 《北方论丛》2008,4(2):118-121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是马克思区别于其他现代性理论的核心。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这种关系切入现代性理论,一方面深化了政治哲学的研究,另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现代性理论。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背景和主题是人与社会的分离,其核心内容为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民社会的方法论批判,第二阶段为市民社会的实证性批判,第三阶段为市民社会的现象学批判。现代性问题的最终解决是实现共产主义,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政治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它在中国的兴起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体现在政治哲学概念的错综复杂中,对于政治哲学概念的界定就存在着五种关系:政治哲学包含于哲学,政治哲学包含于政治学,政治哲学是哲学与政治学的交叉,政治哲学同政治学、哲学是全异关系,政治哲学同政治思想的全同关系。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还得益于政治哲学的使命,政治哲学要追求的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政治哲学要追求的一般规律以及政治哲学对人与政治关系的关注,这些都使得政治哲学需要完成从书斋里的沉思走向实践着的人世间,而政治哲学的反思功能、对策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都正好满足了这一点。政治哲学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中心已经具备条件,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已然到来。  相似文献   

9.
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哲学复兴的学术意义在于重建哲学与现实的公共生活的关系,其现实意义则在于分析和应对全球化时代日益复杂严峻的社会政治问题。当代西方的政治哲学总体上仍然只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较量对决,而且有意舍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或使之边缘化。实际上,作为具有自身历史存在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不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及其社会文化的总体性问题,而且对非西方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分析批判意义;对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分析批判,也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所强调的阶级分析方法与立场及其人类解放论,仍然是当下时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0.
臧峰宇 《学术月刊》2012,(12):46-51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使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拓展深化,日益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文化自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文化思路具有学术深度和现实力度,这种思路为政治哲学的现实阐释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呈现出中国日常生活的历史事实。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无从谈起;忽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展开只能是一厢情愿。深入解读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及其文化语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寻找思想的力量,在政治哲学的学术阐释中提升中国形象的文化内涵,于公平正义的现实诉求中深化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主题,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1.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生态政治、生活政治、政党政治和国际关系政治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论述,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评论吉登斯的政治哲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述:(1)通过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的比较,揭示了吉登斯政治哲学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区别,尤其是其生活政治理论,旨在对线性历史、解放政治进行修缮;(2)通过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比较,指明了其理论立场的阶级本质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同构,揭示了吉登斯政治的"中左"性质;(3)通过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立场的比较,揭示了吉登斯政治哲学的"建设性"要求,其政治理论的主要目的和价值在于"建设","破坏"必须与"建设"相统一.总之,本文给出的基本评价线路是:吉登斯政治哲学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批评的结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内在深化的结果,是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反向超越的结果,是后现代状况下的一种建设性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思想中,阿伦特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理解独树一帜。她认为,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的歪曲,由此发展出来的政治哲学是一种“非本真的”政治哲学。而这一歪曲源自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阿伦特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调和这一政治思考主题的论述,展现出其独特的政治哲学运思和其别具一格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始于世纪之交。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主要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性政治哲学到主要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政治哲学的转变。这一转变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关于政治哲学一般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政治哲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和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兴起原因的阐释;第二个层面是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之发展趋向的研究,如关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等问题的研究;第三个层面则是基于中国经验对于政治哲学中重要问题的研究,如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研究,关于政治哲学中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虽然有待深化,但已展现出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现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体系的前景来。  相似文献   

14.
理欲关系问题,是伦理政治原则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围绕着理欲问题,展开过长期的论争。生活在北宋中叶的程颢和程颐,在总结前人讨论的基础上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理欲关系问题,并且将理欲观与天理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伦理道德哲学的核心环节。他们的“天理人欲”之辨,在宋明理学中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政治哲学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应然性判断,它所关注的是政治的道德层面。如何使社会政治生活来得正当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在最抽象的层次上理解社会政治生活是政治哲学的基本属性。自哲学产生之日起,政治哲学便处于哲学的核心地带。尽管近代以来的政治学是在与伦理学分家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但是,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政治哲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锐 《理论界》2010,(12):100-102
政治合法性问题(政治自新)可以说是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类政治生活的一个核心主题。在20世纪70年代文化哲学逐渐成为一门探讨人类生存方式的学科门类的同时,以其独特视角来审视政治合法性问题也日渐成为一股新的思想潮流和研究路向。本文循着文化哲学的思路,从政治模式、政治危机、政治反思、政治转型等四个阶段探讨了政治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理想性与可行性是政治哲学的两个核心特征,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就决定了政治理论的结构和内容构成。一种完备的政治理论应呈现为三元结构,一是理想理论;二是理想理论如何关联于特定社会或共同体的具体社会境况;三是理想理论与特定社会或共同体对同一政治哲学论题之理解的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8.
政治哲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从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高度对社会政治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把握。从其研究的方法上看,政治哲学是把政治生活纳入到整个社会生活系统之中,着重揭示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整体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本质关系。政治哲学对政治实践活动具有宏观指导功能,对政治思想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研究具有方法论功能,对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具有评价功能。研究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当代政治哲学,对我国政治生活的进步及其政治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对话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因为对生活与现实的关怀始终是当今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各种应用哲学都高呼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的口号.就其本质而言,“生活世界的理论”就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认为离开了人,无所谓生活世界可言.本·阿格认为,生活世界之外没有理论,唯有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形成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政治斗争社会经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从这一理论立场出发展开对肯定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倡导文化研究回归政治,开启了两种“生活世界理论”的当代对话.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统政治哲学以二元对立的理论方式探讨政治理想与现实生活,这造成了追求正义的政治理想只是在思想世界中构建,而不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的理论困境。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立足于"实践"之上,破解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这一理论难题,它提出通过改变社会现实来实现政治理想。政治理想的价值诉求是"正义","正义"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正义论立足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论证了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根本差别,提出实质正义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建立自由人共同体才能实现。从社会体制本身寻求实质正义的可行性道路,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对以往政治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