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精髓。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界更加重视和投入到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纵观这些成果,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和谐”及其相关范畴的内涵进行追溯和剖析;第二,对不同学科、学派、学者的“和谐”思想进行比对和综合;第三,对传统和谐文化进行反思和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精神文明论、先进文化论、文化国力论、文化产业论、和谐文化论和以人为本论,这一理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它在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传统文化转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直接的统领作用,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特征,中国政治文化及其变迁也表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并将影响和塑造未来中国政治发展。在政治文化结构即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等三重维度上,改革开放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内涵尤其是政策文化的内容,在保持政治文化同质性的同时,也使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明显的政治文化特征。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洗礼,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日益融入更加积极的文化成分和观念要素,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也迫切需要一种与中国政治发展现状相容并能有效促进中国政治持续发展的政治文化。政治发展进程中政治文化的构建要求在已经成功构建的政策文化基础上,构建稳定而明确的体系文化以及均衡的过程文化。理性面对不同传统并从中寻求支持,是政治文化构建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油画民族化,不仅要求中国的油画家要掌握西方的油画技巧,而且要经过消化变成中国民族自己的,使油画有属于本民族的"精气神",这是中国油画家的最高追求。1976-2015的40年间,是中国油画走向多元并富有个性的时期,也是油画民族化探索的关键时期。从社会环境上说,中国近40年来的油画创作已经摆脱为政治、政策服务的工具时期,开始真正自由学习和自主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日益凸显的文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不断上升,为提高全民族妇女素质、促进妇女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国人普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即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崇尚和平的和平主义理念,是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全方位的,既指经济的全球化,又包含着文化的全球化趋势.面对文化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其精华,并赋之以时代内容,进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美"、"和爱"的文化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追求,是中华文明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种软权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以文化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往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文化外交在各国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化外交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理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科动态》2009,(1):20-20
作为教育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的重要成果,《理论之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研究专集》、《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究专集》近期首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之变,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取得了全面进步。中国正以更自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中,这种自尊自信,既包括主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更离不开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新形势下,继承、发扬和转化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服务市场经济与创立和谐文化的正确道路,也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3.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谐”观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包括“天人合一”、“和为贵”、“兼相爱,交相利”等理念,构建和谐世界”是对“和合”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和合”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基础,其对构建和谐世界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其重要内容,而且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尽管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困境。诸如文化体制不够健全,文化建设存在区域失衡,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和谐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文化体稍改革,缩小文化建设区域差距,适度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市场管理及大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为和谐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保持和发扬凝聚和激励人民的强大的精神力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凝聚和激励人民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矛盾。儒家思想中有许多超时代的内容,可以用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经济现代化没有矛盾。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能够有力地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有悠大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中国传统修身文化以人性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严以律己作为主要模式,以道德境界作为理想目标,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在新时代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实践创造中推动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8.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 ,网络文化正在迅速崛起 ,并对我国社会和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本文在概述网络文化在中国的现状和影响的基础上 ,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必要性 ,提出了加强中国的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开封等八个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为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其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河南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的提出,“和谐”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主旋律,本文从词源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和谐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