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中,除了词形和词义的对比,还应该从认知角度,对比词汇在思维深度的异同。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对词汇的形成以及发展有很强的解释力,为对比英汉词汇的异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和基础。这一对比有助于揭示不同民族思维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或翻译的精准程度,使二语习得者在思维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7,(4):125-130
英汉习语源于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文化意义异常丰富。英汉动物习语文化意义存在完全一致、部分一致及完全不一致特征,文章基于动物类习语内涵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揭示英汉习语文化反映的民族性特点,学习和研究英汉习语有助于跨文化教育,促进中国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杨阿娣 《社科纵横》2005,20(6):255-256
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偶合、并行、冲突和空缺。英汉词语国俗语义对比研究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与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考察了认知视阈下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此论证了认知视阈下英汉对比研究及其论文撰写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八大方面论述了该类论文的撰写,最后指出了英汉对比研究及进行该方面论文撰写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毛玲莉  王灵霞 《社科纵横》2006,21(9):171-172
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对英语和汉语语言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外语教学的难点和翻译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也正是这些差异之处。本文在对英汉句子重心及修饰语位置的异同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英汉句子结构的异同,并对产生句子结构差异的英汉民族思维方式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英汉语言差异所产生的原因,掌握这些差异的规律,解决外语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尚武 《社科纵横》2007,22(6):171-172
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两门语言语音系统的差异,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音位音段和超音位音段两个层面上出现的中介语语音石化现象,并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防范语音石化的发生,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9):147-149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借助语言进行表达。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就翻译而言,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转换。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有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本文拟从英汉语的思维方式出发,通过对比分析,探究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高登亮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使用语言的民族不同,因而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用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词类差异的对比 ,探讨词类转换法在英译汉中的必要性 ,并力图通过大量例句 ,系统地分析、归纳词类转换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晶 《社科纵横》2005,20(6):244
本文通过对两部英汉小说及其译本中量词使用情况的系统对比分析,提出英语有着比较完备的量词系统,英汉量词的数量并不存在巨大差异,只是英语中集体量词丰富而汉语中个体量词丰富。同时由于数量表达方式不同,英语中量词出现的频率低于汉语。  相似文献   

11.
谈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英汉颜色词差异程度的不同 ,将基本颜色词分为三大类 :文化伴随意义大同小异 ,文化伴随意义小同大异 ,文化伴随意义完全不同 ,并从功能、起源和使用场合的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的词的语义和语用含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谢银凤 《社科纵横》2005,20(2):224-224
本文从英汉姓名的构成、英汉姓氏的产生、英汉姓氏的数量、英汉姓氏的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英汉姓氏的异同。得出:英汉姓氏在构成、产生、数量上差异很大,而在来源上却有相似之处,地名、父名、职业名称是英汉姓氏的三大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量例证,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指出翻译中的难点在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别较为显著的地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翻译时应注意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以便灵活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及翻译技巧,达到提高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蒋同  钟厚涛 《唐都学刊》2006,22(5):73-77
对中国大陆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隐喻研究进行了宏观审视:文章第一部分从隐喻的概念、隐喻的分类、隐喻的工作机制、语料库的整理、西方隐喻研究史等五个方面对西方隐喻研究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梳理;文章第二部分从对西方单一隐喻理论的评介、对西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隐喻理论的对比研究以及对西方隐喻理论的整合等三个层面,从中国本土的学术立场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了回应;文章第三部分对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和运用隐喻理论对相关问题的解释进行了探讨。最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则简要地点出了目前学界亟待深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晓丹 《学术交流》2003,(7):136-138
对比分析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语言方面和文化方面存在着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差异 ,在语用实践中会避免许多令人不快的尴尬局面。实践表明 ,把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 ,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翻译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对翻译理论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翻译理论、加强英汉对比、增加文化知识导入等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篇思维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从英汉思维方式的角度,运用话语模式的方法对英语和汉语的语篇思维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试图论证,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于:英语的语篇思维模式呈直线性,而汉语的语篇思维模式呈螺旋型,并试图说明,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熟悉英语语篇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所讨论的语篇也包括口头语篇。一、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是从盎格鲁———欧洲文化模式发展而来。用英语进行思维所预期按照的顺序,从根本上来说是帕拉多———亚里斯多德顺序…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极为丰富,其中尤以格式固定,结构稳定的成语为重。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成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本文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成语为例,探讨如何灵活运用英汉成语翻译策略,以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师彦灵 《社科纵横》2005,20(6):251-254
本文在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共通性和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将英汉习语融于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文化导入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同时,作者还就如何将英汉习语融于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5,(12):146-148
专有名词一般被认为是单一实体的表达式,其转化来的普通名词意义不可估量。本文拟从英汉专有名词普通化现象进行简单对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多视角对此现象进行再研究,更进一步认识专有名词泛化,并探索这一现象的理论意义,以期对专有名词的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