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为"思想贯穿于整个道德经之中,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从道法自然的观点出发提出并论述他的"无为"政治主张;认为作为统治者就应当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从而达到"无不为"的结果。"无为"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语境下诠释老子哲学,同时满足了时代发展之"生态转向"和"东方转向"的双重要求。老子哲学所蕴含的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知足知止的生态消费观、冲气为和的生态和谐观、自然无为的生态农法观和贵柔守雌的生态女权观,为当今和谐生存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极具智慧的哲学层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其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自然"的原理是先在的,其功用通过相对性具体性表现出来,既独立于经验又具有经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道法自然"指向万物"法自然",皆以"自然"为本,因此,"人法自然"内在于"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之中."无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其对立面是"人为".老子反对"人为",符合"自然无为"的逻辑,亦是"道法自然"在人类社会的落实.不是人为的强制、干预和设计,而是以"自然"为法的"无为",才是从哲学本体高度上决定人类行动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析“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道的思想体系的主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即守静致虚、柔弱不争、少私寡欲、为而不恃。其本质即道法自然。行“无为”则“无不为”,若行“有为”,则“为者败之”。“无为”的思维模式对解决“天理”与“人欲”矛盾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一个终极性意义的导引。  相似文献   

5.
老子赋予"道"以自然、无为的属性,其"无为"思想蕴含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内在哲理和客观规律,以此为人们确立一种自然无为的行为模式,并试图借助这种行为模式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深刻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真义,对于正确解读自然无为与生态智慧,处理好尊道而为与尊重客观规律,把握为而不恃与价值回归,坚持无为而治与管理创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纠正人们在老子"无为"思想认识上的消极和退缩主义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俊  刘国华 《理论界》2006,(3):91-9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是他“无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精神灵魂。文章分析了“无为”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和结构,清楚地阐述了“无为”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求真、求道两个层面重新审视了老子的人生哲学,认为老子的人生哲学积极有为,分析老子人生哲学之所以评价不高的原因,对老子哲学中“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也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道法自然”是老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结晶.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要求人类体验生成力的神妙,让大自然在自然而然中呈现出自身的真正价值.在当代美学视野中,“道法自然”的思想能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化合,并拓展到对自然内在价值的体认.“道法自然”的思想为后现代哲学与美学,尤其是生态、环境哲学与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老庄通过哲学预设,将"道"确立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本原之道的成立在于道的形上性、超越性与遍在性。"道法自然"的原则中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预设,确立了万物存在的价值正当性。老庄之道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意蕴:由道本原论所衍生的万物平等观是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由"道法自然"所衍生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观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充分尊重。老庄道论所蕴含的生态学意蕴可以作为构建当代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思想更多具有不刻意强求、不逆反规律、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之意.这一思想,揭示的是事物自发演化发展的无目的性、不确定性、随机性的特征,其本质是一种关于非决定论的复杂自组织思想.诸如"无为无不为"、 "道法自然"、 "物偶自生"、 "天地无心"、 "物自独化"、"天道自然、必然,而非当然"等学说都在不同层面上时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刻表述.  相似文献   

11.
老子"无为"思想的主旨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为方法和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为"与"有为"具有高度相关性和辩证统一性,体现为领导过程中的"无为而治".历史上传统文化之间的融通与现实中社会实践的融通,是老子"无为"思想经久不衰、放射光彩的写照.从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角度践行"无为而治"思想,要求当代领导者必须树立亲民为民思想、遵循与时俱进路线、坚持柔弱制胜原则、崇尚不言之教信条.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种姿态或策略,把无为等同于君王用以"愚民"的"南面之术"并不确当;老子不是自然主义者,把无为与"无所作为"作同类共观也不适切.老子的无为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它展现为一种承负着为生命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寻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哲学使命,这种哲学思维崇尚精神的自适和朴真、注重事物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追求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恒久性,并分别遵循三种路径成就精神和社会的"无不为",即精神的超越和向本真复归以及社会的安宁和发展:以"知足"来解开欲望的束缚;以"病病"来摆脱价值观念的桎梏;以"善利万物而不争"来引领"人之道"向"天之道"的归趋.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天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契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现 代学者谈到老子,大多断章取义地认为,"无为"是其哲学思想的 主体或核心。严复批评这些人"今之用老者,只知前半句,不知 命脉在后半句"。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意在"无不 为"。"无为"是顺其自然而为,不强作妄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 的不作为。"无不为"是顺其自然而为的效果,意思是说,只要顺 其自然而为,就没有办不到、做不好的事。既然意在"无不为", 为什么又说"无为"呢?这是因为老子生当乱世,目睹统治者施 行苛政,强作妄为,以至于百姓更加贫困、偷盗更加猖狂的社会 现状,呼吁统治者实行"无为"之治,不要强作妄为。  相似文献   

14.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刘笑敢本文认为老子哲学以自然为中心价值,以无为为实现中心价值的原则性方法,以道与德为自然无为提供形而上的论证,以奇正相依、正反互转的辩证法为自然无为提供经验性的支持,从而将形而上学、辩证法与自然无为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对...  相似文献   

15.
刘珊 《南方论刊》2014,(3):87-90
老子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进取精神,一种立于平常心之上的积极进取精神——"无为"只是一种方式,其目的是要达到"无不为"的结果,即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老子的"无为"思想表征的是一种高远的治世境界和宽广的政治视野,体现了一种治国爱民思想,为我们国家的立国行政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无为”,是老子哲学的关键词之一.然而,将“无为”解读为消极遁世的“无所作为”,是对老子哲学的最大误读之一.事实上,“无为”的实质,是顺手自然去作为的手段,其主要内涵是不过、不争、不违背自然.老子认为,刻意人为会导致欲速不达、自取其辱、失德于天下等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以“无为”作为基本线索,老子的哲学为成功地“作为”揭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方法、原则和途径.主要有:顺从自然、与时俱进、使民不争、以德报怨、从细做起、谦卑包容、迂回借力、公正慈爱等.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经验性总体直观、循环变易与矛盾和谐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①,那么老子的哲学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所有特征,而且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总体说来,在老子那里,辩证的思维方式最为突出,而且,老子的辩证思维方式和他的自然无为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称老子的思维方式为自然无为的辩证思维,首先是最能把老子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学派的思维方式相区别,其次这也是对老子思维方式科学的概括.本文主要从老子对"道"、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阐述老子自然无为的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超越纯粹自然和纯粹人文向度的意义上,老子的哲学思想显然就是一种具有完整的文化视界和完全的文化品格的文化理性启蒙.他试图劝导人们成为恪守中道“无为而无不为”的自觉主体,并由他所倡导的(文化)理性路径而走向悠然的自由.老子正是以内在的道性自然、心灵觉悟和外在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德行实践,彰显了谋求万物大同的空灵的德性志趣,同时也彰显了万物和谐共存、生生不息的生态旨趣.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法自然”的论述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本体论思想。“道法自然”在教育上的落实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主义的教育方针,并具体展开为教师虚位的教育取向、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为无事的教育方式与自主自为的教育原则,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道”的本质内涵则为“自然”,是为“道法自然”;而“自然”乃是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由于“道法自然”的命题最终归结为“人法自然”,故“自然”的理念实为《老子》哲学的主体性价值原则,透露出对人之主体性的重视与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