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威 《西北人口》2014,(1):13-17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使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最终消费有正的影响.而老年抚养比对最终消费有负的影响。我国尚处老龄化的初期,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中老年人减少消费并增加储蓄.以保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这直接造成了我国最终消费率伴随老年抚养比的上升而下降的独特现象。在使用不同的计量技术和识别方法之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看,我国低消费、高投资的经济发展特点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在长期会逐渐反转。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人口对碳排放影响的经验研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研究起点,运用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riscoll和Kraay基于固定效应中纠正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的估计方法,具体考察了地区人口规模、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人口结构因素的情况下,人口规模的排放弹性显著为1,因此,以中国为样本研究碳库兹涅茨曲线(CKC)并不会产生太大偏误。在反映人口结构的变量中,劳动年龄人口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户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城镇化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动态就业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短期就业弹性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长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并不大,短期就业弹性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就业调整速度、劳动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不同引起的。较低的短期就业弹性使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来增加产出水平,同时调整产业规模、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文化素质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兆霞  赵军 《西北人口》2004,(5):17-18,22
依据1990-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增长率的降低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率的降低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存在强相关关系,特别是大学(含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所占人口比重与人口增长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同时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与人口增长率之间也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品进、出口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并分部门检验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影响的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口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但从长期来看,不能过分依赖出口贸易拉动就业增长,必须增加国内需求;也不能因为工业品进口暂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应该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的结构.不同的部门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贸易和就业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五普"、"六普"、2005年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人口流出的角度分析中部各省人口流出的变动特征,结果发现21世纪以来中部总体流出人口规模增速虽有上升,但相对全国有所放缓,中部各省中流出人口规模大的省份有流出人口规模增速放缓的趋势,而规模小的省份有增速加快的趋势,中部省际流出人口的流向选择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效应,流向分布以湖南、安徽和江西最为集中,以山西、河南最为分散。基于20022012年面板数据建立中部省际人口流出对流出地经济影响的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发现中部省际人口流出对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增长具有微弱负向影响;中部省际人口流出不利于缩小中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此外,中部省际人口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人口流出总体上降低了第三产业GDP产值比重,相对增加第一和第二产业GDP产值比重。中部地区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导致中部地区大规模的人口流出,而人口流出又进一步阻碍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强对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视,缓解中部大量人才外流现象,同时中部人口流出对各省的影响不一,政策制定还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王芳  周兴 《中国人口科学》2012,(2):47-56,111
文章基于美国、中国、日本、英国等9国1961~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及人口结构与全球碳排放显著相关。此外,人口城镇化率与碳排放的关系呈倒U形,即在人口城镇化的早期会促进二氧化碳的排放,但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扩大则会抑制碳排放;而人口的年龄结构,尤其是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则具有U形的特点,即在人口老化的初期由于老年人群的消费模式会减少碳排放,但当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后,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增多,以致需要更多的经济活动支持这部分开支,因而会造成碳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推动了农村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背景下,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诱致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的偏差导致了资本对劳动的强制性替代.两类存在一定差异的替代行为共同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步伐,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周兴 《南方人口》2013,(6):8-18
文章基于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2003 ~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人口结构性因素与以二氧化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为衡量指标的环境污染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是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并不一定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而人口老龄化对环境污染指标的影响具有倒U形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会促进各污染物的排放,而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深化,则会显著抑制排污量;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则有明显的滞后性,上一年度的城镇化率指标会造成下一年度的排污量变化,这种影响具有U形的特征,具体来看,在城镇化的初期由于规模效应会使得各污染物的人均排放有所减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排污量会相应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前期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景鹏  杨永生  曹洪华 《西北人口》2012,33(1):51-55,60
基于2003—2009年云南省16个地州非公经济产值和社会就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并测度了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非公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带动社会就业的效应,弹性值为7.6个百分点,然而由于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不足,其就业拉动效应不明显。(2)就空间差异来看,非公经济发展对云南省不同地州的就业效应存在三级梯度。聚类结果显示,以昆明、曲靖和红河为第一梯度的非公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地区,其带动社会就业增长的作用显著高于第二、三梯度地区。针对云南省非公经济社会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For a unimodal growth function f having its maximum at a critical state x c , the interval bounding the population size asymptotically is usually presented as being equal to [f ○2(x c ), f(x c )]. This interval however does not represent the maximum range within which the population size can vary, even asymptotically. The actual invariant interval containing the population size is equal to: [min(x*, f ○2(x c )), f(x c )], where x* denotes the non-zero fixed point, assumed to be unique, of the iteration of f.  相似文献   

13.
王二昌 《西北人口》2001,(3):F003-F003,,62,
本文分析了两当县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红华 《西北人口》2008,29(1):119-121
青海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都在快速增长,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正在建立;这几年出口贸易顺差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快,这都为青海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争论。本文首先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框架,进而得出了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预测,然后利用大量的经验数据初步证实了上述判断;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可能依时间、地点而有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应当适时地调整现行的人口管理政策,以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刘林  龚新蜀  李翠锦 《西北人口》2012,33(1):104-108,114
利用2000—2009年新疆30个贫困县的面板数据,着重研究了市场化程度和政府行为对新疆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对农牧民增收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对南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增收作用要大于北疆;总体来看,市场要比政府更有效,政府应为贫困地区农牧民提供更多的权利和公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人口这一社会因素作为社会的第二种再生产时刻与第一种再生产( 物质生产)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就我国的国情出发,论述了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分别影响积累、造成劳动力闲置、阻碍人口素质提高和使自然资源短缺,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我国人口规模制约经济增长的难题, 笔者认为应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实行计划生育这两条途径来控制人口规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燕 《西北人口》2016,(5):48-56
本文主要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彝族的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和生育状况以及职业行业情况,进行分性别、分民族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彝族人口规模呈现阶段性增长,总抚养比比较高,人口负担重;受教育程度低,且呈现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从婚姻家庭状况来看,彝族女性更倾向于与汉族通婚,在生育上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很严重;从职业上看,彝族主要从事第一产业,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远远落后汉族地区;在未工作人口中,女性料理家务的比例依然较高,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