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主体义务的及时履行对行政相对人意义重大,而怠于履行义务的行为,既有客观行为形式,也有主观过错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张杰 《决策探索》2005,(1):44-45,81
抽象行政行为是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个学理概念,此种分类是目前对行政行为最基本的分类方法,目前已经被法律所采纳(如《行政诉讼法》),成为行政法律中的一个法律术语。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目前有一定的争论.考虑现行法律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范围的界定以及行政法学界一贯的用法,本文所述抽象行政行为采取广义的概念,指由行政机关制订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命令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咨询与决策》2004,(7):1-1
7月1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  相似文献   

4.
曹岑 《秘书之友》2008,(11):44-46
最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五年立法规划,《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列为一类立法项目。1989年出台的《行政诉讼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告官”制度。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原因,《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只能状告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起诉政府规章、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即公民无法对“红头文件”说“不”,导致了不同程度地“立案难”、“胜诉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5月1日起,我国首部信息公开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阳光政府”、“透明政府”新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颁布就如同1998年的《行政诉讼法》和2004年的《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一样,促进了各级行政机关的变革,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规范公文格式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12月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7.
张留霞 《决策探索》2009,(24):44-45
公务员惩戒制度,就是指对有过错的公务员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惩罚、申戒,以对其警示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综观当代中外公务员的惩戒形式,可以看出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惩戒和司法惩戒。行政惩戒是指由主管行政首长对其所属各个职员的过失或枉法失职事实,自行予以相应或应得的处分;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成为公法的基础以来,国家逐渐向服务行政与给付行政发展,行政权力正在全方面地渗入公众生活。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的以“行政行为”为中心的行政法理论受到了来自于现实的挑战,人们也不得不对行政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类型加以抽象与研究。事实行为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渐渐走向前台,  相似文献   

9.
金言 《决策探索》2004,(5):39-40
2003年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所体现出现代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行政的理念和权力行使规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人民更好地维权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读《行政许可法》有八大新理念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0.
行政问责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行政问责随意化、简单化、扩大化,不区分具体情况、不分原因地一味追究责任,则有可能挫伤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积极性,背离依法行政、依法问责的既定方针。一、当前"问责风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政问责与政纪处分的关系不明确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六种方式。然而各地行  相似文献   

11.
王琳 《领导文萃》2013,(21):23-24
杭州市政府发布的《杭州市行政败诉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于7月1日施行。该“办法’’所实行的“谁败诉、谁承担”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在不少公民的认知上,“民告官”能胜诉的少,胜诉了能切实执行的更少,胜诉并执行了,也多为国家埋单,关联的责任人很少受到处理。如今能让过错官员为行政败诉担责,  相似文献   

12.
依法行政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法治原则对政府行为的要求.是依法治国原则在行政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既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关键和难点,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重要保障。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对依法行政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行政许可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适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需,所体现出的现代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对行政的理念和权力行使规则,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使人民更好地维权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贵峰 《决策探索》2009,(19):14-14
今年,武汉市启动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是: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之一。经过本轮改革,市政府直属的行政机构由56个减为46个。今起3年内,全市将消化4000多名党政机关超编人员。(《长江日报》9月7日)  相似文献   

15.
徐彪 《决策探索》2013,(22):46-47
一、责任行政落实的概念 责任行政落实是指一国行政机关应该对自己所实施的某一行政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不论是功还是过都由实施的行政机关来承担。从这一概念看,责任行政是防止行政机关对其行为不负责任的一种强制规范和要求,这种理解对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相关行政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是世界各国民众的一致呼声。  相似文献   

16.
一、《行政许可法》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贡献 1、限制政府规制的范围,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法治政府的第一要义是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要保障人民的自由,就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政府规制的范围,建设“有限政府”。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客观上带动了中国政府体制的改革,而政  相似文献   

17.
准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以观念表示的方式作出的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本文通过对准行政行为概念的分析以及对准行政行为表现形态进行列举式的归纳,使对准行政行为的研究走进现实的复杂环境中,还结合目前法律及司法解释,并从立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利益角度出发对准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10,(12):57-57
法院非诉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主体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十分广泛,行政身份作为行政主体所特有的要素,其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的表明是法治的具体表现,同时构成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行为。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而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则体现为行政身份的公开。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自建国以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先后修订了6次。现行的《办法》是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为叙述方便,2000年之前的《办法》一律称为旧《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