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直居于“文学之冠” 的地位.尤其是古典诗歌,不仅数量多、成就大,而且诗体种类、作者队伍都很可观,所以我国素有“诗国’”的美誉.但是在今天的文坛上,却不能不承认诗歌开始消沉了.诗歌的这种消沉与衰落,不仅表现在诗歌创作的作家作品的数量远远不及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2.
<正> 新闻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如小说、散文、诗歌)不同,它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传播工具,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文体。但是在表现方法上,它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由于它必须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上成长,不同民族的新闻便都带有本民族文学传统的烙印。在我国,那些得以流传的优秀新闻作品,大多较好地运用了传统文学的表现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梁启超的报刊政论常使用传统  相似文献   

3.
何其芳诗歌定义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诗歌正名定义,是诗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建设工作。几年来,通过有关考察,我认为,我国已故著名文学评论家、诗人何其芳,在一九五三年给诗歌下的定义,是人类诗歌史上首次跨进比较科学、比较完整境界的诗歌定义,值得重视。在何其芳给诗歌下定义之前,中外的诗  相似文献   

4.
<正> 三 外国文学和诗歌对“五四”以来的诗歌的主要影响,集中地体现在求新,创新的“新”字上。各种诗歌流派的输入,这是现代诗歌史上的新事物之一。“五四”新诗在后来的发展中,人们以为其成就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显得颇有逊色,但就文学的流派来说,却没有象诗歌那样明显的了,几乎外国曾有的流派,我们也都有过,或者有过相似的流  相似文献   

5.
旭海 《南方论刊》2003,(3):48-50
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一种文学流派,象征主义诗歌有其相对独立的艺术主张,形成了甄别于其它诗歌流派的艺术特点.中国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无论从意境、人物形象抑或情愫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特有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革前期与后期重要的文学现象,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抒情模式,两者都是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政治语境和文化根源上看,红卫兵诗歌与天安门诗歌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天安门诗歌是文革主流文学的寻常组成部分,它不能承担揭开新时期文学序幕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朝鲜的李朝时期,中朝两国的诗歌文学交流十分频繁,相互间的影响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深层次、相互融合的趋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朝鲜优秀诗人的诗作反馈到中国诗坛,其代表性诗人有许筠、金尚宪、洪太容、实学派“四家诗人“;二是中国诗歌文学对朝鲜文坛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其典型代表是诗人王维、唐宋现实主义诗人群体、清代拟古主义文学思潮。在中朝诗歌文学的影响关系中,中国诗歌文学对朝鲜诗歌文学的影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杨艳梅 《北方论丛》2002,9(4):69-72
原始诗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无不与远古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原始诗歌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决定了原始诗歌文学上、艺术上的特征,即功利性、抒情性、简洁性、综合性、集体性和口头性.  相似文献   

9.
南朝宋齐时期是一个三吴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经济中心,而文学进一步走向独立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时期。这个时期,以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眺等一批杰出诗人为代表的五言诗创作标志着诗歌走向成熟,从艺术上和诗学意义上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做了准备。然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却一定程度上对这个时期的文学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妨碍了他对文学新变做更客观、更深入的考察,因而在文学理论意义上和文学史意义上都给《文心雕龙》带来了一定的缺失,特别在对文学的艺术特性和社会功能的认识上这种缺失较为明显。刘勰的巨大理论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刘勰的理论缺失以及造成缺失的原因也应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萧梁帝王诗歌题材琐屑的多重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梁帝王诗歌体裁琐屑,其原因颇多.除了萧梁帝王喜好平俗外,乐府民歌的启迪,赋对诗歌题材的开拓,文学观念的演进,学术研究对诗歌题材的拓展,巩固政权的政治考虑等都是导致萧梁帝王诗歌题材琐屑的原因.萧梁帝王的诗歌,主题和风格均受到了乐府民歌的影响;而"赋"这种文学形式,更能表现萧梁帝王逞博示能的文化心理,所以,在诗歌中,他们也借鉴了"赋"的艺术技巧;进而拓展了诗歌的题材;萧梁帝王的文学观念,亦使题材趋于琐碎,他们的学术研究,更使其诗歌题材广泛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头的;我国的现代文学从“五四”文学革命开头的也是诗歌和散文。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其发展历程与汉文学不尽相同,但其起初阶段往往也有一个诗的时代,诗歌(包括史诗)的成就非常突出。根据这样的历史事实,我把诗歌的繁荣而其...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掘、翻译出一部傣文诗歌理论著作《论傣族诗歌》。历史上,傣族有浩如烟海的民间歌谣和长篇叙事诗,也有诗歌理论著作,但为数不多,流传下来的更少。这本手抄本约有四万多字,是解放以来找到的第一本专论傣族诗歌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文学史发展的点位上来看,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是一首现代主义的象征诗歌。诗歌的素材来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诗歌采用的是现代主义的"整体象征"艺术技法,而不是传统诗歌的"局部象征"艺术技法;诗歌的主题意蕴由读者参与,可以进行缤纷的多元化阐释,而不单单是一个传统的政治学评论。《海燕之歌》的文学实践服从于现代主义的象征诗理论,继而决定了它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文学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文类构成的纯文学格局,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杂文学格局。在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小说和戏剧因其语言的通俗化最符合启蒙大众的要求,故最受青睐,从而跃居文学的核心位置;诗歌和散文则因其语言的艰深晦涩而丧失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小说和散文的成就之所以高于诗歌和戏剧,是由于小说和散文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的语言形式,而诗歌和戏剧则背离了传统的语言形式,又没有找到适合现代汉语特性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5.
“知人论世”作为中国文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批评方式,涉及研究作家作品时要参照其生活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唐代文学家权德舆的诗歌创作受其家乡润州地域文化影响比较大,在诗歌意象上较多地使用练湖,在诗歌语言上学习楚骚文学的语言艺术,在诗歌风格上借鉴齐梁体诗歌的创作模式.权德舆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与他家乡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儿歌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之一。翻开我国的诗歌史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儿歌。这些儿歌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式,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灿烂结晶,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的艺术反映,是我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儿歌这种体裁在形式上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节奏,而以诗行的言(字)数划分的儿歌体式,又是和鲜明的节奏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汉字的特点是单音节,并且是音素单纯(或密合)的单音节,是在听觉上极易分辨清楚的语音单位。所以古时候以单音词为主的诗歌是按“言(字)”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2010,(5)
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从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中"分离"出来不仅是出于研究策略的选择,更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国诗学之特质以及中国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的发展现状说明,正是在比较文学之"主题学"研究之观念和方法论的引领下,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研究才有了不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8.
<正> 曹操是汉代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诗人。他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虽只有二十几首,但它上继先秦两汉民歌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时期慷慨激昂的现实主义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陈沆《诗比兴笺》云:“曹公苍莽、古直、悲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方东树更推尊曹操是  相似文献   

19.
明代李梦阳的文学复古运动声势浩大、旷日持久,他的文学理论历来被批评为复古主义理论和形式主义理论.其实,李梦阳对文学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这就是他始终强调诗歌的本体立场,坚持诗歌的本位特征.他的一系列理论主张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李梦阳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具体表现在:第一,强调"法式""格调""比兴"等诗歌形式特征对诗歌诗质的规定性;第二,重申诗歌的抒情功能和情、乐本位等本质属性对诗歌诗性的坚守与维护.  相似文献   

20.
70后诗歌的集体"突围表演",是出于创作主体的精神外化和他们对影响焦虑的对抗;也是中外诗歌传统双重启迪的结晶;民刊和网络媒体的刺激对它的生成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70后诗歌打开了诗歌写作的多种可能性,其表达上的"快乐"特征也指向了文学写作终极意义的游戏本质;但是就目前的平庸的现状来看,只能说70后诗歌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