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运用汉字的象形,从"舟"字推测中国古代船舶的形状、用途,以及航运业的从业人员、发展状况等,参照《说文解字》《水运技术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国古代船舶、航运业及其行业文字的发生、发展、分化、影响进行分析,对特殊行业专门语言和航运史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舟部字舟、船、服、朕、俞以及舟部外的部分汉字前、受、朝、恒偏旁“舟”的形体从甲骨文到隶书发生了演变。利用出土文献研究舟的形体演变,可以得出结论:舟部字后世用法的核心义项仍与舟(船)有关的字在形体演变中大体没有变化,这部分字在现在依然从舟,作舟(般字除外),共13个;其他字讹变成从月,有服、朕、俞。讹变原因主要是隶变。  相似文献   

3.
“舟、船”似是一物异名,都是船的总称.《诗·邶风·谷风》:“方之舟之.”毛传:“舟,船也.”《尔雅·释水》中的“舟”字,郭璞每释以“船”.如“大夫方舟”郭璞注:“并两船.”《吕氏春秋·必已》:“孟贲瞋目而视船人,发植、目裂、鬓指,舟中之人尽扬播入于河.”(“扬播”,动摇.)“舟、船”同义互用.  相似文献   

4.
从“造”、“亻舟”、“前”、“勹舟 ”、“氵舟”等字的兴废可以看出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 ,其发展变化有固有规律。这种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断更新形体和结构 ,以减轻人们学习和书写的困难 ;二是逐步调整自身职能 ,以顺应汉语的发展变化 ,保证记录功能的实现。具体字的兴废及其流变即是这种规律实施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工具书中,“周”字有两个基本义项,一为稠密,一为环绕,其他义项皆由它们引申而出。但是,追本溯源,此二者既非一词,亦非一字,只是读音相同。稠密义字作“周”,环绕义字本作“勹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勹舟”字下注曰:“勹舟与周义别。《口部》曰...  相似文献   

6.
过年被称为春节,是从民国开始的,至今未满百年。在中国古代,对过年的叫法,历代雅称不同,其中元旦和元日比较通行。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岁”,商朝称“祀”。“祀”的意思,就是四时已过,要奉祀神灵祖先了,过年的习俗便源于此。“年”在甲骨文中,写为上“禾”下“人”,是一个人头顶谷物的样子,此字周代才有。  相似文献   

7.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又是室内外环境必需的装饰艺术品。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晶。因此,灯具的发展史,是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灯具是什么样子?产生于何时?这是中国灯具史研究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考古上还没有发现春秋以前可以定名为灯具的实物。殷商甲骨文中也没有灯字,只有“烛”字,其形似一个人跽坐执烛。“烛”字在周代文献里使用颇多,如《周礼·秋官司寇·司烜氏》云:“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贾疏:“庭燎与大烛亦一也。”《仪礼·燕礼》云“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呢?  相似文献   

9.
乐乐把“船”字写错了,把“舟”字旁的横写出了头。他问爸爸:“为什么‘舟’字作偏旁时横不出头呢?”爸爸说:“独体字作偏旁,笔画往往要变形。变形是有规律的。有几句顺口溜你要记住:偏旁有横横变提,如:地、球、物。偏旁有捺(nà)捺变点,如:灯、橘、粒。‘月’字作底撇(piě)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谏官制度是中国专制君主政体的构成部分之一 ,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政治历史现象。自周代设“保氏”以降 ,各朝皆有谏议大夫等谏官的设置。谏官言事一是“廷诤” ,二是“上封事”。谏官的“特权”是言者无罪 ,谏官的职业道德是“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谏官制度是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其所以能绵延几千年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所使然 ,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由帝王独断所可能造成的对王朝根本利益的损害 ,同时也迫使统治者采取一些有利于人民的进步措施。谏官制度的思想基础一是氏族民主制的古代圣贤思想 ,二是“以多物 ,务和同”的和谐理论观念。谏官制度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谏官大多是“披腹心而效愚忠” ;谏诤是以帝王之“舟”免遭覆没为目的 ,以“忠君”为准则的 ;谏官大多没有好下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笔迹心理学思想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第一次对我国古代丰富的汉字笔迹心理学思想给以初步的综合和论证。主要论述了古人在“字上。其人”命题基础上提出的个性、情绪、品德等对书法笔迹的影响,以及古人在“人如其字”的逆命题基础上通过书法笔迹测查人的个性、情绪、品德、天资和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心理学思想。为我国现代汉字笔迹心理学的建立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12.
《核舟记》里在交代核舟的大小时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试问“二黍”究竟是多么高呢?因为古代曾以一百粒黍的长度作为一尺,所以一黍就等于一分。那么,“高可二黍许”自然也就等于说核舟的高处大约有二分多一点了。既然如此,作者说“高可二分许”不就完事了吗?为什么偏要换成个“黍”字呢?原来古人做文章在用字上是十分讲究的,很忌讳在上下文中,特别是上下句中用重复的字。因为这里在上句说“长约八分有奇”,所以下句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发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的上古时代就开始萌芽了。它起源于人们日常活动及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自律。而“诚”与“信”又是两个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又可互训相通的字。“诚”与“信”最初是单独使用的。从先秦开始,“诚”与“信”即开始连用,意义无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刘绍义 《中华魂》2014,(22):39-39
古代“电”字真神奇 神仙和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再说了,把神仙说成电,也有亵渎神灵之嫌。其实,并非我胡说八道,“神”字和“电”字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与“申”字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古诗创作历来有强调“炼字”之功 ,看重一字之妙的一派。如宋代范温《潜溪诗眼》“炼字”条云 :“好句要须好字 ,如李白诗 :‘吴姬压酒唤客尝’ ,见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 ,工在‘压’字。老杜《画马》诗 :‘戏拈秃笔扫骅骝’ ,初无意于画 ,偶然天成 ,工在‘拈”字。柳涛 :‘汲井漱寒齿’ ,工在‘汲’字。工部又有所喜之字 ,如‘修竹不受暑’、‘野航恰受二三人’、‘吹面受和风’、‘轻燕受风斜’ ,‘受’字皆入妙。老坡尤爱‘轻燕受风斜’ ,以谓燕迎风低飞 ,乍前乍却 ,非‘受”字不能形容也。”再如清代贺贻孙《诗笺》中指出 :“前辈有教人…  相似文献   

16.
一、“前人”者何? 《后汉书,陈宠传》:“帝敬纳宠言……除文致之请讞五十馀事。”李贤注:“文致,谓前人无罪,文饰致于法中也。”黄山《后汉书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前”字疑“其”字之误。今按“前”字不误。“前人”一词,律文之常语,犹今云被告、当事人之谓。《唐律疏议》中多见此语,如卷二四斗讼:“诸告人罪,皆须明注年月。”疏议曰:“告人罪,皆  相似文献   

17.
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并给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良机。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具有产业集群性、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移、先船舶制造再船舶配套转移和时效性四大特点。中国船舶工业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对策为“以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布局,构筑大基地;以产业集聚进行企业优化整合,组建强集团;强调优势和特长,开展错位竞争;积极承接国际船舶配套业的转移,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积极承接国际高附加值船舶制造的转移,不断提升造船层次;尽快提升我国船舶设计与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摩尔根对现存原始形态考察后的结论是:“人民是自由的,政治的精神是民主的。”而这一切实际在文字之先就已湮没了。从甲金文字来看,一关乎“政治”,不带血腥味的、平和恬静的字眼是很难寻觅的。早期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如何,远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但一个小小的“闻”字,却能将这一个大论题统摄于区区几根线条中。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诗歌体式演变的过程中,从《诗经》到五言古诗,体现了尚简重自然的节奏特点;从楚辞、楚歌到七言古诗,体现了繁声长言的节奏特点。到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正式形成,由前此句式音节的变化,转向了“异音相从”“同声相应”的声律方面,在整饬中体现了“和”的节奏特点,词则融句式的繁简与声调的和谐于一体,在长短相间、奇偶相寻以及三字尾与两字尾的交替中,表现出错综的节奏美,而词的错综节奏又孕育了元曲向自然语言节奏的回归。正是作为诗歌生命的节奏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桑业生产历史悠久,约在5000年以前,先民就在中原大地上开始栽植桑树。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山海经》、《尚书》、《淮南子》等不少古籍中都有对桑树的描述,众多出土文物上也出现了桑树形象,这些都是极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