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红 《学习与探索》2005,(4):115-117
中国长期是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因此是否风调雨顺,直接关系到耕者的温饱和国力的强弱,这就促使人们在农事劳动中留心观察四时交替、风云变幻,逐渐形成了与宇宙自然生命相依存的一种文化心态,即“天人合一”观。《诗经》中大多数诗篇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要恰当地理解鲁迅的<故事新编>,最为重要地是重新理解作者创作的艺术构想,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探究文化原型的冲动.从创作的构思上来看,<故事新编>对于原初文化的回溯主要表现为对于形象原型的塑造.由此,我们才可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这些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3.
小说<魔桶>中的萨尔兹曼本是上帝使者的化身,具有神秘和指引的特质.但受世俗偏见的影响,这个犹太媒人却可悲地落入了"奸诈重利"的怪圈,背上了"欺骗钻营"的罪名.通过解析萨尔兹曼"智者"的神话原型特征和受历史宗教等因素制约的文化定型理论来揭示萨尔兹曼那看似是出于私利为自己物色女婿,实则是指引自私的利奥与斯泰拉的神圣而无私地救赎行为.作家马拉穆德借描写这位善良而洞察世事的老人之笔,弘扬犹太教义,触动点醒现实中受利益、偏见影响的每一位读者,使其在阅读的同时反思自身的犹太性,并寻找自我灵魂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谷崎润一郎的《文身》中,成年礼原型的运用深刻表达了超越题旨,人物经历严酷考验而超越了自我,作者则超越了现实秩序与传统美学理念,在作品中颠覆了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地位和伦理规范,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唯美世界,并以力、恶、美三级建构替代了传统的真、善、关三级建构。  相似文献   

5.
赵文琼 《社科纵横》2011,26(7):177-178
本篇论文试图借助诺斯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探讨《红字》中人物形象与圣经原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更为深刻地挖掘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春晖 《学术交流》2007,(5):180-182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的戏剧天才尤金.奥尼尔晚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奥尼尔对上帝的质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这部剧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创作意图的实现则是建构在对《圣经》文本进行原型引用的基础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众多暗示、隐喻和象征,一如《圣经》故事的惯用技巧,而且在标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也与《圣经》联系密切。在该剧的创作中,把《圣经》的内在精神融入到了作品的人物性格里。除了主要角色外,次要人物也都有着《圣经》原型,并且,他们对中心人物的形象起着鲜明的烘托作用。尤其在对剧中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尔揭示了神的缺席,也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7.
“防人歌”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了防人们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表达了早日返乡与亲人团聚的祈盼。既然是描写戍边将士的歌,理应慷慨激昂,充满豪情,但“防人歌”却情真意切,一唱三叹,与一般的送别歌、相思歌极为相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这种风格的艺术特色,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日本和歌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历史与日本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8.
宋凌 《社科纵横》2004,19(1):139-140
本文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角度分析了马拉默德的《基辅怨》 ,揭示了雅柯夫以约伯这一原型所体现出的种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在化。  相似文献   

9.
朱晓映 《学术交流》2007,(12):178-181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近二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因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反映了"生命始原的样子"。爱米莉.勃朗特对希斯克利夫的塑造是对美狄亚神话原型的"置换"或"移用",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唤起了读者的"种族记忆",激活了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在给人以惊骇和恐怖的同时给人以震撼,使得读者对希斯克利夫暴虐无情的报复予以认可和同情,也使得《呼啸山庄》的感染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0.
论"吃人"意象的象征意义--鲁迅《狂人日记》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连祥 《浙江学刊》2001,1(5):95-98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意象,作为鲁迅所创设的"个人神话",具有象征意义."礼教吃人",其实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对中国人进行文化整合过程中,消解了人性而张扬了兽性,从而形成了典型的民族文化心态"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便是"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所在.  相似文献   

11.
宫长为 《求是学刊》2000,(1):99-103
本文通过对《周礼》及其相关著述的研究,认为官联不仅是西周政治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同时又是理解西周“治道”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官联作为“以八法治官府”的核心,既集中体现了《周札》一书的精髓所在,又直接地反映了《周礼》一书的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刘宁  肖婷中 《唐都学刊》2012,28(5):22-30,39
《全唐诗》中对渭水有过描述的诗人共90位,而这90位诗人创作了128首"渭水诗"。这些渭水诗大体可划分为借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唱和应制诗、送别友人诗、战争苦难诗、挽歌悲泣诗、其他八类。这些"渭水诗"在唐代山水诗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顶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三国演义》主题探讨方面,天命观等仅为一说;“善”、“恶”并不是决定中国历史更替的本质力量,在“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大背景下,世袭制往往造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智”与“位”相背离,形成中国历史的悲剧——一个统治集团的兴衰成败演化趋势,实质只是封建社会内部力量的更迭兴衰,缺乏历史大进程的质性飞跃  相似文献   

14.
王鸿滨 《唐都学刊》2002,18(2):104-106
文章从汉语史的角度 ,分析了复音动词“以为”由“A以为B”到“以A为B”再到“以为AB”发展的轨迹 ,进而得出《春秋左传》中的“以”和“为”合用还未普遍具有动词“认为”义 ,只能看作是“以A为B”的兼语省略式  相似文献   

15.
周晓林 《学术交流》2006,(9):140-144
元末明初《老乞大》《朴通事》中的“那”字类疑问句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是非问句和表示反诘的是非问句,句中疑问语气词“那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吗”。另一类为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句中疑问语气词“那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呢”。以上看法对前贤的观点作了补充。从历时角度考察,使用“那1”的疑问句至迟在魏晋时期已出现,使用“那2”的疑问句至迟在宋代也已出现。“那”字类疑问句在元代和元末明初使用频率较高,但它在明代以后并未消失。  相似文献   

16.
罗学蓬 《东西南北》2014,(21):72-73
有过失误的英雄依然是英雄,永远不会过时;过时的,只能是那些被过度拔高和有意神化的英雄。读过小说《红岩》的人都知道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这些让人既感动又钦佩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7.
王学龙 《社科纵横》2004,19(5):52-53
本文通过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提出国家审计参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性和可能行 ,为保障“三农”问题的完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庄子.天运》提到焚烧刍狗的苏者,其称谓包含显隐两重涵义,其显性意义是取草做饭的樵夫,隐性意义是参与祭祀的巫师。苏者称谓的隐性含义,源于他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表述上的歧义性,使《庄子》文章呈现出特有的朦胧韵味。《庄子》文章的这一朦胧特色,是道家理念在文章风格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源头。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根据分工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五形态"说的同时,还根据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差别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三形态"说的初步表述。这一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基本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体现。只有回到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起点,才能真正理解其社会形态理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王凡 《学术交流》2003,(1):142-145
青年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青年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由于青年文化具有边缘性、超前性等特点 ,对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着“偏离”行为 ,但也包含着积极的意义。因此 ,社会主流文化应对青年文化进行吸纳和整合 ,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