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一提起人力车夫,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涌现出老舍笔下那位善良而不幸的“骆驼祥子”。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拉着达官贵人满街跑的情景,早已成了昔日中国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一种典型写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消灭了人力车夫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业绩。然而,历史却不是那样简单地非此即彼,当你今日漫步首都的大街小巷时,就会发现昔日那些只是在小说和教科书中出现的人力车夫,又铺天盖地地钻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马路上的对抗——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管理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人力车夫骤增,带来包括流动人口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交通秩序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政府当局和租界当局为缓解人力车夫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压力,对人力车夫加以管理,不仅加强了日常管理,也协调人力车夫与各方面的关系,解决人力车夫与车行、与其他交通行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取缔人力车过程中也对人力车夫施以各种救济.但由于管理主体与被管理者的对立,管理产生了负面效应,导致马路上的对抗.当局取缔人力车的举措,终因在解决失业车夫出路问题和解决城市交通替代问题上缺乏可行的制度安排,遭到广大人力车夫及社会各界的抵制而失败.  相似文献   

3.
民国北平的近代化进程步履蹒跚,这种无奈的身姿也映射在作为"苦力"的人力车夫的身躯内外。整日奔跑,可能暴毙在途,这种最直接对身体的消费还得不时面对军警等强势群体的欺凌。因应"五四"新文化运动平等、自由的理念,人力车夫的身体在成为高呼"劳工神圣"的五四文人创作与臆想对象的同时,也被有着同情心的文人尴尬地消费着。因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政治集团也合力将人力车夫的身体推向了肉搏的前台,从而使之在行业公会内部、政府与党部等北平多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场中昙花一现式地粉墨登场。作为边际和被消费的群体,人力车夫的身体也就成为生计、文学、政治和艺术的演练场。  相似文献   

4.
《骆驼祥子》与《好运之日》,这两篇小说分别是中国作家老舍和韩国作家现真建的代表作品。都反映19世纪20、30年代下层劳动人民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5.
早在五四前夕,人力车夫的形象就被一些作家和诗人所关注,并把他们带进自己的作品。一九一八年一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发表的白话新诗中,就有胡适和沈尹默同以《人力车夫》为题的两首描写人力车夫苦难生活的新诗。此后,以表现人力车夫生活为主题的作品还有:刘半农的新诗《车毯》(《新青年》四卷二号)、周恩来的新诗《死人的享福》(《觉悟》创刊号)、陈绵的短剧《人力车夫》(《新青年》七卷五号)、汪敬熙的小说《雪夜》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江浙地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饱受着人间的苦难、吞食着世间酸甜;他们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但却在众人口里不值一提;他们就是生活在民国社会里最底层的人力车夫。民国时期的江浙两省.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人力车夫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顶峰。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包括:萧条的农村经济、衰落的城镇工商业、进驻车夫行业及无一技之长的流民等切入点入手.分析这一时期人力车夫兴盛起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拉客     
张兰芳 《社区》2010,(18):61-61
双休日,我和老婆准备去郊外新开发的旅游景点玩。由于新景点的服务设施还不完善,加上对地理环境不熟,我们下了汽车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很快,一帮开着电瓶三轮车的车夫围住了我们,直问我们去哪里,要不要用车。 老婆快人快语,她说要去新开发的景点去玩,而且还兴致勃勃地问起了价格。得知我们的目的地,一伙车夫更来劲了,他们左拉右扯,各自介绍着说自己很熟,而且车费也不贵,大家七嘴八舌,弄得我们很没有主意。  相似文献   

8.
王虎林 《社区》2002,(10):26-26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谓声名显赫,但他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副谦恭谨慎的样子,夫君只是人家的车夫,但却满脸骄傲。我深以为忧,因此我要离开你。”  相似文献   

9.
九儿 《北京纪事》2009,(12):56-59
要说洋车,人们可能会立马想起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祥子好似人力车夫的代名词,而拉着洋车在北京走街串巷的祥子也或了人们记忆中京城的一个缩影,京味儿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 十月革命的礼炮,给晨色曦微的东方带来了黎明的曙光,“社会改造”、“劳工神圣”、“妇女解放”等响亮口号,震撼着古老的中国大地.从此,许多进步作家,将自己的笔触伸到社会的最底层,去描写那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苦苦追求,顽强奋斗,拼命挣扎的工农劳动者.因此,在我国现代文学纷纭浩繁的人物画廊里,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劳动人民形象群.其中有一组人力车夫的形象,闪烁着晶莹的亮色,特别是鲁迅、郁达夫、老舍笔下的车夫形象,颇象活的雕塑,具有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11.
“原罪”意识是深藏“五四”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恶性基因。上世纪初期,“原罪”之端倪已在“人力车夫”文学中得到具象显现。它与劳工神圣观念紧密结合,吞噬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独立人格、精英立场,最终促成了“文革”中知识分子的集体缺席。  相似文献   

12.
最近和一些老友聊天,发现有的老友怨气较大,对很多事都看不顺眼,心情比较压抑。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西汉宣帝时的丞相叫丙吉,他的车夫好喝酒。有一次,车夫酒后驾车弄脏了车子,丙吉的下官骂了车夫一顿,要赶走车夫。  相似文献   

13.
《在烈日和暴雨下》是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老舍的小说《骆驼样子》。作者通过对“烈日”和“暴雨”的描写,反映了旧北京城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把人置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从天气的层层变化中,步步引出人物所遭受非人的折磨和苦  相似文献   

14.
人力车夫是新文学初期最触目的劳工形象。其出现的原因,与北京这种传统的消费城市形态和教授型作家的观察习惯有关。五四时期表现车夫的作品大都依循人道主义视角,表现车夫的贫困。由于作家的知识者视角与观察的局限,相对忽视了车夫背后更深厚的社会内容与人物丰富的品性。30年代,由于思潮演进,老舍把对车夫祥子的描写,溶入于对城市文化的具体分析之中,借祥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关系,写出了祥子复杂的社会角色、种种人物品性与最终堕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劳动者权益会计中人力资产价值的计量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新模式 ,为维护劳动者权益 ,必须合理计量人力资产价值。人力资产价值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应通过市场交易确定 ,决定权属于人力资源供需双方。人力资产价值的计价基准不是企业取得人力资产的耗费 ,而是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各自对人力资源未来所能创造价值的评估均衡值。人力资产价值的确定与工资的确定有相似之处 ,在理想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资与人力资产价值应有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  相似文献   

17.
午后的冬阳暖暖地洒落在温州市泰顺的县城罗阳。当记者在街头叫上一辆人力三轮车。要求去原金鑫城市信用社(下称“金鑫社”)时,车夫不加思索地把记者带到了当地泰分路和泰寿路的交叉口,指着一家摩托车销售点,说:“喏,那就是!”八年了,金鑫社和当初那场挤兑风波一起,早该消失在当地人的记忆里,但两家股份制银行为了在温州立足而对金鑫社展开的争夺,却使这家城信社再次进入温州人的话题中。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科技界存在着人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员老化、人才断层两个方面。客观分析危机,正确对待危机、切实提出补救措施,是科技管理部门面临的基本任务。笔者在本文中对我校科技投入人力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校‘“九五”科技工作的施才策略。一、科技投入人力结构现状分析1994年底,为了配合全校军工补贴工作,我们对全校科技工作的人力投入进行了全面调查,这项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我校科技人员的全貌,我们以此为依据对全校科技投入人力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将科技人员的年因推算至lop年)。全校科技工作投入人力的年龄和职…  相似文献   

19.
自打有了车子,就有了坐车的和赶车的。坐车的多为王侯将相,属上等人;赶车的则被称作“车夫”,是普通人。车上人主政事大,故史传记载多而详;车下人赶车事小,那记载自然少而且略。近日有幸读到几则有关车夫的史料,殊觉珍贵。文中虽将姓名略却,记事倒还完整。抄录两段,以与读者诸君共赏。 一则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同车夫的事,见于太史公《史记·管晏列传》。文言费解,不如翻成白话。 晏婴因事外出,车夫为之赶车。晏相生得矮小,长不满六尺;车夫个大,身高八尺。车夫之妻打门缝瞅见,大个儿丈夫而为小个子晏婴赶车,已觉不快。又见车上的晏婴不苟言笑,意态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与之相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此引出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社会保险是为劳动者提供基本风险保障的重要机制,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值得学界关注。一、数字化引出社会保险领域重大问题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中处理劳动者基本风险的一种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