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所以从思想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无疑就成了今天我们能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否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必须首先予以回答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层次性陈纯柱,罗晓梅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用精辟的语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浅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在联系郭雅杰,商红日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于准确把握该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明确指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段论述是邓...  相似文献   

4.
完整准确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王至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再认识和再探索,作出了合乎时代要求又体现中国国情的新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突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本质,必须运用辩证科学的方法论。 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会制度指的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等,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指的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有机整体,其内容比社会制度厂泛,包括经济制度,但又不限于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力。显然,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社会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往往只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而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和论述社会主义,其结果是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等同于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消灭剥削,而没有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一种失误。 总之,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离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宫佳常科学社会主义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而真理又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廓清了某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在我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过去一直...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新意浅探皮晓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最新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新概括,新就新在:它区分了社会主义本质与本质特征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1978—1992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初步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从特征渐次深入到本质,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特征、属性及其内涵等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例如,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本质主要体现为共同富裕。这种观点认为剥削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而社会主义则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之上,共同富裕有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对有的人说来可能是大逆不道的。可是,如果仔细想一想,这正是当今争端的焦点。《真理报》(1988年4月5日)发表的编辑部文章《改革原则:革命的思维和行动》就十分明确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如何尽快地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本质,清除对社会主义的附加和扭曲,摆脱那种束缚社会并使社会主义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李天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一、邓...  相似文献   

11.
一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姓“社”姓“资”诸问题“不要搞争论”,重在“实践”和“实干”;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强调一种“实用性”或“适应性”;三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速度和时机,力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些特征,构成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三个重要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概括为五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无论从观点上,还是具体实践中都充分体…  相似文献   

12.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在我国,建国头八年发展是健康的,形势很好,以后就出了问题。从1958年至1978年,这期间经济建设虽然也在逐步发展,但总的来说是处在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多大改善,“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出现这种曲折和失误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邓小平同志认为,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条,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他在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数)党的八大路线之所以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以后之所以又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根本原因是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正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使得我们过去把某些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形式、手段、方法当作社会主义来固守;而把某些并不损害社会主义本质的形式、手段、方法当作资本主义而拒绝接受。  相似文献   

13.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系统思考马国钧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新的概括与界定,廓清了几百年来世人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但是,由于学习浅浮和习惯理解,目前有些人对邓小平理论的新贡献仍然...  相似文献   

14.
最近,广州市马列主义研究会召开了一次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理论研讨会。现将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整理如下: 围绕社会主义本质的几个关系问题 雷鸣春(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我们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关键就在于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必须弄清楚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活(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句话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在现阶段,生产力标准同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关系?能不能统一起来?如何才能统一起来?二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现行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5.
高扬共同富裕的旗帜──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初探王至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观,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深化的。只有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集中体现孔庆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年初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的最完整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过渡经济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探讨关柏春原来我们都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后来我们摒弃了这种认识。随后就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有人甚至提出了“商品经济万岁”的口号;现在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了,而且已经被多数人所认同。那么,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就不是完整的,即称不上是“够格”,显然,“够格”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内在要求基本是一致的,都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作出框架式的界定。 一、共同富裕是“够格”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集中体现 列宁曾经指出,“我们要争取新的、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就叫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选集》第1卷第391页)从列宁的论述中明显看出,共同富裕蕴含于社会主义之中。马克思在谈到未来新社会特征时作了一个简明的概括:“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应;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构建和谐社会是实践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的基本形态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最后指出将和谐社会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精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使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而科学地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把握这个问题的关键。那么,究竟怎样正确认识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价值呢?笔者试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