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是婉约词派重量级代表人物之一,其词典雅、精致的风格被后世广为传颂。周邦彦擅长慢词创作,并因其精通韵律,开创了不少新词牌,其抒情手法较为别致,即在抒情咏物中融入叙事情节,并且典故渗入不易察觉,其格律严谨,被后世格律词人所崇拜,誉为"词家之冠"。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在悼亡词的创作上成就最为突出,共存有悼亡词作40余首,词人通过拼接有关爱妻的记忆碎片来描摹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多重凄苦悲凉意象的运用构筑了其词作哀感顽艳、婉丽凄清的风格特质.其多重隐忧与矛盾下的忧郁悲戚的生命体验正是其独特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早年就有了词名。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之痛后,这位坚强的女词人一反"思妇"之风,以柔美的意象、纯熟的技巧、沉着的气蕴抒写着国破家亡夫死之痛,从而成就了她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4.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著名词人,词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怀才不遇的政治愤慨,不受重用、屡遭压抑的凄楚情怀.  相似文献   

5.
纳兰性德作为"清词三大家"之一的词人,以词中情感内容的真实性和艺术表现的哀婉取胜,展示了人间的至性至情。纳兰生于富贵之家,命运却跌宕。或许正是这些曲折经历造就了他的矛盾性格。本人从纳兰性德的性格入手研究其作品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家熟知辛弃疾其人,基本上是从他的词开始的。而我们评价他,也多会用"爱国词人"此类的字眼。而真正的辛弃疾,却是一位披坚执锐、驰骋沙场的虎将,一个大声议政的英雄。他是一个以武起事的将军,却最终成为以文立名的词人。他的一生都在这样的矛盾中度过,本想收复失地、马革裹尸,而朝廷却将他几经调任、不重用,一腔热血全化作了笔端的字句,力透纸背,响彻古今。一文一武,两个境界,难得的是在他身上,这两种境界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达成了统一,并且他达到了凌驾于两者之上的一个新的境界,矛盾的一生中透着不矛盾。  相似文献   

7.
柳永所处之时,正是宋词繁盛时代。作为我国第一位职业词人,柳永以其对女性形象的多样化表现和超越传统的女性观点,开创"俗"词中的一股清新之气。本文对柳词传递出的女性思想观念,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女性学价值进行了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女词人、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特别坚强的女性,许多人曾发表过一些不成熟的批判的观点,我认为,对于一位历史上伟大的女词人,我们必须尽量把她放在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客观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渡酒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自古便是江南才子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有许多骚人墨客,如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欧阳修、词人晏殊等,每过李渡必下马停车,以酒会友,借酒抒怀,留下了"闻香下马,知味拢船"的千古美誉。据史料记载:李渡这座古镇酿酒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读书随想     
王立 《金色年华》2011,(8):41-41
(一) 在阅读的经历中,唐诗宋词乃是百读不厌。如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就深获我心。想那柳永,恃才自负,以为才子词人,自是自衣卿相。他第三次赴京赶考,皇帝宋仁宗圈点放榜时,想起柳永写下的《鹤冲天》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相似文献   

11.
李煜,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本文结合李煜的词作,体会一代才情横溢帝王的悲喜人生。  相似文献   

12.
正北宋第一大V苏轼是个"斜杠青年",段子手/吃货/技术宅/兼职词人。在那一帮当官的文人中,他也是"情商洼地"。元祐元年,丞相司马光去世,葬礼那天正赶上朝廷百官参加太庙大典。大典完毕,苏轼跟同事一起去吊唁司马光,却让程颐拦在灵堂外了。程颐,就是和哥哥程颢发展理学的那位,主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是葬礼的大张罗,指着苏轼说,孔子说了,子哭则不歌,你们这帮人刚刚在太庙大  相似文献   

13.
佟伟达 《现代交际》2013,(12):59-59
南宋词人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著有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而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曲折动人,被称为词坛飞将。本应成为名将却做了词派大家的辛弃疾将他一生的抱负寄托于他的英雄词中,成就了他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美名,也让我们听到了英雄内心的呐喊。  相似文献   

14.
词学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大显学,词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明,尤繁盛于清而发展于近现代。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词一直作为介质为人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宋词的成就在于中国文学在经历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之后,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发展:词人大量增加以及词作大量涌现。宋代涌现出的大批优秀词人、大量优秀的词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15.
柳永的失败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学习诗词,心怀功名用世之志。也是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同时,柳词的内容从市民阶级男女之情到都市生活羁旅行役甚至歌颂显贵自叹生平,同时又是雅俗共享,北宋时曾传"凡有饮水处皆有柳词",本文主要从柳永生平经历、词作、政治来分析柳永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煜、李清照同属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两人的命运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主要探究李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唐可 《老年人》2012,(2):42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35岁的张孝祥在静江知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任上被谗言陷害落职,从桂林北返芜湖,一路泛舟湘江北上,到达洞庭湖。时值中秋之夜,词人感慨万千,写下传诵千古的《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相似文献   

18.
正古代没有现在的化妆品制备工艺,那女人们所涂的指甲油从哪里来呢?同胭脂一样,"指甲油"的原料也是来自于植物,一般多选用凤仙花。元代词人陆琇卿的《醉花阴》中便有这样的描述:"曲阑凤子花开后,捣入金盆瘦。银甲暂教除,染上春纤,一夜深红透。"除了可以做"指甲油",凤仙花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凤仙花属中药范畴,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有抗真菌的作用。对于皮肤浅表的真菌感染(手癣、足癣及灰指甲等),外涂  相似文献   

19.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口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此词写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真实而生动,应为清照早年作品。词的上片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词人没有写她荡秋千时的矫健身影和欢乐心情,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起来慵整纤  相似文献   

20.
正陆羽《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北亭卧》一诗中写道,"小盏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元代词人谭处端更是对茶之妙处钟情不已,"阴阳初会一声雷,灵芽吐细微。玉人制造得玄机,烹时雪浪飞。明道眼,醒昏迷,苦中甘最奇。些儿真味你还知,烟霞独步归。"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中,茶与诗、书、画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