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锋 《天府新论》2018,(2):83-89
“社区”和“窗口”是居委会面对的两个工作界面。工作界面向服务窗口等固定空间转移,强化了居委会“窗口工作者”的角色意识。居委会通过对该空间的控制,掌握了对此工作界面的主动权,但同时也改变了自我呈现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其在居民中的角色印象,消解了与居民互动的温馨色彩,日渐成为悬浮于社区之上的科层化组织。居委会角色回归的路径选择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改造和重塑居委会的窗口工作界面,逐渐淡化“政府在场”的正式权力氛围;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成熟开放的社区空间,为居委会的角色回归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业小区在城市近郊形成规模化聚集区,城市核心区居民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以"居委会辖区"为基础、脱离业主/居民最大房产利益,将物业小区排斥在外的街居制基层社会组织,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性质。社区建设最大的困境在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物业小区没有被纳入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处于一种事实上被"弃管"的状态,导致业主维权和社会冲突不断。面对社区类型、地理分布和人口构成的巨大变迁,基层社会组织应做出相应的变革。应该重新界定社区概念和社区的组织定位,承认居民的私人房产利益,推动以居民诉求为核心的新社区建设运动,重新建构以"居住小区"为基础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三社联动”就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专业社工介入社区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社区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力量薄弱、社区队伍专业化水平偏低、市场力量介入不够等问题。完善“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需要建构“行政、自治组织、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结构,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大力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加强社区与企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社区自治: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复归与张扬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区自治是党领导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我国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经由了一个从自治组织到“准政府”组织再到自治组织的复归与张扬之过程 ,而构筑社区自治内部制度保障的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的创新 ,目前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的创新呈现了从“议行合一”体制向“议行分离”体制转换的趋势 ,且“议行分离”体制下社区自治组织架构在实践中诞生了实体型和虚体型两种发展模式 ,其目标指向都是社区自治 ;构筑社区自治外部制度保障的关键在于在城市基层政府与城市社区之间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式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委会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事实上社区居委会成为了政府的附属机构,其行政色彩浓厚而自治性不足,这实质是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缺位与错位。这种缺位与错位,不仅不能实现城市社区的良好管理,也难以实现城市社区的自治。要改变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缺位与错位的现状,就应该转变城市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并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能力建设,从而理顺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增强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回归社区居委会的应然角色。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居民自治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居民的权利,也是当前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之一。社区自治的组织形式是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和社区居委会通过行使民主选举权、社区事务决策权、日常管理权、财务自主权、拒绝摊派权和  相似文献   

7.
姜胜洪 《理论界》2008,(3):47-48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复杂多样,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舆情相互激荡,大量的舆情存在于社会基层的居民群众中。社区居委会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是社区居民个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主要渠道和载体,又是组织和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进行社会管理和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主体,社区居委会在舆情疏导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法制建设的新阶段。居委会是我国政权肌体的细胞,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因此,把居委会建设好,对于团结、动员和带领广大居民,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已步入"社区时代"。社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群众自治性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与居民的互动关系,是影响社区居民自治发展重要因素。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资源、制度、组织功能、公民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导致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关系异化,未能实现基层民主建设目标价值。本文在构建和谐社区视野中,通过对茂名市岭咀社区走访调查,对该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处理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参与中的互联网虚拟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为智 《兰州学刊》2009,(1):173-175
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数据和对北京城市社区的分析,文章认为在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度较低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推行互联网虚拟社区建设,使社区活动的空间延展至“想象的共同体”,继而又回到现实的社区共同体中,使得更多居民主动、充分地参与到社区中去。互联网社区建设要从居委会和社区居民自组织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同时应该注意虚拟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组织的正式化限度与非正式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机制驱动组织的正式化发展,但由于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的存在,组织的正式化必然存在限度.非正式组织伴随正式组织产生,而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和管理又制约了组织的正式化发展,影响了实际的正武化程度.组织的正式化存在限度,从组织层面看,是组织社会性的特点决定的;从个人层面看,是组织成员具有双重人格决定的.人本管理正是寻找正式化与非正式组织的平衡,通过对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来把握组织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组织结构必须与所服务的组织相适应。基于环境的复杂和流程型组织的特点,采用阶段性组织结构设计方法对流程型组织进行结构设计,是对源于静态组织结构设计的一种突破和尝试。该方法结合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以蚁群算法为主要研究工具,能够使流程型组织的组织行为达到最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组织和政府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二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样的,其行为往往出现冲突,有时候经济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取代政府组织,引起二者冲突的激化.通过对贵州等地的个案调查和理论分析,我们揭示了两种组织替代的转化条件.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当政府的首选为经济目标时,政府组织应尊重经济组织自发演进出来的制度安排,以此来换取行政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关系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华善 《广西社会科学》2007,(8):190-192,F0003
从教育生态的视角认识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协调统一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主体性不强、行政权力被强化是导致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关系失衡的主要因素。构建协调的高校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关系,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平衡原理,确立以学术为本、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大学行政管理理念和机制,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要求人们对知识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更应重视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而传统的高校学术组织不能很好地实现知识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本文从高校学术组织变革的必要性、网络化学术组织的特征和形式、如何有效运行网络化学术组织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建设知识社会下新型的高校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16.
时代呼唤出任务型组织研究的课题,然而,任务型组织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组织形式,在人类近代以来的社会组织化过程中,任务型组织一直与常规组织相伴随.但是,迄今为止,组织理论在这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尚未出现.尽管如此,在对20世纪组织理论的梳理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许多组织理论家都给予了这一组织现象一定的关注.组织理论中关于任务型组织的一些模糊的、不甚准确的论断,对于我们研究任务型组织来说,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苗俊玲 《理论界》2014,(9):19-22
工业社会条件下官僚制组织以其高效、稳定的组织结构特征成为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在其产生初期注重的是组织内部的发展,通过强化自身的方式来规避环境的外来影响。但是在后工业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网络公共舆论的不可控制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原来的通过强化自身的方式来规避环境的外来影响已不能适应对社会的管理。所以当代社会条件下,官僚制组织如何去管理网络公共舆论就成为其当代困境。针对这种困境,官僚制组织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去应对、以合作的方式来从事管理。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组织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组织形式制约着农村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创新农村组织体系势在必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创新农村组织体系应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运行的组织形式着手。  相似文献   

19.
论人民公社体制的组织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人民公社的组织意义作了探讨。认为公社体制是将农村个体经济地组织起来,通过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进行控制的机制。公社体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是社区政权化,社会国家化,虽然保证了国家的强控制,但也牺牲了乡村的自治,造成了国家对社会的过度介入。公社体制下国家对社会的强烈控制,造成了乡村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停滞和混乱,因此,其解体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沈建乐 《学术论坛》2002,(6):140-143
现代人事行政理念认为 :政府部门的人才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优化组合及其这三者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 ,政府部门的人才资源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用。显然 ,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单位都存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优化组合的问题。因此 ,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具有其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