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北宋后期的赋坛,黄庭坚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作家。黄庭坚充分认识到个人修养与辞赋创作的关系,也认识到超越辞赋的创作传统必须建立在继承、融会传统的基础上。他的散体赋或表现道德情怀,或探索艺术人生,见解深刻,情韵悠远,语言精警。他的骚体赋继承并发展了骚体传统,充分展示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道德完善的追求。在艺术上,他的赋重在传神写意,使辞赋中的铺张描写赋予诗意般的韵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辞赋描写心灵感受的功能。他的赋重兴寄、重含蓄,融会传统,自由挥洒而又不逾规矩。  相似文献   

2.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在当时以及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不少人的好评。苏东坡说他“瑰玮之文,妙绝当世”,罗大经、吴之振等称赞他的诗能“自成一家”,刘后村尊之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摩”,连道学家朱熹也说:“山谷诗忒(太)好了”,而田雯、王渔洋和方东树等更许以“凌跨百代”,“独步千古”,可以和杜甫相媲美。但也有些评论家如张戒、王若虚、胡应麟、钱谦益、王应奎等把他贬得很低,甚至斥之为邪门歪道。确实“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解放以后,虽曾有  相似文献   

3.
考察一个民族在某一阶段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公德意识,从这个民族对洗浴的观念入手,不失为切入点之一.沐浴是一种有规律的身体清洗,从社会公德的角度,重要的是去除体味.社会角色越显贵,公众色彩越浓重者,这种需要越必要、越强烈.所以,选择社会名流作为审视对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黄庭坚在宜州期间写下的日记《宜州乙酉家乘》,是其人生最后阶段的真实生活写照.在生命结束前夕,黄庭坚能够按照宋时士人约定俗成的频率洗浴,可以想见其有规律的严谨生活,也可想见其社会意识之自觉.  相似文献   

4.
黄庭坚的一生基本上处在北宋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以至两遭贬谪,最后病死在蛮荒。政治,对于山谷来说是一个悲剧。然而,他平和而又耿介的为人处世和超尘绝俗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在宜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于崇宁二年(1103年)接到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县)的谪命,于是年十二月十九日夜启程前往宜州,次年三月十四日达湖南永州时,将家眷留在女婿李彦明知县家里,约于四月初八、九南下全州,经桂林而后到宜州。清代谢启昆《粵西诗载》卷二十二录有黄庭坚《镡江即事》诗一首。浔江在藤县境内一段称镡江。据此,则黄庭坚去宜州是水路:全州——湘江——漓江——桂江,至梧州溯浔江而上黔江、柳  相似文献   

6.
文夕小说中塑造的“二奶”女性形象在 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具有某种原创性。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上 ,她的小说也显示出独特的视角与别样的深度。此外 ,文夕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值得评说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的"三峡"诗文按时空顺序可分为"想象"中的三峡、目睹中的"三峡"和回忆中的"三峡"三类,其三峡诗文创作题材主要包括思亲怀友、反映三峡风土人情、宴会游记、官场宦情;他的"三峡"诗文具有迁谪的落寞之情、诗词创作简易平淡、散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善用典故等特色,这种创作特色形成与生活的窘迫、环境的改变、心境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在书法理论上提倡“自成一家”,重视“学养韵味”,开创了以禅喻书的品评方式;其书法创作成就主要在行书和草书两个方面,行书中内收外放的结构,狂草中动静相间的章法,体现了作者旷达而深沉的文人性格。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是北宋诗坛上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江西诗派”的宗师。他的诗歌独树一帜,盛极一时,使“宋诗为之一变”,与苏轼交相辉映媲美,有“苏黄”之称。他的诗尽管被最高统治者列为“禁书,不得市售”,但一经传诵,就博得了当时的正直学者的极力赞赏和推崇,习者风起云涌,不自  相似文献   

10.
自唐以来,以诗词闻名于世者并不少见,一般说来,他们的诗作和词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大都基本相同或相近。如温庭筠、苏轼等。但也有例外,如欧阳修就是一例。其诗一反“西昆派”空洞无物和一味追求形式的浮艳之风,重新回到反映现实和平实朴素的路子上来。而其词却承袭《花间集》和冯延已的遗风,大多描写文人学士的闲情逸致、男女相思和伤春别离。从而形成了诗庄词媚的不同艺术风格。李清照走的也是欧阳修他们这条路。她早期的《小重山》、《怨王孙》诸词,在选调择牌、布局谋篇、遣词用意、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明显带有唐、五代词的遗风。《小重山》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就是袭用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文艺观是对马克思、列宁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认为文艺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阶级性,并为一定的政治和阶级服务;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就是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他在诗词创作中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文艺观,并以此实践了其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上的需要就多样化了,艺术上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势必出现纯粹娱乐性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很难以政治标准来评价其高下优劣。因此,毛泽东的文艺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素,字挥孙.一字穆如,号婴公.江苏丹阳人.生于1878年,卒于1945年,享年69岁.张素自小天资颖悟,过目成诵.九岁时,其父教唐诗至“即从巴峡穿巫峡”,张素立即应和“直把杭州作汴州”.稍长,负有文名,县试第一,考中秀才.27岁时,他考中光绪壬寅(1902)科举人.此时,张素尤喜吟诗.由于缺少生活,诗作往往“不谐于弦,单调拘缀,动乖乎律,辞与意相违反,长与短相杂糅.”(《<瘦眉词卷>自序》)遂焚烧了自己的诗稿,“停楮辍笔”.科举废,又继续入南菁书院深造.涉世便在上海《南方日报》及《新闻报》社工作,后经丹阳籍同盟会会员、南社主要骨干之一林力山介绍,参加了柳亚子等人发起成立的南社.《南社点将录》称其为“天退星插翅虎”.后应友人邀请,到辽宁、黑龙江工作,在哈尔滨与泉圹连、孟秦同主办《远东日报》.因父丧返归故里,续修家乘,  相似文献   

13.
秦观早年深习赋的创作,总结出了一套作赋的理论。他的赋论深刻地影响了其诗词的创作。本文从炼字、炼句、用典及声律四个方面论述了秦观婉约词风及"女郎诗"均受其赋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沅君不仅是20世纪初重要的新文学女作家,而且还留下了大量不为人所知悉的旧体诗词作品。在强调文学的抒情性、纪实性、社会性等错综矛盾观念的影响下,她的诗词创作总体上呈现出新旧文学创作之间的连续性与开创性,具体表现为突出的纪实性、鲜明的阶段性、意蕴的多重性、形式的实验性等特征。梳理这些诗词作品,既可还原冯沅君诗文创作的全貌,亦将真切感知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前半期,身为知识女性的冯沅君之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从散见于他人著作中的曹雪芹诗词以及<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诗论,分析曹雪芹的诗词创作理念,认为曹雪芹的诗词创作理念主要体现为内容清新自然,不应艰深晦涩;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应为"韵所缚";情景交融,以"真"感人;要"善翻古人之意",创新、继承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指出曹雪芹既是一位卓越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成就非凡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文艺观是对马克思、列宁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认为文艺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阶级性,并为一定的政治和阶级服务;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就是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他在诗词创作中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文艺观,并以此实践了其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上的需要就多样化了,艺术上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势必出现纯粹娱乐性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很难以政治标准来评价其高下优劣。因此,毛泽东的文艺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隋自更在反映海军题材的版画作品中,努力将传统的表现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他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早期的《水兵系列》以人物为主,用一种近似符号化的形象与单纯的色彩来构成画面,《哨兵》、《警报》等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装饰味削弱了画面的表现力,具象的因素束缚了形式感的发挥,表层的东西多一些。随着对军事题材创作现...  相似文献   

18.
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散曲最富盛名的时期。在众多散曲作家中,张可久的散曲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从内容到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创作题材广泛,感情深婉,雅俗相谐,本色自然,清丽蕴藉,且极富表现力。张可久是元代散曲文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独特的曲风,对散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后来的词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黄诗的版本与流传在宋代文坛上堪执牛耳的黄庭坚诗文,对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的禅林文学和汉文学也曾产生过很大影响。时至今日,保存在日本国家藏书馆和几大文库中的宋、元、明、清各代黄庭坚诗文刊本,有近二十种之多。其中宋版有三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藏于内阁文库的《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外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典诗词在唐、宋两代取得了辉煌成就。后世文学史家对于清代诗词的评论,遂常常贬多于褒;而对于清代满族作家的诗词,除纳兰性德之外,其余更极少提及。显然,这与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尽相符。本文试图发掘、探讨一下清代满族作家运用汉文创作的一些诗词作品,以使读者看到这里也有着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