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工资制度作为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有关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原则、办法的总称。建国以来,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使工资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尤其是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工资的激励力度,激发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在工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1993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的工资制度改革,与我国解放以来历次工资制度改革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分别建立起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正常增长机制。新工资制度实施以来,正常晋升职务工资档次工作于1995年、1997年10月1日进行了两次。1997年7月1日调整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标准。在职人员在实施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同时,离退休人员也相应地增加离退休费。调整工资标准和两次正常晋升职务工资档次,退休人员每次都统一按20元增加。正常增资机制的建立、施行,表明新工资制度已入轨运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1985年,国家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了等级工资制,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这一新的工资制度.突出了职务和责任,考虑了年功长短,兼顾了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将过去繁杂的工资等级和标准进行了归并简化。通过这次改革和近年来的三次工资调整,使机关过去十分严重的职级不符、劳酬脱节现象有了改善,广大职工的工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劳动学会以及在首都的部分报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组织了改革工资制度的理论讨论。大家就改革工资制度的指导思想、改革的方针和原则、新工资制度的基本轮廓以及改革的实施步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关于现行工资制度和工资工作中的问题大家认为,现行工资制度,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五年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全面改革,至今已有两年多,对它的效果以及不足进行基本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三年工资制度的改革,突破了原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单一的工资制度模式,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今后在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中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尽快建立新工资制度的正常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工资与物价的关系;正确处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及国家机关人员的工资关系;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刘曼元,张卫锴,符得团为了很好地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使刚刚建立的工资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工资的职能,结合1993年调资实践,我们想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以求获得一些共识。一、工资总额的控制和工资差距的掌握问...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将从改革工资制度入手点取三项措施,充分实现人才价值。简化工资结构,建立以职位为核心的工资制度。以职位定待遇,一个职位一个工资标准,辅以适当的工龄补贴和岗位津贴,每年随经济增长和物价情况调整职位工资标准。放开搞活事业单位工资,强化激励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对工资总额实行宏观控制,各事业单位享有较大的工资分配自主权,调整工资结构,增大活工资分配比例。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工资管理水平。成立全市统一的工资管理机构,对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进行直接核定,简化工资审批和发放环节。(摘自《组织人事报》)…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是国民经济分配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范畴.研究并解决好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问题,使之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3年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工资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较好地解决了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但是从改革的深度来要求,仍然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加以解决.目前来讲尤其是事业单位“活工资”用活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探讨尚丽娜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改革。回顾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进程,研究改革中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任务。下面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一、特区工资分配体制的改革深圳经济特区在创办初期,基本上沿用的是内地的高度集中的工资分配体制。随着不断增多的外商到特区投资办厂,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工资分配形式,而且,原有的分配体制已经愈来愈不适应特区的经济发展了。1982年开始,深圳特区的一些合资企业采用了新的工资形式。1983年,特区九个国营企业和一些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了工资改革。到目前为止,不仅国营和集体企业,而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进行了工资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具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双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势必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工资改革,实质是按照工资决定市场化要求对工资模式的重塑。工资模式,则包容了工资分配的主要机制和基本规则。要顺利推进工资制度改革,不可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工资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一企业分配的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节劳动力市场;企业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务院于1993年10月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进行改革。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基本内容是:机关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外)实行职务级别工资制度(简称职级工资制)。职级工资制按不同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其中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职级工资构成的主体。职务工资按工作人员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是职级工资制中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级别工资也是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级别按工作人员的资历和能力确定。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国家分务员暂行条例》已明确。公务员级别共有15级。一个职务对应若干个级别,上下职务所对应的级别相互交叉。如科长、主任科员对应12级至9级;副处长、副县长对应11级至8级。这里12级、11级分别为科长、主任科学员和副处长、副县长的最低级别,9级、8级分别为科长、主任科员和副处长、副县长的  相似文献   

14.
事业单位本身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人员的劳动主要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证与综合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分配,对分配大局的稳定和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至关重要.1993年的工资改革将事业单位的工资与机关相分离,根据事业单位各行业不同的特点,实行了不同的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方式改革后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作出新规定。 规定指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工资发放方式后,随着支付工资所得单位的变化,其扣缴义务人也有所变化。凡是有向个人支付工薪所得行为的财政部门(或机关事务管理、人事等部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均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相似文献   

16.
工业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是物质利益分配关系的重大调整,也是微观经济领域改革的热点。对企业工资改革如何评价,如何进一步改革微观经济领域的初次分配形式,建立比较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工资改革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工业企业资工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的演变过程: 1、实际上我国的工资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恢复奖金制度为发端的。当时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奖金一般是按工资总额的5%提取的,以后改为奖金从企业留利中提取,于是试行从奖金入手改革工资制度。在这一时期,企业职上的个人收入基本上是标准资工加奖励工资两部分。这种做法,提高了职工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但是,这种工资分配形式上的改革,还是从原有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工资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未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鉴此,必须大力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一套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真正把职工个人收入与工作实绩直接挂钩的工资制度。在推行工资体制改革中,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 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任务是要在工资制度和价格改革上迈出重要步子。工资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现行不合理的工资制度,逐步消除工资分配中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积弊,初步建立起能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新的工资制度。为什么要把消除平均主义积弊作为工资改革的重点呢?因为我国现行工资制度中的最大弊端就是平均主义。这种工资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职工队伍本身建设的需要,严重阻碍技术的进步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工资制度改革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现在,工资制度的改革已经到了进一步统一指导思想、明确改革方向的时候了。关于国营企业、事业和机关等单位工资制度的改革,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他指出,要“逐步改革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使职工收入同社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好坏和个人的劳动贡献密切联系起来”(《政府工作报告》单行本第25页)。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认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指的是改革工资制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就是说,现行工资制度中的主要矛盾是劳酬不符,多劳不能多得,少劳未必少得;  相似文献   

20.
工资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如何把工资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报酬与其实际贡献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工资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仅以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为例,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贴发放问题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