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章忠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1):58-64,156
在尼采宣布“上帝已经死了”之前,黑格尔就已揭示出,在苦恼意识中“上帝本身已经死了”.然而,黑格尔借助于理性自我和解功能,使上帝在“实体即主体”的理性视界中得以新生.黑格尔对苦恼意识的解构与超越,一方面彻底改造并超越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知性二元论的对立、抽象、片面与虚假性,在绝对唯心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与神、人与世界的和解;另一方面,黑格尔的超越却因其极端的逻各斯中心论对神性与人性的肢解,其合理性与合法性遭到现当代哲学家的质疑,倍受批驳和抛弃.然而,与他揭示出在苦恼意识中上帝已经死了这一可怕的事实相比,更为可怕的是,黑格尔为上帝的辩护、使上帝复活的劳作,却真的消灭了上帝.这样,黑格尔便与上帝之死,甚至也与后现代性勾连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孔明安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23-29
本文在研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的重点分析,以探讨自我意识概念的重要意义及其不足.具体而言,依据黑格尔对自我概念的阐发逻辑,本文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概念简化为如下三个命题:自我意识就是意识,自我意识即真理,自我意识是自我确认.这一个过程既然是意识作为精神现象的展开过程,也就是自我意识逐渐摆脱主客体的直接对立,进入到以意识自身为对象的内在完善过程和形成主体间性的过程.经过如此演化的自我意识,达到了自我意识完善的状态,进入了理性的境界.自我意识剩下的任务就是外化,以及在更高阶段的理性的实现过程,即绝对理性.本文认为,虽然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理性在黑格尔那里占有绝对崇高的地位,但自我意识的结构及其理论缺陷也预示了以自我意识为代表的理性哲学具有的脆弱性特征,它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自欺结构,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最后,本文试图指出,黑格尔过分夸大了自我意识的能力,而对自我意识形成的复杂性却考虑不够,这为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以及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批判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后现代哲学正是从理性的脆弱性入手,进而演化为一场反对黑格尔意识哲学的后现代运动. 相似文献
3.
薛玉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2):53-55
本文从个体归因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认为自我同一性源于身体自我,是一种多维立体的动态结构,渐次在心理发展中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道德感、责任感与价值取向作为结构子因素形成类生物分子水平运动,并围绕价值取向融入结构大运动中。 相似文献
4.
潘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6-43
自我意识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核心问题,它是告别意识而步入理性精神的过渡阶段与中介环节。面对纯粹思维与个体性如何统一的难题,斯多亚主义无视个体性存在而直接返回自我内心世界,怀疑主义则在承认外在他者的前提下又不断否定他者,最终陷入"为了怀疑而怀疑"的二元论、不可知论。虽然苦恼意识自觉地意识到并努力融合两极之间的差异,包括宗教神秘主义转向的努力尝试,但仍无法克服自我意识的同一性难题。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从逻各斯中心主义立场来实现理性自我和解的做法,强调从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并从实践的途径克服与扬弃苦恼意识的苦恼,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5.
自我评价活动和自我意识的自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新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5):85-91
自我评价就是主体对自身的评价活动,可分为个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和群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自我肯定以“我是什么”为前提,以“我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为基础。自我意识既有“个体”形态,也有“群体”形态。与自我认知相比较,自我评价对于自我意识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意义更大。自我评价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孟彦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4):35-42
在20世纪20年代前,黑格尔在法国几乎没什么影响。20年代之后,随着让·华尔和亚历山大·柯耶夫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读,尤其是对第四章“自我意识”的解读之后,欲望和苦恼意识构成了20世纪法国哲学的两大主题。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两个主题考察黑格尔对法国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精神的苦恼源于自我意识的分裂及其与他者意识的对立。那个外化的自我意识沉沦于世并以物化意识和理性意识的姿态同人相疏离。社会系统是自我意识寻求外部确证的产物,但它却作为一种外在性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系统的片面发展催生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情感淡漠、虚无主义等现代性病症,造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面异化。“返乡”的自我意识必须摒弃物化和对立化的思维模式,在实现内部确认与外部确认相统一的同时,构建物质与精神、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目前还只局限于医疗护理活动中的自我护理理念,运用到大学生群体,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护理意识与其健康水平的正关联分析,探索大学生自我护理意识的心理构成和建构路径,以此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层次和健康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9.
对乒乓球教学课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进行了探讨,并在学生的授课中进行尝试,论述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对学生学好技术动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国英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5):13-21
本文以萨特的早期文献为依据,探讨了萨特思想得以形成的基础和过程.年青萨特通过研读胡塞尔的现象学,澄清了胡塞尔现象学与康德哲学在主体课题上的重要分野;进而又通过对胡塞尔的超越论的自我思想的批判,推进了早期胡塞尔的非观念论现象学的进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非自我论的意识概念,从而为他后来的存在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闻戈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112-114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自我接纳程度不高,对自己的评价较片面、轻率和幼稚,而对他人评价较真诚、直率,观察和评价别人的能力有所提高,对评价反应日趋成熟和分化等现状和特点。针对这些现状和特点,我们应帮助大学生拓展生活范围,增强生活体验,建立切合实际的理想和抱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且要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靠努力地学习和勤奋地工作才能获得咸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精神上的独立性,逐渐地学会自我接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职业生涯探索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对6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职业生涯探索、核心自我评价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呈两两正相关关系;职业生涯探索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调节领悟社会支持,影响职业生涯探索,进而影响大学生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由此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影响路径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个体中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孙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119-121
学生档案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作为自我评价的主体,学生并不能积极充分地参与到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中去,从而使其所具有的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受到了限制。文章探讨了教师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建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112-114
信息时代编辑工作越来越走向复杂化,其对编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推动学报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报编辑就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我提升的意识,应成为当下每一个学报编辑的主动选择。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是编辑强化自我提升意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护理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延伸,护理人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适应医疗市场化的要求,同时充分体现护士自身价值,保护护士正当权益,本人认为护理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而又为时紧迫的,就此从以下几点进行分述。1服务意识是自我防护意识的基础随着医院走向市场,良好的服务是医院是否有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与医院的对外形象密切相关,而且医院的竞争能力与… 相似文献
17.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2):19-2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广州市3所中学806名学生为被试,以自编的《青少年环保意识问卷》《青少年自我和谐问卷》以及多种心理健康量表为工具,对青少年环保意识、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青少年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良好;2)青少年环保意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心理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自我和谐在环保意识影响心理健康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静涛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主要从青年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内涵和作用等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剖析,并分析了大学生自我评价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对大学生自我评价教育引导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自我评价既包括对现在自我的评价,也包括对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评价.为了维护和提升现在的自尊,人们积极评价主观近的过去自我,消极评价远的过去自我,特别是在重要的特征上;并将积极的过去自我知觉为近的,消极的知觉为远的.主观近的过去自我直接影响现在的自我评价,远的对现在的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小或有一种对比效应.对将来自我的评价,也是为了提升现在的自尊,将来自我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的主观时间距离知觉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该领域的研究可向密切关系、特殊群体的时间自我评价模式拓展,验证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跨文化的普适性,并深入探讨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贾迪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6-128
自我流放意识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主题。《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个人自传性质的小说,从这部小说的情节设置、主人公设置和文学语言特点,可以充分显现村上春树的自我流放意识。这种自我流放意识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