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学国 《河北学刊》2004,24(1):67-71
"存在论区分"和"二谛"分别是海德格尔和大乘佛教哲学的基础性概念.本文作为一种对话式的比较,通过揭示存在论区分的佛学意义以及二谛论的存在论区分意蕴,力图使两种思想达到相互理解和沟通.一方面,海氏对存在者与存在自身的区分,就是"有"与"无"的区分,其基本精神与佛教二谛论的"空"、"有"之辨一致,也旨在克服对"有"的执著而达到对"无"的证会.另一方面,二谛论也是一种存在论区分."空"也是存在的本质和真理,也包括对形而上学的解构,"空"作为"无住",还与海氏的"无化"(自由)一致.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无"的理解不同.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2020,(4)
《吕氏春秋》以"性命"和"精气"为"生"(生命)的本原。此"性"为"生质"之义,不同于道德性的定义。精气说很好地解释了"精神"的来源问题。《吕氏春秋》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吸纳了性命说和精气说。《吕氏春秋》的生命哲学集中在本生论、贵生论、重己论、形神论和养生论上,集先秦生命哲学之大成。其目的首先是为了全生、身心健康和长寿;其次是为了满足政治的需要,确保统治主体("人主")的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吕氏春秋》特别注重对情欲(声色滋味和富贵权势)的控制和调适。它提倡贵生、重己的生命哲学,与政治有一定的关系。儒家也讲本生、贵生、重己和养生等观念,但与子华子、《吕氏春秋》的解释不同。儒家肯定"义"高于"生",而不是相反。可以说,《吕氏春秋》是秦汉生命哲学的前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哲学思潮的核心话题由两汉的天人相应转变为魏晋有无之辩,其所依傍的经典文本也由《公羊春秋》转换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经典文本为哲人智慧觉解的文字载体,哲学家可以选择某些与自己价值观念相近的、可借以发挥自己哲学思想的文本,以开出文本的新思维、新内容,建构新的理论思维体系。"三玄"为玄学的玄虚放达提供了依傍。玄虚是指冥默无有的虚无之学,放达是指外在的恣情任性、不拘礼法的形式,也是指内在的一种精神境界。"三玄"为有无之辩提供了文本依据,无论是贵无论,还是崇有论,都从中开出适合其思想的资源;为名教与自然的分合之辩之所需;为得意忘言方法、绝言超象境界的论辩提供了方法论和体认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常柱 《兰州学刊》2007,(7):35-38,116
社会契约论作为逻辑设定的国家学说给西方乃至全世界的政治哲学带来了深刻影响.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的根源,更与《圣经》"约"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圣经》"约"的精神养育了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彰显了《圣经》"约"的精神.古典社会契约论强调人类的理性本质,突出人的平等与自由的权利,而所有这一切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以下简称《评》文)一文,不仅仅是政论性的,同时还是他初步形成的哲学观的实际运用。在这一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进一步地具体化了,其中最富成果的,是他把哲学的自由精神与真理的实际探讨联系在一起。哲学特征是精神的自由,它的目的是去发现现实世界的真理,并转而运用获得了的真理去作用现实。哲学失去了精神的自由,就无从探讨隐藏在现象背后深处的现实世界的真理;哲学失去了探讨真理的功能,它征服世界的作用就会自行泯灭。因此,捍卫哲学的精神自由,批评对哲学自由精神的种种限制,以实现哲学探讨真理之目的,就构成了马克思的这篇《评》文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中有关僧肇《不真空论》与玄学在物之"有无"问题上会通的观点进行了检讨,认为唐君毅对《不真空论》的主旨存有较为明显的误读、误解。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自由问题,是一个关涉到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实质及其当代性价值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实践之通向自由、形而上学的解构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与行动主义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种与自由不相兼容的决定论或预言论,而是向自由敞开或包含了自由维度的一个开放性的科学理论结构。澄清这一点,对于我们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诸如受动性与能动性、事实与价值、实证科学与规范科学等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允熠 《文史哲》2005,1(3):18-25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philosophy之“实”。纵观西方近代哲学史,欧洲的两大主要哲学思潮即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沿着反黑格尔主义或曰“拒斥形而上学”的向度发展的。在“重建形而上学”的诉求中黑格尔的幽灵再现,未来的哲学将是“人类形而上学”或曰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字源上考察,"道"原初内涵为道路,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道"的概念、范畴群,并在哲学层面有了天道与人道之关联。"有"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有"意识之诞生最早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是为持有、拥有,后发展为存在、存有。"无"意识之出现晚于"有","无"在字形与义理上均与"亡"、"無"、"舞"有密切联系,"无"之本义是指事物或现象"没有"或"不存在"。从字形与意旨两方面剖析"道"、"有"、"无",显示出它们在源头上就具有密切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在海德格尔1928年夏季学期的讲座《从莱布尼兹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中,“自由”成了核心关注之一,对于他整个思想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这个讲座从自由与命运、必然性、合法则性、约束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出发来理解自由,把自由规定为超越性和成为根据的根据,用它来统一作为“元存在论”(即作为逻辑学之形而上学始基)的哲学和《存在与时间》中的基础存在论,并试图从作为绽出统一性的时间性来解释这种自由的源起。这样的自由观念一方面与《存在与时间》一脉相承,另一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差别,成为海德格尔突破《存在与时间》之困境的一条新路,从而与其思想的“转折”有着根本性的关联。也正因此,这个讲座中的自由观念一方面更彻底地突破了西方传统,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其“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新儒学将儒学加以哲学化的特点之一,是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深度关涉。这种关涉有时是显性的,例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时是隐性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其共同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周易》的形而上学化的诠释。这与20世纪西方思想的去形而上学化趋向形成了鲜明反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去形而上学化就是不可商榷的、而现代新儒家哲学使得中国哲学再次落伍了。但是无论如何,一方面,旧形而上学确实是“无本”(无源)的,其对《周易》的单纯哲学化、形而上学化诠释确实是颇成问题的;另一方面,去形而上学化尽管同样偏颇,然而确实敞开了重新发现本源,从而重新诠释《周易》、重建中国哲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姚丹 《船山学刊》2012,(3):91-95
老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道论。而与道密切相关的就是"有""无"问题。老子论"有"、"无"可分为两个层面:道体的有无和现象界的有无。其中,包含三个重要的观点,即有无统一、有无相生和有生于无。它一方面阐明了有无的相生与统一,成为中国古典美学虚实说的源头;另一方面又以虚无为本,对中国艺术创作中崇尚虚境的审美理想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为了实现对"虚无"的道的体悟观照,老子提出涤除玄览,也是后世主张虚静的审美心胸理论的源头,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小枫 《江汉论坛》2014,(3):120-126
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英国自然神论学者亦被称为"自由思想者"或"异端思想者",为了争取"自由"表达自己的自然哲学思想,他们讲究采用隐微/显白双重写作手法,对随后兴起的启蒙运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托兰德作为自然神论的代表人物写下了著名的《掌管钥匙的人:论显白和隐微哲学》一文,凭靠出色的古典学功力表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双重写作传统,成为西方文化史上第一个表述这一古典传统的学者。通过考察托兰德的"自由思想"与他关于双重写作的论述的关系,我们力图探究西方启蒙精神的哲学起源。  相似文献   

14.
奥古斯丁意志哲学的出场导源于他对摩尼教"恶的来源"问题的辩驳,它是奥古斯丁基督教(道德)哲学体系的理论前提。自由意志理论包含着两个向度:一是自然理性向度,二是神学恩典向度。神学恩典向度是自由意志理论的建构前提。在《论自由意志》文本中,奥古斯丁由于着力解决"恶的来源"问题而忽略了对神学恩典的细致阐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定神学恩典向度的存在,恰恰相反,自由意志理论的建构正是基于神学恩典向度。为了纠正其在《论自由意志》文本中对神学恩典向度的忽略,在《恩典与自由》中,奥古斯丁理论上将神学恩典从"隐"之状态中凸显出来,并彻底与贝拉基派划清界限。从《论自由意志》到《恩典与自由》,奥古斯丁自由意志理论神学恩典向度具有前后一贯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近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及其所固有的缺陷。同时对"实践反思"和"现象学反思"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先做出一般性的概述,分别从哲学思维"何所思"(哲学对象的变革)和"如何思"(思维运思方式的变革)这两个角度,考察"实践反思"和"现象学反思"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具体内容,并揭示二者分别是如何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通过对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考察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对当代哲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是如何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揭示了它们之所以能够作为现代哲学之启蒙的一些内在特质及其对当代哲学的主题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易传》“生生”学说对中国新哲学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传》"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哲学建设以来,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张岱年的综创论、方东美的生命哲学、张立文的和合学均在继承《易传》"生生"学说的基础上,构建起各具特色哲学体系,展现了中华文化刚健的创造精神,指引了中国哲学重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 "精神现象学"这个书名,在当时是颇有时代感的."精神"(Geist)一词,是18-19世纪之交流行的一个时髦概念,尤为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文学所看重,也为黑格尔所钟爱.在《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一文中,黑格尔谈到作为两条形而上学原则的"精神与物质"在哲学传统中的对立.自然哲学和理智哲学的任务就是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同一性,因为自然对这种同一性浑然不知,而它在精神中已回到自身.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发动了突破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是学界普遍认可的基本结论,但是对其哲学革命的发生路径和方式却是众说纷纭.吴晓明教授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基础入手,澄清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性质问题,并将全部现代形而上学立足其上的基本建制指证为通过主体性之被规定的"意识的内在性";马克思对意识内在性的瓦解过程,正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过程.对于吴晓明教授指称的马克思贯穿并瓦解"意识内在性",郝亿春先生于<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发表的<马克思哲学中的"意识的内在性"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商榷.然而在笔者看来,郝先生对马克思哲学革命与意识内在性问题之关联的理解存在诸多谬误.由此,笔者特撰本文与郝先生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西哲学对形而上学的问题意识和路径各不相同。西方哲学将之阐解为从知识达到价值与意义世界的问题 ,走的是转识成智之路 ;中国哲学将之视为形上智慧的呈现与实现方式 ,走的是由智化境之路。然而 ,“转识成智”和“由智化境”分别是人类理性探究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的展开环节。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包括本体论与境界论 ,未来的形而上学应当是两者之合。中西哲学之争将由此趋于融合 ,达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龚培 《船山学刊》2014,(3):133-138
《周易》哲学正式确立了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其"一阴一阳之谓道"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形而上学母题,所以《周易》哲学是古代中国的文化核心,纲领着整个中华文明的从精神到现实的各个方面。《周易》哲学与诸子百家的关系是全方位的,成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活的灵魂"。儒法道兵墨农医,无不鲜明地展现出《周易》哲学的精神气质。道家的"负阴抱阳",儒家的"仁义之道",兵家的"虚实之谋"等等,都是《周易》哲学的百家诠释。尽管诸子家家殊异,各个不同,但都是《周易》哲学的专门化发展,这种统一性展现出《周易》哲学中的强大的辨证力量。从历史上讲,《周易》哲学是百家之"母";从哲学上讲,《周易》哲学是百家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