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下称通胀)压力逐年加大,国人因此优心忡忡。我国通胀何以持续多年,日益趋重呢?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农业滞后型”通胀(又称“农产品短缺主导型”通胀)是我国通胀的明显特征。而农业基础虚化,农业投入弱化,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和农产品供求矛盾激化则又是其症结所在。这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所告诫的那样——一、九十年代中国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通胀是个国际性问题,而近年我国通胀是有其自身特殊性的。即通胀与农业、粮食有很大的关连,农产品短缺价扬成为通胀的主导因素。1994年的严重通胀更是这种主导因素的连锁反应,农产品价格急剧爬升成为一系列物价上涨的“带头羊”。1994年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价格上涨35%,在整个物价总涨幅中占60%左右。涨势尤甚的是1994年一至三季度.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9.2%,粮食上涨62.8%,油料上涨72.5%,猪肉上涨94.3%,蔬菜上涨55.4%.农产品价格如此高涨,不能不说明我国通胀的特殊性为农业滞后及农产品短缺所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即人们生活消费有50%以上的支出花销在食品方面.因此,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价格上扬幅度无疑是人们感受高通胀的“压力表”.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年来工业品消费市场与农产品消费市场相比,其价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程度究竟怎样?控制通货膨胀还有哪些压力?通货膨胀与我国证券市场有哪些内在关联?这些关联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影响?这是各方面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一、目前我国通胀的产峻态势1994年,我国物价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征:一是物价以明显高于往年的水平上涨,始终保持1988年以来多年未有过的高水平。通胀率自1988年以来分别是:1988年为18.5%,1989年为17.8%,1990年为2.1%,1991年为2.9%,1992年为巴4%,1993年为13.0%,1994年则高达21.7%。二是商品价格上涨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份以来,福建省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呈现八大特征。影响价格上涨主要有农产品供需与成本上涨、国家政策、国际大宗商品持续走高、市场游资炒作等因素。初步判断福建省2011年物价仍将呈上升态势,上涨幅度将呈前高后低走势,持续通胀的风险降低。建议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供应;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国际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波动变化还受到一些非传统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日益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的瓶颈制约;农产品的金融化趋势日益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变化的放大器;农产品的能源化趋势日益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变化的助推器;农业产业链垄断势力的形成和增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步入新一番上涨周期,一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助长了通胀预期,同时,推高了CPI涨幅,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大大超过PPI和CPI涨幅,冲击普通群众生活,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基础成本高,农民具有天然弱势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率曾达到82.38%。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农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坚定不移地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及特殊群体,给予适当补贴,而不能用压低农产品价格来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大省必须牢固树立多产粮食,多做贡献的思想众所周知,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品,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其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问题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是好的,供求大体平衡。但从长远看,我国农业既面临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巨大需求压力,又面临着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的严重制约。1978年到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近7千万亩,而人口则增加了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山  李国祥 《河北学刊》2008,28(1):138-141
2007年的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却在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出现了持续走高的现象。中国农产品供需格局上出现的这种新变化与一些长期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尤其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农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以及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短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展望未来,政府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即平衡好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定农产品市场;恢复和提高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防止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后的大幅度回落;保护小规模养殖户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加注重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来合理保护耕地,等等。  相似文献   

8.
一 1、农业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跨入九十年代,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时期,面临新挑战:首先是人口起始基数大,增长惯性强,潜在威胁重。人口正以每年1600万的惊人速度增长,使得我国每年52%的新增粮食和58%的新增消费用于满足新增人口需要,人均占有耕地从1949年的2.71亩下降到1988年的1.35亩,下降幅度达50%,庞大的人口数量通过对粮食、衣着等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需求而转化为对土地、淡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沉重压力。二是农产品供给短缺趋于扩张。当前我国处于需求结构急剧变动时期,在相当长的阶段内食品需求将持续增加。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人均千斤粮是一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作为自然资源产品之一,是价格结构调整中的重要部分,我国农产品价格自1979年大幅度提价以来,1978~1987年农副产品收购价年均递增7.9%,比1950~1978年的增幅提高了5.1个百分点,粮、棉,油单产年递增速度也相应比1950—1978年的增幅提高了。但由于1984—1987年期间主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超过了这一期间粮、棉、油等农产品收购价的上涨,结果造成1984—1988年粮、棉、油单产递减0.2%、4.8%和1.6%。因此,要增加农产品的供给,仍然有必要继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从长期的观点看,农产品价格只会提高不会降低。为了不使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需要相应提高农业税。其次,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包含着价格结构的变动,因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我国的物价上涨幅度很大,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今年1—9月,全国的商品零售和居民的消费价格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20.9%和23.3%,其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4%,农村上涨21.5%。9月份,粮食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了59%,肉禽48.6%,蛋类20%,水产20.1%,青菜55.5%,饮食业34.1%。预计,1994年的零售物价总指数将达到21%左右,超过1988年的18.5%,成为建国以来物价水平上涨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一、通胀及通胀社会承受力的含义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在2%以内,一般不称为通货膨胀,因为社会在货币经济条件下,只要经济有所增长与发展,要使物价绝对稳定而不上涨是不可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超过了2%,便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们还根据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不同幅度,认为2-5%以内为温和的通货膨胀,5-1O%以内为高通货膨胀,超过IO%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超过20%就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已由过去的产品短缺变为如今的产品过剩,农产品的竞争将由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转向品质和特色的竞争。为此,发展区域农业特色经济,推进农产品差异型竞争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贯政策。新疆已连续十几年获得农业生产的丰收,而且经过多年努力,农产品日益丰富,农村市场活跃,农牧民收入提高很快,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但1994年粮食比上年减产,且减产幅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年,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粮食供求平衡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新疆粮食供需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种植结构调整逐年加快,粮食面积调减较多 新疆种植结构调整不是从1994年才开始,而且几年前已进行,只不过1994年调整幅度放大了。从1990年开始逐步压缩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据统计,新疆粮食播种面积由1989年的2745.56万亩,下降到1994年的2234.25万亩,下降幅度达18.6%;其中小麦由1989年的1785.34万亩,下降到1994年的1280.15万亩,下降幅度达28.3%;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89年的1152.23万亩,增加到1994年的1753.26万亩,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的关联许经勇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从1993年3月开始的。当月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10.2%,此后虽然在其变化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回落,但总的趋势却是上升的。到1994年2月,零售物价总指数一跃达到20.6%。1994年1...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虽为传统农业大省,但长期为农产品短缺所困扰。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出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喜人……  相似文献   

16.
一、农产品比价复归的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价值,旧中国形成的剪刀差虽然在逐渐缩小,但一直存在;二是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粮、棉、油特别是粮食价格长期处于“谷底”。1979年,国家分别提高了粮食、油脂油料、棉花、生猪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为25.7%,其中粮食收购价提高30.5%,油脂油料提高38.7%,棉花提高25%。这使以上两个农产品价格问题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以后几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又进一步提高。与1978年相比,198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53.6%,其中粮食和棉花收购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趋势基本面成为预测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基准,而基本面分析则需要置于合适的历史阶段。文章利用1990—2021年全球农产品价格与市场数据,分析了农产品市场运行的阶段性规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其中,中国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粮食储备形成的“水坝效应”对全球农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该作用将继续维持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价格稳定。文章为当前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提供了增加中国因素的分析框架,更好地解释全球农产品市场的趋势基本面。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对全球农产品价格的支撑作用是以福利损失为代价的,加之疫情可能带来的行为不理性,对此,文章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价格机制作用及调控李玉宝农产品价格机制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调节、示向功能,除具有价格机制的一般定性外,还受到农业这一特殊产业和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制约。把握农产品价格机制作用的特性,正确施实调控手段,是保护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1984年后,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88年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3%、4·3%和15·9%,比1984年下降的幅度更大。农产品短缺的信号频频传来,终于使国人猛醒过来,我国农业已陷入了严峻的困境,前途令人担忧。但是,农业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国人却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主要症结是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过程中矛盾尖锐化的结果,①有的说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没有理顺;或者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经营规模过小;②还有的认为是农业生产条件的人为破坏,③等等。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环顾一下世界,进行国际比较,便不难发现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投入太少,农业失去了基础地位。我国农业陷入今天的境地,是掠夺性经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农产品价格保护的两难选择(一)支付保护成本困难重重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改革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困难重重,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央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增长,1979~199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0.6%,略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快,高达11.2%,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差0.6个百分点,而1991~1995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和17.2%,两者相差0.9个百分点,由此造成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