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国金  张镭 《东岳论丛》2006,27(3):95-98
宪政的基本要素为民主、法治和人权,社会主义宪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提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宪政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针方略以及“政治文明”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目标,从而在宪政理念与原则、民主政治建设、国家制度与国家统一诸方面,全面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因此,研究江泽民对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这一基本方略,既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精华,又批判地吸收了现代西方各国的治国经验,同时又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田苏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一直工作和战斗在晋冀鲁豫边区,这是他思想理论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党的政策和策略,围绕对敌斗争这条主线,在根据地政权建军设、经济建设等诸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富...  相似文献   

4.
<正>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系统形成的,是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个思想对于指导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日战争不仅要驱逐日本侵略者,而且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历史性任务。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其中经济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党和人民看清中国革命的前途,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参加抗日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研究和总结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党的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的晋冀鲁豫边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他1943年的重要著作《太行山区的经济建设》一文的分析,阐明小平同志历来注意经济工作,重视经济建设;指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一贯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以"稳定"为前提来治理国家是邓小平的一个特色思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酝酿、提出、完善三个时期,其主要内容有政治生活稳定、经济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国际环境稳定等.重温邓小平关于"稳定"的重要思想,对于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时期的新结晶,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经济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论纲,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石,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为体系主体,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标准,从而在整体上构建起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含义深刻、逻辑严密的经济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为中国实现富民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了丰富而又具体的思想和途径,而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中又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思想的内核: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蕴涵的和谐思想对于今天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民主建设思想系统化。一是明确提出了法治概念;二是系统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三是认真实施治国基本方略,有力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法制有着不同的论述,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毛泽东着重以政治为主,使法制政治化,法制为政治服务;邓小平则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新确立了法律的权威;而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则提出“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等思想。本文从三代领导核心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思想观点,说明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对认识和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孔焕霞上、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内涵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现代社会主义发展所必然要求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政治主张,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进行国家治理的政治思想。邓小平的法治思想,作为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工作时的思想与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本文概述了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认为清末民初风云激荡的社会历史背景,激发了邓小平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求学重庆则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进军解放大西南表现了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高超指挥艺术,是他几十年军旅生涯的一个辉煌时期;主政大西南是邓小平辉煌人生的重要篇章,是他走上中央领导岗位的伟大起点;邓小平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后,始终心系西南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努力建设坚强的西南党组织,为执政主体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破解发展这个执政主题;高度重视党风政风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风格;着力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稳定,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邓小平主政西南的思想与实践是对毛泽东思想创造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宝库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薛暮桥同志在山东解放区主持经济工作,在贸易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以及实际成效主要有:反对机械封锁政策,主张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以争取有利交换;贸易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基础;必须适时地正确处理战时贸易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等等。由于薛暮桥的正确领导,山东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事业。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能够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思想。20世纪中国的伟大革命先后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两个理论,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这两个理论都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论断,形成了完整的经济思想体系和理论架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论,诠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涵义;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论述,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价值;从法治上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化的方案,构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市场法治经济理论的核心体系;通过"一带一路"搭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多重平台的宏大战略,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多维度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空间张力"。  相似文献   

17.
黄生成 《云梦学刊》2000,21(2):13-15
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些重要经济思想发动于他在抗战时期提出的经济思想,其内涵包括重视经济建设、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群众利益、科学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通过反对"大民主"和专制制度形成的民主理论是其宪政民主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并坚持的法治必要性、法治原则以及权力分立和权力监督、注重程序等重要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宪政法治观的基本内容.对个人利益进行保护的主张、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要求人的解放以及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张,反映了邓小平的人权观.邓小平的民主、法治和人权观念为宪政理论提供了基础性的准备.邓小平曾经倡导和领导人民践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当今中国宪政实践的最初源头.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政策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经济政策思想,不仅要掌握其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等思想,更应该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经济政策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实事求是。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改革开放思想、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以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思想,都是从实事求是得出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与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中要使我们的干部和人民"有道德"的要求一脉相承,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治国方略的高度强调了道德建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出了"四有"的整体性,凸显了"四有"的非均衡性,是时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