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而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已引起学界关注.如何帮助文科大学生提高自然科学素质,培育科学精神,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最新要求。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措施,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促进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邹娣 《办公室业务》2022,(22):89-91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主阵地。本科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应统筹配合,形成科学的法治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对法治意识、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行为等均有所掌握。  相似文献   

4.
姜成林 《科学咨询》2023,(3):209-211
抗美援朝精神是在战争中凝结而成的崇高精神的集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美援朝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助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推进抗美援朝精神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利用网络平台以及党团组织生活等方式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从而不断实现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通过对高校国防教育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两者关系的分析,提出两者的核心目的都是培养大学生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感。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不可忽视的目标追求。在新时期要求在开展国防教育要做到以下方面:思想认识要到位;教育内容要明确;教育形式要多样;有关部门要指导;教育经费要保障;教育师资要配强;理论研究要加强。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实践背景赋予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科学的内涵,即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要始终本着开放的心态、把握理性的意识、浸透高科技的理念,以科学的内涵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培养面向地球村的中国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地球村人。  相似文献   

7.
网络给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高校要及时抓住民族精神培育的着力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杂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出现多变的现象,影响到个人及社会发展与稳定。图书馆应适应新形势需求,在完善基本功能基础上更多关注大学生精神信仰教育,利用各种资源配合学校思政教育开展多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的精神信仰,为未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何涛 《办公室业务》2014,(13):130+132
休闲反映时代的风貌,引导当代大学生实现科学休闲,是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幸福观的关键措施,这是时代赋予高校与社会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是当代大学生文化休闲的中心,是实施科学休闲教育的良好平台,则更是责无旁贷。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发与拓展现代图书馆的导航服务功能,以适应与满足当代大学生科学休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特点及成因的分析,结合笔者从事大学生“助贷困”管理工作经验,从精神解困的基本原则、解决对策等方面尝试对贫困生“精神解困”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完美地融合了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回顾历史,武术属于一种伟大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数千年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其次,本文阐述了如何在高校武术课程中挖掘民族精神元素。最后,本文提出利用武术课程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措施,主要包括:精编蕴含民族精神的高校武术教材;坚持武术文化观,重视武术文化精神教育;挖掘体现民族精神内涵的武术人文素材。  相似文献   

12.
职业价值观一般反映主体其对职业的态度与信念,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激化、我国教育体制与社会就业环境的变革,高校该如何更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观念的职业价值观,已成为重大课题。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会深刻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活。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探讨其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随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高校应当在职业指导中合理地把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变化,强化职业价值观中的责任观、地位观、幸福观教育以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3.
刘萍 《办公室业务》2022,(18):103-105
本文从国家、高校、学生个体和企业四个层面分析了培育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渠道弘扬与培育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三重实践路径,从而助力培育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历经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实践和传承后,铸就了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互联网+”,是培养学生匠心匠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推动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新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要求也逐日提高。如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更好地做到个人发展与高校发展的协同并进,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以"匠心精神"为主要着眼点,提出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提高档案管理从业者职业素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现状分析,阐明培育科学与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就科学与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志愿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指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面临的三大困局,即: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误区、志愿服务动机的功利主义、组织方式的行政化,提出顶层设计、主体培育、载体培育、环境培育等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创新精神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创新的弘扬和培育是统一的,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其创新精神,将更有效地实现大学德育的目标,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可更为艰巨的任务。本课题从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实质入手,剖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从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理念等方面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从隐私权的保护谈高校贫困生“精神扶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的视角探讨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认为目前的贫困生资助方式经常有意无意地侵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对贫困生造成伤害。主张将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与对普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寓贫困生工作于一般学生思政工作之中 ,并辅以点对点的个别辅导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让贫困生在一个群体氛围良好向上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