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921名新生进行测试和评定。旨在了解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情况,并试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一类筛选率13.9%,二类学生31.7%,三类学生54.4%,说明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是: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可能是提高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利用UPI量表对安徽工程科技学院605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素质较好,但部分新生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当前大学新生的人格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是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入学时作为调查精神卫生状况的工具。UPI最初是由日本的心理学工作者编制的,1993年,国内的同行对其作了修订,使其在国情化、标准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在此之前,关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一个科学的研究工具,各高校自己编制的问卷大多没有进行信度、效度等科学指标的考察,研究结果很难令人信服,各校之间也无法进行比较。实践表明,UPI能够较科学地评估大学新生的心…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测量工具,对所在学院1275名08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新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UPI,以长沙电力学院2002级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发展不平衡,文科学生群体与理工科学生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个性特征上男生群体与女生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高于男生;但新生整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强。本文认为大学素质教育应充分考虑到新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和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选取大学新生军训的特定时间段,应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测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等问卷综合测量3 12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用量化形式评估军训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影响。测量结果显示:军训对于大学新生的人格心理有着正面促进效果,男女新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来自不发达地区或经济困难群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值;军训对于大学生的乐群性有增进作用,但焦虑、精神病性、偏执等军训后高于军训前;高特质焦虑学生选择负向应对方式的频率与较低特质焦虑学生相比较显得更频繁。因此,应加强对大学新生军训的组织管理,做好思想动员、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心声档案袋"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8.
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南华大学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探析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困惑,以及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心理困惑,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结果显示,SCL-90有阳性因子(1个或1个以上的因子呈阳性)的学生人数与无阳性因子的人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X^2(1)=8.594,P=.003;这两者在家庭氛围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X^2(5)=1.195,P=.000;在家庭月收入方面有极显著差异,X^2(8)=3.710,P=.000。UPI三类结果的人数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X^2(2)=1.343,P=.511;在家庭氛围上差异显著,X^2(10)=6.309,P=.000;在家庭收入上差异显著,X^2(16)=56.488,P=.000。人际敏感和强迫是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困惑;性别、家庭氛围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解网络时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我们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连续五年对大一新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新生UPI总分整体上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类学生检出率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3.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情绪和人格方面;4.在问卷的关键题分析上,2008级至2012级新生均存在显著差异,且2012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文章最后结合调查分析结果和学校已经开展的工作.分析算讨论了当前高桉和今后高档心理饽康籀育工作府注素酌盯.个闻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学本科一年级1786名大学生为群体样本,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筛查出 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大学新生94名,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探讨与其心理问 题相关的因素。结果发现: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②大学新生 对专业的满意度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心理量表调查高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实证基础上为高专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两个量表,由辅导员组织新生分班测试。2004级、2005级、2006级分别有26.89%2、9.8%3、0.1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轻生倾向的学生分别占4.66%、4.75%、5.06%。结果表明,目前高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新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部分高校460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大学新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仍有部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我们应构建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对大学新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湛江师范学院2008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第一类、二类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6.36%和25.95%;总分分布主要集中在低分段,在0~4分处达到峰值;新生的主要心理症状表现为情绪人格问题、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障碍;总平均分存在学科、性别和考生类别之间的差异。结论:新生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须引起关注。建议: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比较复杂,结合对2万余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从大学新生内在因素的角度出发,就大学新生生理和心理两个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形式,对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605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新生主要有情绪、个性和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及城乡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及时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基本情况,更有效地对新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湖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在2008年10月下旬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008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影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偏执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倾向、性心理障碍、自卑六个方面,而且相互影响、相互加深。建议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增强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课堂教育手段,培养新生良好品质,提高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引导大学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人崭新的大学校园生活;加强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性别、城乡、回汉分类差异,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宁夏大学2819名新生进行了测查。经过分类比较发现,性别、民族、城乡主效应均不显著,城乡 民族存在交互作用,城乡 性别、性别 民族没有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没有差异,但症状项目类型上有差异。在有差异的症状项目数上,男生高于女性,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但具体分析发现,性别、民族、城乡间的差异是相互影响的。由此得出结论,影响分类比较结果的因素相当复杂,且相互作用,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活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期。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心理状况适应大学新生心理教育可采用以下对策:大学生活,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成才,而且将对他们今后的职业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大学新生的心理教育可采用以下对策:一、加强人生观教育,重树理想目标;二、开展预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自我调适能力;三、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帮助新生健康成长;四、拓展交流平台,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比较复杂,结合对2万余名大学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从大学新生内在因素的角度出发,就大学新生生理和心理两个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