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为台北市长的国民党人马英九是台湾岛内众所瞩目的政治明星,朝野双方一直十分关注马的政治方向,本文着重分析影响马英九政治前景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以及与此相关的连战,宋楚瑜和马英九之间的互动,并对台湾近期政局走向进行预测,进而预估马在2004年或2008年前参加台湾“总统”大选的可能及其胜算大小。  相似文献   

2.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海上分支,它的根在大陆,其发展历史也是炎黄子孙共同谱写。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文化,台湾文化的中华血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基本品格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如何实现中国统一,是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我们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在今年内澳门也将回归祖国。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现在仅剩台湾问题还没有得到最后解决。自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盘距台湾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就形成了长期对立的局面,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中国共产党内也曾有和平或武力解放台湾的两种主张,邓小平同志以现实主义态度告诉人们,“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吞不掉谁”。如何实现统一?邓小平同志以超人的智慧向…  相似文献   

4.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舸 《北方论丛》2002,(4):34-37
我国政府已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确定为21世纪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之一,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研究美国未来介入台湾问题可能的深度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走向,对于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确定科学的斗争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大战略的角度,对“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战略机遇和条件,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台湾问题、中关关系和中日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崛起关系到中国的基本走向和未来命运,中国在21世纪初期面临的基本战略机遇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允准性”条件,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和平崛重在历史性创新。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7次推动“宪政改革”,使得台湾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发生深刻改变,并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台湾“宪法”变迁历程做一整体性回顾,目的是要透过了解台湾由威权体制向民主政体转型过程中宪法秩序的变化,认清所谓“宪政改革”的实质和特点,并试图据此对其未来的可能走向做出预见性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什么?中国将走向何方?这是我之前一直关注的两大问题。今后,我会关注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与中国交往。”这是我离开日本古都——京都之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竹内实向我讲述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7次推动"宪政改革",使得台湾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发生深刻改变,并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台湾"宪法"变迁历程做一整体性回顾,目的是要透过了解台湾由威权体制向民主政体转型过程中宪法秩序的变化,认清所谓"宪政改革"的实质和特点,并试图据此对其未来的可能走向做出预见性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95,(6)
世纪之交的哲学探索(笔谈)编者按:20世纪的帷幕将要落下,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刻,探索世界观和人生观、追求人生自由与价值、关注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将走向何处?这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山东大学哲学系今年暑期召开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跨文化对话──评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周靖波在东西方文化加强交流、日益走向整合的今天,对每一个关注中国文学的未来走向的人来说,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面对这个巨大的诱惑,研究者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将它当作一个静态的、与...  相似文献   

12.
台湾现代派诗歌独特的文化内涵刘红林台湾现代派诗是追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发生发展起来的,具有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一般特征:承袭其以个人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世界观,标榜自我,走向内心,强调表现潜意识,等等。但是,它毕竟是生长在台湾特殊的土壤里,无论怎样...  相似文献   

13.
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是产业分工国际化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重点阐述台湾半导体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祖国大陆将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台湾陈水扁上台以来不断加快分裂的步伐,从暗地里“台独”走向公开“台独”,从文化“台独”走向宪制“台独”,最近又推行“公投”制造两岸紧张关系。“台独”分裂危机日益加剧,解决台湾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一定要认清陈水扁与台湾当局的“台独”本质。“台独”的本质是卖国主义。制止“台独”分裂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两岸统一的道路不会平坦,但终究是能走通的。台湾民众要以史为鉴,不要丧失和平统一的契机。美国不会无条件地当台湾的保护伞。被分裂势力牵着鼻子走,就会拖祖国统一大业的后腿,甚至会走上分裂祖国的危险道路。选择谁当台湾领导人,就要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泛蓝胜出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15.
代表泛蓝阵营参选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连战与宋楚瑜,以微弱选票输掉这场关键性的选战,尽管争议未了,但似难改陈水扁连任的事实,国民党失去了重新崛起的绝佳历史机遇,整个泛监阵营受到重大挫折,未来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泛蓝阵营加速走向衰落,对台湾社会与历史的影响将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台湾所谓的“总统”大选,民进党胜选成为执政党,其大陆政策随之进行调整。本文主要根据该党上台后的情况,着重就其大陆政策的制约因素、主要特点及未来走向提出一些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17.
岛内“台独”步伐加快,令两岸关系前景堪虞。台湾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预言,两岸走向冲突将难以避免,几年内极有可能兵戎相见。“今天台湾最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真正代表台湾人民的利益”,许信良忧心忡忡地说,两岸问题本是台湾人民的关键利益所在,但国亲在选举期间却不敢谈论,避之不及,更没有人敢站出来为中国大陆政策辩护。  相似文献   

18.
在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家中,陈幸蕙的散文独树一帜,成绩斐然。她不仅连续获得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的作品还分别被选入台湾中学课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兼文学批评家余光中称她为“感性灵动的散文家”①陈幸蕙的散文,善于以诗性的文学语言,描摹自然万物,她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勤于思考,在作品中表现了“热爱台湾,孺幕中国,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户有人问她“如何拥有一枝生花妙笔?”她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一颗开花的心,如何能拥有一技开花的笔?”她认为“文章好坏…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胡修仁冷战结束后,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焦点。调整国家战略,迎接高技术经济的挑战,力争本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是各国走向21世纪的头等课题。研究和预测9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无疑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20.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 ,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 ,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 ,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 ,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