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终元一代,有据可考的散曲家共计有二百人左右,而其中见于记载的西城散曲家就近二十名之多,所占比例之大,令后代学者叹而观之。他们分别为贯云石、马九不忽木、琐非复初、阿里耀卿、阿里西瑛、玉元鼎,大食惟寅、兰楚芳、丁野夫、金元素、金文石、赛景初、吉诚甫、仲易及虎伯恭、虎伯俭、虎伯谦等。这些西城散曲家精通中土语文、深谙汉文化.其作品风格独特质扑自然,语言清俊,真切动人,具有绮丽清新之风格,伙元代”散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3.
4.
马建春 《回族研究》2006,1(2):66-70
蒙·元时代的历史运动,导致了亚欧民族大规模的迁移和流动。这一时期,大量居葱岭以西的回回人、钦察人、康里人、哈剌鲁人、阿儿浑人、阿速人、斡罗斯人、术忽、也里可温等,或因被俘、降附,以军士身份被签发东来;或以工匠、驱口(多妇女儿童)被掳掠而来;或为技师、官员因招募、任职而来;或以商人、教士因贸易、传教而来。他们的东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土的民族结构,并对元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分别从蒙古兴起初、蒙古三次西征及元朝建立后三个时间段,对上述西域族类的东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证,从而探究了蒙·元时期西域人东迁的历史轨迹,明晰了其活动线索,并说明自蒙古兴起直至元代末年,西域人的东迁过程始终未曾间断。  相似文献   

5.
工匠文化伴随着我国文明的发展在逐渐壮大,在现代的高职教育中,传承工匠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专注职业、勤奋上进、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工匠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符合教育改革对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文章就高职院校如何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做简要探讨,为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3-14世纪,大蒙古国及元政权在解除与再建婚姻关系中既留有本民族的特色,也受到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女性无论在和离、定婚再嫁判离、逼妻妾为娼者离、诬指奸事以达某种目的者离,以及有关离婚的其他相关规定,使女性在婚姻关系解除与再建过程中,享有一定的自由。但随着中原农耕文化的深入,元代法律对女性的束缚也逐渐加重,从而体现了元代法律的蒙汉杂糅性、多元性和渐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 ,在简要论述蒙古社会传统状况的基础上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探讨蒙古人入驻西域后所受的西域文化影响。蒙古人在入驻西域时是以统治民族自居并希冀以本族文化影响当地诸族文化的 ,但在漫长的风雨沧桑中经几百年多民族交流、合作与互动以及西来伊斯兰文化的强烈影响 ,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当地文化影响而最终成为维吾尔民族的成员。这是文化互动、民族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古籍中搜罗了16位未被《中国美术辞典》(沈柔坚主编)收载的元代雕塑家的资料,为中国雕塑史的研究做了史料的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9.
元代墨工考     
元代的制墨前承唐宋 ,后启明清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工匠。本文依据史籍 ,对元代的墨工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西域历史地名文化的地位, 西域历史地名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及其阶段性特点, 西域历史地名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其他特点和构成形式等。  相似文献   

11.
元明之际,受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的影响,西域、甘肃的伊斯兰教有了很大发展,是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由西向东逐渐传播,且受元明两朝统治者对该教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汉代西域都护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文献和简牍材料 ,对西域都护的称谓和建置时间这两个问题作了探讨 ,提出 :西域都护设官于汉宣帝神爵二年 ,立府施政在神爵三年 ;它在建立初期为加官 ,属虚名 ,约在汉成帝时变为国家正式编制下的实名官职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边陲 ,经济落后 ,工业化程度低 ;加上观念滞后、生态脆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现代化进程步履迟缓 ,但又显得格外迫切。面对西部民族地区还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这一现实 ,加快工业发展 ,进行技术创新就成了该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将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与物权的激励功能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 ,要进行技术创新 ,就需要完善的物权制度 ;充分发挥物权的激励功能 ,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中经纬度、地球仪、制图术和航海图等诸多概念、知识 ,进行了系统的述证 ,并以此说明其对中国地理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马建春 《回族研究》2006,3(1):103-108
蒙·元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扩张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格局,致使亚欧陆地境域获得全面开放,加之东西方驿站通道的设置及伊利汗国与元廷始终保持着陆、海两道的密切联系,乃使这一时期中国与波斯的交往,较之以往大为拓展。而这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又为大量波斯地区的回回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东向迁移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可以说,蒙·元时期中国与波斯间的人口往来,始终未曾间断。而随着他们的东来,波斯地区的学术、技艺等亦随之传播到元朝,因而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并对元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元代回回教育特征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元代多民族教育中 ,东迁回回人同时接受两种教育 ,即回回文化教育和汉文化教育。前者以学习回回自身传统文化为主 ,它是培养元朝所需回回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元代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后者则以学习、研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是随着元代回回人的聚合及汉语言文字的普遍使用而接受的重要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条件、西域的屯垦移民促使汉文化的广泛传播、西域教育使汉文化逐步植根于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文化维系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是在元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给杂剧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它一扫汉唐以来文艺作品鄙俗崇雅、保守尚静的特点,在审美风格方面表现出了自然质朴、酣畅淋漓、壮逸遒劲的主体特点,从而使元杂剧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中,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