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法律行为。从刑事悬赏发布主体属性来分析,刑事悬赏的法律属性应当理解为一种行政行为。这种界定可以有效厘清公安机关与个人发布的悬赏之间的区别,明确刑事悬赏的法律监督机制和确定刑事悬赏的法律救济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刑事悬赏是刑事司法领域中的一项制度,近三十年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起着辅助刑事司法机关追究和惩罚犯罪的重要作用。刑事悬赏制度应当在立法层面上确定其程序法的地位,从而完成该制度从法律空白化到具有现实性的法律化。当前,我国刑事悬赏制度法律化问题重重,必须进行该制度的立法体系设计,以期将立法的构想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刑事悬赏广告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惩治犯罪、抓捕罪犯或犯罪嫌疑人,而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布的,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向司法机关提供线索、举报、控告、扭送、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向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提供其他帮助的人,给予一定的报酬或待遇的悬赏广告。它在性质上属于特殊契约,与民事契约有所不同。刑事悬赏广告有它的特殊主体,悬赏金的来源和标准以及悬赏案件的范围也需要界定。考虑到权利义务乃法学中的核心概念,因而刑事悬赏广告中权利与义务的明确,将对刑事悬赏广告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合同法的颁布没有解决悬赏广告有关法律问题。本文试就悬赏广告的性质、成立要件、效力等问题发表一隅之见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成立条件、法律效力及撤回限制,分析比较部分国外立法及我国判例,针对悬赏广告引起的法律纠纷,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许多争议,导致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纠纷.本文通过对关于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两种学说,即契约说和单方行为学说进行比较,然后提出笔者的思考,望对司法实践活动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和举报人为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刑事侦查工作和举报风险需要而联合实施的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既能促进警民之间的合作,产生合作剩余,又能节约侦查成本、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为提高悬赏的制度收益,降低悬赏的制度成本,国家应在立法上界定悬赏性质,进一步规范悬赏双方、悬赏赏金及举报人权益的保护,从交易性质、交易主体、交易利益和交易安全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事悬赏是公安机关和举报人为适应日趋复杂多变的刑事侦查工作和举报风险需要而联合实施的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既能促进警民之间的合作,产生合作剩余,又能节约侦查成本、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为提高悬赏的制度收益,降低悬赏的制度成本,国家应在立法上界定悬赏性质,进一步规范悬赏双方、悬赏赏金及举报人权益的保护,从交易性质、交易主体、交易利益和交易安全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刑事悬赏制度。  相似文献   

9.
悬赏通缉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悬赏通缉兼具侦查措施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其中侦查行为属于公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属于私法行为,因此,针对悬赏通缉在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应当从公法角度和私法角度共同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优等悬赏广告是指就完成广告中所指定行为的人中,仅对评定为优等者给予报酬的广告,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性质上是一种特殊要约,也是一种竞争性法律行为;优等悬赏广告成立必须有四个要件:①须以广告的方法向不特定的人为意思表示。②广告人须对完成指定行为且行为评定为优等者给付一定报酬的表示。③应有应募期间。④应募人须有应募通知;优等悬赏广告对广告人有法律拘束力,广告人不得撤回、撤销其广告,在行为被评定为优等后,应募人享有报酬请求权;指定行为成果,如优等悬赏广告未规定,原则上应归属于行为完成人。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因悬赏广告所引起的诉讼纠纷层出不穷.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欠缺,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就悬赏广告的概念、性质、以及法律后果等问题作一理性的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悬赏广告自古有之,在现代社会尤为常见,在法理上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对悬赏广告法律性质认识的不统一,学术界和实务界历来存在着合同行为说和单方法律行为说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应将其视为单方法律行为而非契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依托我国现行法律 ,对悬赏广告的法律地位和性质 ,悬赏广告中的遗失物或遗忘物 ,悬赏广告的法律纠纷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应尽快立法规范悬赏广告 ,在目前形势下解决悬赏广告纠纷 ,应本着诚信、公平原则 ,承认悬赏广告的单独行为性质 ,顾及各方当事人利益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悬赏的法律性质——基于典型案例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悬赏是行政主体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要约,对于接受和履行要约的人给予事先承诺物质利益的行为.这一行为目前已成为政府等行政机关越来越多使用的一种新型施政(行政)手段.但行政悬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的处理和判决结果也不尽相同,理论界也存在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对几则典型的行政悬赏案例的分析和比较,行政悬赏就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奖励.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及司法解释中将悬赏广告安排于合同体例中,但由于我国民法尚未规定悬赏广告的具体规则,其法律性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民法总则》的颁布实施,我国民法已经正式确立了意定之债的契约原则,在民事立法未特别规定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前提下,将悬赏广告以合同行为论遵循了法律解释的本意和一般规则,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可以有效保障双方交易安全及信赖利益,妥当调整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利,既是实现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和目的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更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法治秩序、增强司法公信力所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从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基础理论入手,阐述了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悬赏寻物启事引起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理论与实践上分歧很大。从性质上看,悬赏寻物启事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发出的要约,是单边合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就是保护环境和资源.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保护环境资源的力度.政策手段是一个主要的调控杠杆,环境刑事政策作为运用刑法手段控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惩治环境犯罪的策略和方针,近年来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环境刑事政策既是刑事政策,也是环境政策,既是立法政策,司法政策,也是执行政策,理论上对环境刑事政策进行研究,可以指导决策机关制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方略,进而更好地运用刑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  相似文献   

19.
学界曾经围绕我国能否实行或确立刑事判例制度展开过不小的争论, 至今意见尚未统一。本文认为,争论的根源和焦点仍在于我国究竟适合建立怎样的 刑事判例制度。为此,文章围绕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判例制度理论,探讨 了刑事判例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在概念定位上刑事判例是一种刑 事判决范例,在性质定位上刑事判例是一种刑事司法解释,在创制定位上必须经由 特定主体和程序来完成,在效力定位上应当具有普遍约束力,在监督定位上必须确 立制约制衡机制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报应正义"的理念导致刑事司法体制存在着天然的弊端:刑事被害人的利益被忽略,刑事被告人被简单化处理(被监禁),"被害人——加害人"寻求补偿解决的企图被对抗性司法所取代。如何在刑事司法体系内实现既全面保护被害人利益,又能使加害者改过自新、复归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政策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刑事和解是在全面反思传统刑事司法体制诸多弊端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范式,不追求简单的"报应正义",而是追求力使社会关系全面恢复的"恢复正义",它不仅对被害人给予更多的关注、抚慰和补偿,同时也关注加害人的教育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