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塑料阳角基准条在抹灰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技术,解决了传统阳角抹灰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展示了阳角抹灰工艺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群体住宅内外表面装饰质量是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本文对群体住宅小区外墙面水泥砂浆抹灰施工、室内石灰砂浆和水泥石灰砂浆抹灰施工、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的基本要求以及装饰施工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建筑一般抹灰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并提出了出现质量问题的相应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手凡俗卑微,一手空灵幽澈,何尝不是一个女子最完好的归去来兮。很久以前的日子,每天都要提着琴盒来来往往,走在一点点浓郁起来的夜色里。车灯雪亮,映衬得人群暗淡成一抹抹灰色印记,而我手里的琴,便是这抹灰色里唯一的亮点,纤细脆弱的心,便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5.
通过等质量替代水泥,研究了炉渣对干混抹灰砂浆拌和物和易性、强度、拉伸黏接强度、干燥收缩的影响,并与矿粉、粉煤灰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超过30%的炉渣不改变砂浆拌和物的和易性,炉渣和粉煤灰虽然化学成分相似,但炉渣活性稍高于粉煤灰,表现在炉渣对14d拉伸黏接强度有利,炉渣、粉煤灰能够减小砂浆干缩.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22,(12):20-21
“刮腻子”也能刮出世界冠军!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凭借“误差低于1毫米”的精准水平,摘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桂冠,实现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了解马宏达的经历,可以发现,他的夺冠并非偶然——为了备战,每天早上8点,他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实训室内。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训练量,让每一个动作都刻进肌肉记忆里。夏天,马宏达身边总会备着几套训练服,因为几组动作就能让身上的衣服湿透。一双能穿一年的钢头鞋,他往往2个月就磨破了底。  相似文献   

7.
1977年底,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学报》编辑部。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学报》创办不久,仅有近3年的刊龄。编辑部座落在西一楼一层的一问朝阳的房间。当我推开办公室的门时,编辑部的马生全、谢伟、黎大奇等几位编辑向我表示欢迎。一位编辑还手指办公室的墙壁,让我环视。我一抬头,只见墙面上生出一棵棵绿茵茵的麦苗。大家一起私语:奇迹,奇迹,这是春天的前奏曲。原来这幢楼修建于我国最为困难的时期,由于修建时资金困难,无钱抹灰,不得不以草泥抹之。到了冬天供暖气时,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相似文献   

9.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是我国应用最广的一种外保温系统。为了分析该保温系统在哈尔滨地区使用过程中的保温性能和热湿传递变化情况,对其使用过程中的热湿传递进行模拟。考虑墙体内部水分的气、固、液三相相变,建立以温度梯度和体积含湿量为驱动势的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拟建筑材料的结融冰过程中,不能忽略气液相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模拟出墙体湿度的变化情况;混凝土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前3个月的干燥速度最快,之后变缓,冬季干燥速度最慢;在整个墙体结构中,EPS保温板的干燥速度最慢;随着保温系统内部水分减少,其传热系数逐渐降低,而在冬季由于保温层结冰,使得传热系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改变了生活,不少人感叹:网友多了,朋友少了。最近,有人发起"什么多了"、"什么少了"的论坛活动,跟帖网友众多,大家各抒己见,聊得热火朝天。有阐述见解的,有引用名言的,有刻意搞笑的,有感叹抒怀的。城市大了,空间小了。高楼多了,草地少了。道路宽了,眼界窄了。消耗多了,享受少了。房子大了,激情少了。理想多了,实现少了。妥协多了,时间少了。帅哥多了,阳刚少了。娱乐多了,开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